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我更喜歡西方人的觀念。據說法國男人更喜歡40歲的法國女人。《費加羅》雜誌稱:法國男人認為40歲的法國女人更成熟,更有風韻,而且40歲的法國女人雖曆經風雨,肌膚依然充滿光澤,秀挺的身材和25歲的女郎沒有什麼區別,自然深受男人的喜歡。
當然,每個年齡段都有每個年齡段的美。20歲有青春之美,30歲有智慧之美,40歲有優雅之美,50歲有風韻之美……隻要你想,女人一直到80歲,仍然可以保持自己的魅力。但若是一個沒有追求、沒有思想、不懂得不斷完善自己、不熱愛生活亦不熱愛自己的女人,25歲也會灰頭土臉、毫無光澤、死氣沉沉。
這幾天與一個朋友聊天,她今年剛好30歲,是中國社會所說的標準“剩女”。她在家人的撮合下,相親認識了一個男生,但是兩個人發展得平平淡淡,毫無進展。她每天的生活就是上班、下班,偶爾和男生約會吃飯、看電影,然後回家,第二天繼續上班、下班。周末朋友叫她出去泡溫泉,她說沒興趣;說去近郊旅行,她還是推辭說沒興趣;每天在網上大喊生活無聊內心憋屈,你給她一些建議,比如去學插花,去學茶藝,去學甜點,去讀個文憑,她都說沒興趣。
後來男生推托說家裏不同意,慢慢給自己鋪後路,又去相親其他女生了。這邊和她還沒有直接挑明,而是來往著。她心裏明明清楚,但總是抱有僥幸心理,於是就這麼拖著,也不知道拖的是對方,還是自己。
你看,在她身上驗證了三件事,第一,你是誰就遇到誰。你是個大悶蛋,遇到的人有90%的概率也是一個大悶蛋。不悶蛋的人,根本不會找你;第二,生活無趣,是因為你自己本身無趣。生活其實有很多樂趣,是你自己不會找而已;第三,不管你今年芳齡幾何,生活過得像遲暮之年,那你就等於從來沒有年輕過。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二十幾歲時容顏姣好身材曼妙,本應是最吸引異性的時期。但一個二十幾歲的女人如果不思進取,不讀書,不思考,不打扮自己,不培養愛好,沒有一技之長,也不善於交際,那她也毫無吸引力。一個40歲的女人,也許沒有二十幾歲的女人年輕,但是卻可以沉澱更多的優雅、美麗、智慧、能力、財富、品位。如果她能一直如此,年齡不過就是個數字。容顏的變化,也不過就是正常的歲月痕跡,新陳代謝而已。
所以,所謂的“剩”,是一種心態,而不是一種狀態。若你愛自己、愛生活、有情趣、懂調劑,就算你40歲不結婚,身邊也不會缺少傾慕你的異性。若你每天自怨自艾,悲觀沉悶,就算你20歲,異性也想遠離你。
有人22歲結婚,有人35歲才考慮婚姻大事,這才是一個正常的社會。每個人都根據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個性、自己的條件、自己想要的人生,在不觸犯法律法規,不傷害他人的前提下作出選擇。
而一個病態的社會,就是推著你去做你不願意做的事情,22歲的時候就被逼著相親,24歲就被家裏逼著結婚,結了婚就被逼著生娃,生了娃就中斷了以前的追求和事業。有多少女人是在不情不願中隨波逐流的?所以婚與不婚,並不是衡量一個人有沒有價值的標準。婚姻並不意味著結束,更不意味著萬事大吉,而隻是拉開了人生另一階段的帷幕而已。
精彩的女人,任何年齡段都會試圖讓自己活出自己的風采。人生中的配偶、孩子,他人的豔羨和讚美,都不過是錦上添花的東西而已。隻有自我,才是最重要的那個主體。你快樂,自然會吸引來快樂的人、事、物;你廣博有趣、風情萬種,自會有人慕名而來。
看到一句話很喜歡:你若盛開,清風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