(2)有些小公司對技術要求水平不是很高,適應了我國一些地區生產力水平不高的情況。除去行業的小公司,有些小型公司並不需要多大的技術力量去維護,就連業的代理商也無需配備多少專業技術人才,這適應了我國中小城市,農村的經濟情況,如魚得水,發展很快。
(3)滿足不同層次的需要。人們的需要是多方麵的,人們不能隻需要冰箱、彩電、電腦,人們還需要一些類似針頭線腦的東西,而這些商品是很難達到規模經濟水平的,因此小公司的存在是必然的。
(4)小公司也有自身的弊端。雖然靈活,但在國家整體經濟狀況不好時,小公司會麵臨更大的風險;雖然人員易於管理,但當公司以家族模式運行時,處理其間的關係,實在頭痛;公司小了,在投資籌資上困難較大,有時還要看銀行的臉色;競爭對手動一動,自己就要跳一跳……
總而言之,小有小的好處,同樣也有難處;大有大的難處,當然也有好處。選擇經營的模式最終還要看私營業主的定位。綜合自身的實際情況一資金、技術、人力,選擇一個合理的經營規模,這是私營業主首先要考慮的。
2.2幵創階段的私營公司應如何管理
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頭難。”當公司處於開創階段時,私營公司的經營者將麵對大大小小的各種問題。比如:
(1)經營場所如何確定?
(2)資金怎樣才能到位?
(3)各種手續怎樣辦齊?
(4)雇傭人員有多少?
(5)人員從哪裏雇傭?
(6)生產的產品及提供的服務是否有廣闊的市場?
(7)公司的定位是什麼?
(8)以後可否進一步拓展業務?
要做好開創階段的經營管理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說它容易是因為開始公司的規模還不算大,人事結構與組織結構還不算複雜,規章製度製定也較為簡練,因此管理起來較為容易;那麼為什麼說“難”呢?因為邁出的第一步往往決定了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公司的經營理念與經營戰略在這個時候基本上也就確定了,而這些恰恰決定了一個公司的發展,在這個層麵上對開創階段的私營公司進行經營管理還是存在難度的。
開創階段的私營公司進行經營管理有如下特征:
1.需要製定公司發展的整體戰略
新開設的私營公司將會發展成一家什麼樣的公司這是私營公司的開創者首先需要考慮的。這種戰略不一定是公司發展的最終戰略,也不一定是一張宏偉的藍圖,而是確定公司將要生產什麼產品,產品為誰生產等簡單的問題。例如麥當勞的開創者最初也隻是想經營汽車餐館,隨著市場行情的發展,才逐步確立“快餐王國”這一經營戰略。但是在經營汽車餐館開始,他們就已確定了自己的經營理念,即讓顧客可以方便、快捷的獲得可口的食品,並保持經營場所始終幹淨整潔。而這一簡單的理念是日後麥當勞快餐廣受歡迎的最根本的支持。
2.資金需要量大,需做好融通資金的準備
開創階段的私營公司一般需要大量的資金。資金投人開始大都由投資者投入,用於購買設備、租用房屋、裝修、雇傭人員,推廣產品等。這種初始投資很快就會消耗完。有遠見的私營公司投資者一開始就應該考慮到各種可能被利用到的融資渠道,如向親朋好友借錢,向銀行貸款;行業成新興行業的私營公司,還可以考慮利用風險投資。所有的這些活動都需要私營公司早做計劃,如果等到火燒眉毛時,往往會由於貸不到款而引起公司資金周轉不靈;或者貸到的款數量有限,且利息很高,在開創階段便使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包揪。
3.產品的銷路相對狹窄,需要對分銷渠道有一個整體的打算
無論新開設的私營公司是提供服務還是銷售商品,都會麵臨銷路相對狹窄的問題。原因很簡單,市場中的消費者接受新產品還需要一段時間。即使公司生產的產品是模仿市場上已經存在的銷路很好的產品,消費者也存在對公司品牌進行熟悉的一個過程。因此,在開創階段私營公司就需要對其分銷渠道有一個整體的打算。是自己建立自己的分銷渠道,還是與其他產品共用一個分銷渠道呢?私營公司需要對此做出回答。
利用自己的分銷渠道,可能更為快捷一些,信息反饋也較為迅速;與市場同類產品共用一組渠道則需要考慮與分銷商的關係,及分銷的速度如何。但是前者意味著更大的資金投人,對於新開設的私營公司顯然是不適合的。不過例如電腦軟件等知識產權成分較高的產品倒是可以考慮利用自己的分銷渠道。
4.人員雇傭及公司各項製度建立
私營公司建立之初,如果不是家族式公司,則麵臨如何雇傭人員的問題。剛開設的公司一般人員需要量不是很大,而且人員的分工也不是完全明確的。例如搞銷售的員工閑下時也會在辦公室裏幫忙,人員常常是身兼多職。私營公司應根據開創階段的特點選擇大膽創新的員工從事公司各項工作,這時更容易形成一種團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