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五章(1 / 3)

暗度陳倉

實施奔小康戰略是海清省做出的重大戰略,作為欠發達區域的海川市是海清省的戰略重點。任南行是海川市奔小康工作領導小組的副組長兼辦公室主任,方東是常務副主任。任南行認為抽了那麼多幹部下去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宣傳活動,應該有些實際成果,完全可以結合實際搞個現場會推動一下,遂決定在海平縣交通比較方便的東都鄉小門村召開全市奔小康現場會,各縣(市、區)的分管副書記參加了會議,方東也陪任南行前往。

會前,任南行親自掛電話給翁懷同,說:“最近外界有些傳聞,對我而言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不利的傳聞比有利的傳聞多,這要不得。天洞銀礦的事態基本平息下來,這很好,但人一直沒有找到這是個隱患啊。這次現場會放在你那邊開的用意你應該明白。因此,現場會一定要開好。現場的點必須有規模,要有讓人看了有眼睛一亮的感覺。你是縣裏的老書記了,現在又是換屆年,開好這場會對你也有好處啊。”

“秘書長,我一定按照您的意見辦好這場現場會,隻是小門村的鴨子才1千多隻,要說有規模不好說。”翁懷同惴惴不安地說。

“想辦法到鄰村弄些鴨子來。典型典型,總得有些樣子嘛!不過不能讓人家知道,否則影響不好!”任南行提示著翁懷同。

翁懷同心領神會,將附近幾個鄉村的鴨子集中起來,用籮筐一一裝好運到小門村,又從縣裏調集了三輛大卡車的飼料到小門村,叫村幹部負責飼養。

各村村民主任為了便於群眾認領,叫每群鴨的戶主在腳上綁了不同顏色的帶子,近萬隻鴨子放在溪水裏可謂壯觀,白的,花的,再加上無數彩帶,真個色彩斑斕,引來無數圍觀的群眾。

100多人的會議代表在任南行、翁懷同的帶領下觀看了這麼多鴨子,也十分感動。現場會發言時,10多個縣(市)委副書記,表示要多種好茶,多養家禽,帶領群眾奔向小康。會議在任南行的最後總結講話中結束。各縣(市)的代表連夜驅車趕回,任南行因要留下來與翁懷同、劉得富商量些事,就留在了海平縣。方東看任南行留了下來不好意思走掉,任南行也想在海平縣找個時間與方東聊聊,為了自己能夠順利升任副書記,暫時放下隔閡,與方東培養一下感情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也執意留方東住下來,翁懷同又趁勢勸了一番,方東隻好留了下來。

第二天上午,各村群眾來認領自己的鴨子,場麵一片混亂,各家的鴨混在一起,認領非常困難,鴨子滿溪遊起來,甚至跑到深水區域,幾十位村民折騰了半天,還有500隻鴨因綁在腳上的繩丟了無法認領。群眾要求這些鴨子由鄉政府按市場價統一收購,還要求鄉裏出兩天的租金,每隻鴨子2元錢。鴨主們圍著各村村民主任要求解決。這些村的村民主任都是“空殼村”的主任,集體經濟收入都是5000以下,有的甚至連村裏的正常運轉都成問題,就巴巴地靠平時領導來調研了討些小錢搞接待,哪有辦法解決,就帶著群眾上了鄉政府,鄉政府粗略一算帳也得好幾萬元,硬賴著。群眾看鄉裏沒法解決,就分乘自己開來的拖拉機上縣城,準備上訪,鄉裏出動了60多名幹部攔截,調了3名派出所幹警彈壓。這些幹警和幹部知道鄉裏沒有道理,便消極應付,讓群眾上了縣城。甚至還有與任南行、翁懷同有意見的幹部告訴這些群眾,任南行一行正在海平賓館吃晚飯,上訪群眾就圍住了賓館門口。東都鄉的書記看群眾攔不住,就給縣裏報告,翁懷同指示公安局安排公安幹警到賓館,賓館有公安幹警守著,群眾無法進入。翁懷同怕任南行、方東知道這事,就叫了分管農業的副縣長出去應付,副縣長看這場麵無法控製,又怕任南行吃完飯出賓館散步,隻好答應了群眾要求,兩位“群眾代表”領到錢簽了字,這才帶了群眾上了拖拉機,冒著磅砣夜雨回到自己的行政村。

第二天任南行、方東吃完早飯趕回海川市,回到市委辦上班。

任南行回到市委後,立即把陳樂壽和林坤叫到辦公室,林坤笑著說:“這次全市奔小康現場會開得十分成功,祝賀祝賀。都是秘書長親自抓,抓出了成效。”任南行微笑著說:“推動工作嘛,就得有些典型,山區除了種茶、種樹,就是養雞養鴨,還有就是勞務輸出去打工,不然哪有辦法啊?”

