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樣的叮囑其實是沒什麼用的,“一傳十,十傳百”,很多保密的消息就是這樣傳揚開來的。
不過,曹沐當時也隻是說“暫時”保密,並沒有寄希望與當時在場的那些人都能保守秘密。
“第一份光信緊急軍報來自庭州”、“軍報內容不詳”、“曹駙馬接報後麵色凝重匆匆返京”等等似是而非的傳言開始在洛京城裏出現的時候,朝廷裏關於庭州軍報的正式消息也公開了!x33xs.com
阿史那賀魯墜馬而亡……三位王子爭奪大位……各部亂戰……
雖然庭州方麵發來的軍報,通報的內容隻是漠北草原突厥內亂,但作為雲中鎮守使的薛仁貴並沒有和其他各鎮的節度、鎮守一樣,抱著隔岸觀火的態度作壁上觀,甚至連給洛京這邊通報個消息的人都沒有。
突厥的內亂傳到庭州之後,立刻引起了他的高度警惕!
“薛仁貴這麼做是否有些小題大做了呢?突厥內亂剛起,他這邊就要封關停市、增兵戒備,還要疏散庭州商民……臣以為此議不可取!”
關於雲中鎮守使的人選,李義府當年就和時任右相的上官儀爭了好久,最後是曹淵提出的折中方案讓雙方都接受了薛仁貴這個聖皇擢升的將領。
但是如今上官儀已經倒台,聖皇也已經殯天……薛仁貴就沒必要留在雲中鎮守使這個關鍵的位置上了。
更何況此次突厥內亂,在李義府等人看來,不過是北方草原的內部變亂,大梁犯不著摻和,更沒必要為了這麼點“小事”搞得興師動眾的,根本就是大驚小怪!
當然,主要原因還是李義府等人在庭州那邊的買賣,一旦按照薛仁貴的建議,封關停市、疏散商民,損失有多大?
雖然這個話他不便明說,但即便是高高在上的太後秦月茹都聽的出來。
不過,李義府所代表的並不是所有人的意見,他這話剛說完,就有一人出班反駁道:“李相所言大謬!”
所有人聞言不由得將目光轉了過去,看到說這話的人是吏部右侍郎崔尚周,大家到時少了幾分意外……
如今朝中敢如此直言不諱指斥李義府的,除了曹淵之外,也就隻有清流領袖崔尚周了。
“突厥內亂初起,如今還看不出結果是誰上位,在此時我大梁確實不宜介入,但必要的戒備不可少,薛鎮守提議增兵戒備是非常必要的!此其一……”
“突厥即以內亂,庭州榷市必須暫停,否則我方與誰交易?是突厥大王子,還是二王子,或是三王子……不論與誰交易,難免得罪另兩方。若是最後上位的一方,以此為借口又來找我大梁的麻煩,這不是授人以柄嗎?此其二……”
崔尚周對薛仁貴的提議是持完全支持的態度的,而且他這一二三的理由擺出來,李義府還真是一時有些語塞了……
。您提供大神空騎的大梁最狂駙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