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恩裕生平簡表
1909年12月10日生於遼寧省西豐縣
1915年入西豐縣縣立中學師範附屬小學學習
1922年入沈陽第一工科專科學校學習
1925年在天津南開中學實習班學習,並於同年第一次到北京
1927年7月~1928年2月就讀於沈陽東北大學預科
1928年2月~1928年7月就讀於東北大學俄文係
1928年9月~1930年2月就讀於東北大學哲學係
1930年9月~1933年7月就讀於北平清華大學哲學係,並於1933年畢業
1933年8月~1935年2月任北平《行健月刊》副主編,並於同年第一次南下上海、杭州
1935年2月~1935年10月任北平晨報《思辨》哲學副刊主編
1935年10月~1936年8月任北平《文哲月刊》主編
1936年8月考取公費留學去英國倫敦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研究院
1939年4月獲政治學博士學位後啟程回國
1939年12月~1940年4月在重慶任國民黨中央政治學校研究部研究員,三個多月後辭職
1940年8月~1943年7月在重慶任中央大學政治係教授
1943年10月~1944年6月在重慶任中國文化服務社編審、總編審
1944年6月~1946年7月在重慶任中央幹部學校教授
1946年8月~1952年任北京大學政治係教授
1946年9月~1947年1月任北京師範大學兼任教授
1946年9月~1947年7月任清華大學政治係兼任教授
1951年1月~1951年6月任出版總署編譯局特約編審
1952年~1978年院係調整後,任北京政法學院教授
1978年4月~1979年12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政治研究所研究員、負責人,北京大學政治係、法律係兼職教授
吳恩裕著作簡目
解放前著的書
《馬克思的哲學》1935年北平人文書店出版
《政治思想與邏輯》1944年重慶文化服務社出版
《民主政治的基礎》194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
《馬克思的哲學、倫理和政治思想》博士論文中譯本,194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
《西洋政治思想史(上中古世編)》1947年上海文化服務社出版
《唯物史觀精義》1948年上海觀察社出版
《政治學問題研究》1948年商務印書館出版
解放前發表的主要文章
“唐代儒家與佛教的關係”刊於《清華周刊》,1933年
“形式邏輯與辯證法”刊於北平《行健月刊》,1934年
“馬克思的方法論”刊於北平《行健月刊》,1934年
“評羅素論辯證唯物論”刊於《大公報》的《國聞周報》,1934年
“魏晉南北朝人對孔子的看法”(學士論文)刊於《文哲月刊》,1935年
“介紹馬克思恩格斯通信集”等文章刊於北平晨報《思辨》哲學副刊,1936年
“唯物史觀的考證與解釋”刊於重慶中央大學社會科學季刊,1943年,重慶《新華日報》對此發表了簡評
“負生偶記”上海《觀察》雜誌1947年~1948年連載
“法律、道德與大眾需要”刊於《觀察》雜誌,1948年
“論馬開維裏的政治思想”編入“北京大學五十周年紀念論文”,1948年
“論用和平方法不能實現社會主義”刊於《新路》雜誌,1948年
“論社會主義必須實行計劃經濟”(同上)
解放後著的書
《批判資產階級國家學說》1953年上海平明出版社出版
《列寧〈國家與革命〉注釋》原刊於《學習》雜誌,1953年11月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聯共黨史名詞解釋》與徐方合注,1954年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中國國家起源的問題》195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西方政治思想史論集》1981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解放後發表的主要文章
“亞裏士多德的雅典憲法和恩格斯的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刊於《人民日報》1957年5月
“凱爾森純粹法學的實質”刊於《人民日報》,1962年
“西方近現代法學流派評介”刊於《社會科學戰線》1978年2、3期
“論馮友蘭、賀麟對編寫哲學史的觀點和方法”收錄於科學出版社關於哲學史的論文集內
為西方名著亞裏士多德的《雅典政製》、《政治學》、阿奎那的《政治論著選》、洛克《政府論》等中文譯本寫序文四篇上書均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解放後翻譯的書和文章
“恩格斯《共產主義原理》”刊於《新建設》雜誌,1953年3月
“恩格斯《共產主義在德國》”刊於《史學譯叢》,1955年
“恩格斯《歐洲大陸社會改革運動的進展》”刊於《史學譯叢》
“馬克思恩格斯的通信九封”刊於《新建設》雜誌
《第一國際與巴黎公社》(中譯本)上海四聯書店出版,1955年
《布爾什維的政治理論》(中譯本)商務印書館出版,1962年
關於《紅樓夢》和曹雪芹的書和文章
《有關曹雪芹八種》1958年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1959年上海中華書局出版
《曹雪芹的故事》上海中華書局1962年出版,香港中華書局1978年3月出版
《有關曹雪芹十種》上海中華書局1962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