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三策顯威(1 / 2)

朝堂上的爭執僅僅隻是針對薛仁貴軍報中提出的封關停市、增兵戒備、疏散商民這三條“建議”。

不論是李義府一方,還是崔尚周等清流,包括沉默著沒表態的曹淵等人,還有一些更為激進的提議可以趁機出兵滅突厥的好戰分子……所有這些爭論一時間都不可能有什麼實質的結果。

而真正能夠對決策產生實質性影響的討論,既不會發生在太極殿上,也並非在政事堂內,而是在靖國公府的書房裏!

“什麼?你是說突厥的內亂之因,早在當年庭州榷市重開時就以種下?是……是你們搞出來的?”

曹淵看著坐在自己麵前的弟弟和弟媳,這個剛剛知道的內幕消息,著實讓他嚇了一跳。

曹沐轉頭看了看蕭瑤,示意讓她給大哥解釋一下。

蕭瑤莞爾一笑點了點頭說道:“突厥之亂確實始於景安十年庭州榷市重啟之時……不過,也不能說是我和阿呆搞出來的,所有的方略雖然都是他提出來的,但也是經過先帝和母後批準同意的……隻是沒想到這才剛剛五年多,突厥竟然真的亂了!”

最初曹沐提出《滅胡三策》的時候,不論是蕭昀還是秦月茹都能看出這三條“毒計”的厲害之處,但他們對成功所抱的期望,說實話也並不大。

事後秦月茹曾經對蕭瑤說過,這三策哪怕隻能成功一小半,即便不能完全解決北方的心腹大患,但能削弱突厥的實力隻要能奏效一部分,對大梁就有百利而無一害!

所以,當初他們才會全力支持這個計劃。

但現在看來,當初他們的估計都錯了,曹沐的滅胡三策不但奏效了,而且效果出人意料的好!

薛仁貴發來的緊急軍報字數有限,而且他所知道的情況也隻是從逃到庭州避禍的突厥人口中得到的消息。

根據這些天陸陸續續傳回來的邊關軍報和內衛府最近搜集的情報,突厥內亂的實際情況已經基本搞清楚了。

所謂阿史那賀魯“墜馬而亡”,其實隻是對外公開的說辭。

阿史那賀魯真正的死因是中了帶毒的暗箭!

雖然實施刺殺的射手已經當場自盡,其真實身份也沒有查出來,但根據內衛府密探的分析,有能力有動機實施刺殺的,除了當時陪阿史那賀魯出獵的大王子,就隻有之前與二王子鬧得水火不容搞了一場未遂宮變的三王子。

阿史那賀魯總共生了十幾個兒子,但成年的三個王子之中,大王子生性敦厚得到了很多重臣大將的擁護;二王子其母出身阿史德部,血統上更為高貴,而且有母舅一族的鼎力支持,一直以來都是繼承人最有力的爭奪者。

三王子雖然血統沒有老二高貴,得到上層人物的支持也不如老大多,但他從小就天賦神力,號稱“突厥第一勇士”得到了眾多下層軍官的支持。

而最重要的是,三王子的背後有一位影響力極大的“大人物”的支持——闊達莫大師!

按照曹沐製定的“佛陀計劃”,從各部落搜羅來的青年,被送到密藏院進行專門的宗教經典的學習,然後派往漠北草原傳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