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要算韓仛胄主導的北伐戰爭,由於準備不足,南宋內部問題多如牛毛,宋軍積弊甚深,實無戰鬥力,無力光複,在條件不具備的情況下倉促北伐,卻落得過慘敗而歸,殺軍覆師,空耗國力。這次北伐的直接後果就是因為大量資源的耗費,南宋更加虛弱。
最後一次行動要算南宋與蒙結盟一起進攻金國。從當時的形勢來說,這是一個錯誤的戰略行動,正如後來證明的那樣,唇亡齒寒,金國是滅了,南宋也跟著滅了。
要是南宋的實力強勁,聯合蒙古收複故土這一戰略並非就是錯誤,完全可以收複故土後休養生息,等實力恢複後再把蒙古人擊退,光複幽燕之地。我估計,當進的南宋決策者就是如此想,可惜的是他們沒有正確地估計自己的實力,才有“狼去虎來”之事,金國亡了,蒙古人又來了。
這些事情本來和李雋沒什麼關係,八竿子也打不著,隻不過他現在的身份是南宋的皇帝,不得不為無能的南宋曆代皇帝背黑鍋,承擔責任。這黑鍋背得真的是沒法說,太冤枉了。
曆史上皇帝謝罪的事情並非沒有,漢武大帝的《棄輪台詔》實際上就是一道罪己詔,但那也是在漢武大帝認識到他自身的過失時才下的詔旨,是謝“天下”,也就是說有點空泛,沒有具體的人。
而李雋不同,是和長者們麵對麵,當麵謝罪,這份膽氣就不用多說了,實在是少之又少,中國曆史上就沒有皇帝如此做過,李雋開了一代先河。
清風子摸著胡子,不住地點頭,讚歎無已,道:“皇上勇氣千古少有,清風讚佩!”
長者們萬萬想不到李雋會向他們謝罪,啊的驚呼一聲,一個個馬上就變傻了。過了好一陣,一個長者率先清醒過來,道:“皇上,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叫了好幾個萬萬不可才明白過來,應該給李雋跪下,卟嗵一下跪了下來。
有了他的表率作用,其他的長者手忙腳亂地跟著跪下,一下子,屋裏又跪滿了人。
“快起來,快起來。”李雋又忙著去扶長者們。
長者們跪在地上不起來,一個長者道:“皇上聖明之君,務在光複,何來之罪?草民們實在是受不起。”
“道長。”從不要人幫忙的李雋不得不向清風子求助,忙著扶人。清風子知道要是一說一跪,今天的事情就沒得做了,幫著攙扶。好一通忙活,才把長者們重新弄回椅子上。
李雋坐下來,道:“老人家,你們來自民間,多知民間疾苦,你們,還有你們的鄉親們有什麼心願,有什麼想法,你們都可以說。條件隻有一個,就是要說真心話。不是掏心窩子的話就不要說了。”
召見這些長者,是李雋重拾民心舉措的一部分,這些長者生活經驗豐富,了解民間的疾苦,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多了解民意,才能製訂出具體的政策,更好地恢複關中的生產力,把關中打造成光複中原所需要的戰略基地。
“皇上,那草民就說了。”一個長者試探著問李雋。至尊麵前說話都得小心,要是稍有不恭就是大罪,他們了解民間的疾苦,好多是不能呈於至尊麵前,不得不小心些。
李雋點頭,道:“說。一定要真話。你們要知無不言,言則無罪。”
長者喝口茶,潤潤喉嚨,人年紀大了也麻煩,道:“皇上,鄉親們最關心的事就是朝廷回來了固然是好事,但是朝廷會不會走?朝廷能留下來嗎?”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他們關心,也是關中老百姓,也是淪陷區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蒙古人的殘暴在曆史上非常有名,要是朝廷來了又走了,蒙古人卷土重來,他們的報複就會非常殘酷,要老百姓不關心這個問題都不行。
自從宋金戰爭以來,南宋在關中的敗仗極多,但是並非沒有光複之事。最終的結果卻是因為朝庭決策失誤,不僅導致光複的地方丟失了,還把原先掌握在朝庭手中的地方也丟失了,這些長者哪有不知道這些事情的道理,要是朝廷現在也如以往一樣來了就走,後果會非常嚴重。別的不說,就他們這些人,還有他們的家人,以及他們的鄉鄰都會因為他們今天的行為而遭遇慘禍。
李雋非常理解他們的心情,一下站起來,以不可更改的口吻道:“朕可以向你們保證,朝廷不會走了!朝廷打回來就是要解救你們於水深火熱之中!要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要你們有飯吃,有衣穿,家家幸福,和和美美。”
清風子適時開言道:“各位鄉親,你們還不知道,現在的朝廷與以前不同了。現在的朝廷務在光複,朝廷已經光複了淮東淮西四川貴州雲南,現在關中也光複了。朝廷的實力已經大非昔比,比以前強了十倍都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