“隻能如此,我家住在鄉下,祖祖輩輩天天望著那窮山惡水發愁。”陳樂壽表示讚同。

“其他話不說了,叫你們兩人來,就是下午準備民主推薦二名副處幹部,我想符合條件的有四個人,張常明、林可樹、郝新和鄭新海。你們一定要確保張常明和郝新上,林可樹萬一票數高就算了,但鄭新海絕對要封殺,絕不能讓他露頭。下班後,你兩人分頭給市委辦的幹部打打招呼,也告訴一下張常明和郝新,讓他們自己也做些工作,但要嚴格保密。下午2:30準時開始民主測評,測評符合條件了,就讓他們參加筆試和麵試,最後是組織考核,這是公開選拔的創新,先民主,後考試,最後組織考核。我在開常委會時對組織部的方案非常認可,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張常明和郝新上,如果先考試,鄭新海和林可樹就出頭了。”

陳樂壽和林坤出去後,任南行又把張常明叫了上來,笑著對張常明說道:“你準備一下,下午召開幹部大會,通知時間定在下班前的10分鍾,會議內容是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會議。我等會兒自會與方東通氣。”

張常明離開後,方東被任南行叫到辦公室。任南行親自給方東倒了一杯茶說:“下午準備召開幹部大會,準備推薦兩名副主任。我已叫張常明準備下午的會議。”

方東點點頭笑道:“這很及時啊。幾位同誌也該挪一挪,使幹部隊伍活起來,也可鼓舞士氣。就按秘書長安排的辦。”

下午上班時間,市委辦61名幹部職工準時到會,許多人中午得到消息,全辦便傳開了,就差鄭新海、林可樹一直蒙在鼓裏,直到快上班時間才知道下午要開民主推薦幹部大會,心想這次民主推薦還挺保密的。

會議由任南行主持,張常明宣讀了市委關於開展公開選拔副處級幹部的方案,接下來就是發放推薦表。才幾分鍾,大家就填好表格,按照要求投到投票箱裏。任南行看大家都填好了,就宣布散會,叫方東和劉一蕉留下來,統計票數。統計結果,有效票61張,推薦張常明51張,郝新49張,林可樹25張,鄭新海30張。方東傻了眼,林可樹和鄭新海都不過半,連參加考試的機會都沒有,這叫什麼民主,市委辦的幹部怎麼變成這樣子,簡直豈有此理。一個成天加班加點、累死累活的幹部比不了一個隻會看報紙、說好話的幹部,這是多麼悲哀啊!

“秘書長,這個結果出乎我的意料,鄭新海這麼優秀,竟然沒有選上,我們要選幹活的人啊!”方東蹙著眉,感歎、不解地說道。

“可這是沒辦法的事啊。方東,我們是嚴格按照市委文件辦的,先測評,再考試,考試不合格的還要淘汰。”任南行似乎也無可奈何地說。

劉一蕉搖了搖頭不可思議地說:“鄭新海成天埋頭寫報告,少竄門,少走動,這回可是吃了大虧。但市委辦正是靠這些人頂起來的,如果他們中間骨幹沒有頂起來,我們班子成員就得陪進去幹活。這可太不公平了。真正辦事情的人上不了,這以後如何調動幹部的積極性?”

方東態度堅定地對任南行說:“秘書長,投票結果我們要尊重,但鄭新海一定要上。沒讓鄭新海上,我們組織說不過去,組織選人就要看準,就要統籌,就要公正,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麼好的幹部又失去一次重大機會。希望您找劉書記說說,看有沒有補救的機會。”

任南行說:“好吧,我們再努力一下,投票結果先報給市委組織部,由方東送過去吧!”

三人離開會議室,各自回到自己的辦公室。陳樂壽、林坤不約而同地去了任南行辦公室。任南行哈哈大笑道:“郝新和張常明過了線,鄭新海和林可樹卻過不了半數。你們兩人挺厲害的,硬是把鄭新海幹掉了。”說著下意識地摸了一下頭頂,猛然想到發型已改,立即把手放下來,接著說,“這小子也有今日,怪隻怪他太沒修養了。”任南行說得很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