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章 兵臨城下(1 / 3)

夏國國都長安,司馬門,元昭捋著花白的胡子,看著興國台新送來的情報。“好,趙暄被軟禁,溫不在被控製。趙國的柱石已經在我們的掌握中了。”

未翔齋居士卻說:“這固然是個大好機會,但是我們已經和趙國訂約,現在如果要動手,可是要違約的。對即將一統天下的夏國來說,這可是不齒的行徑。”

元昭說:“那就讓趙國先違約。進兒應該有這個能耐。”

回兒在堂外稟報:“陛下,李懷穀和盛淮師兩位大人求見。”

元昭放下情報,說:“宣他們進來。”

李懷穀和盛淮師兩人一前一後走進來,元昭讓他們免禮,兩人就入座了。

元昭問:“二位卿家有何事?”

李懷穀說:“啟稟陛下,可聽說近日大梁的近況,君臣互相猜忌,忠臣良將遭到陷害,軍心渙散,現在是奪取中原的大好時機。所以,老臣建議,撕毀和約,進軍大梁,滅趙。”

盛淮師卻說:“可微臣以為,老師雖然在策略上是對的,但是和約已經議定,如果沒有充足的理由,無故毀約,就是得到了天下,在道義上也會為世人所詬病。對於安定天下人心,是得不償失的。”

居士笑了,“陛下剛剛還在說,讓三殿下設法讓趙國方麵撕毀和約,這樣,我們就不但不用承擔毀約的惡名,還能名正言順的進軍。陛下話剛說完,你們二位就來了。”

李懷穀釋然了,“原來如此,這樣老夫就安心了。”

元昭說:“你啊,還是這樣。既然如此,就有勞居士了。”

未翔齋居士說:“遵旨。”

收到密旨後,元見進就讓慶侖帶上人,假扮趙軍,偷襲夏軍營地,焚燒夏軍車輛和糧草,還將一名軍官綁了回來。李定封派人交涉,趙國當然矢口否認。剛剛緩和下來的邊境,再次緊張起來,雙方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

與此同時,元見進又派人去和趙曚交涉,讓他也製造事端。趙曚正後悔自己沒有痛下殺手,對兩國突然和談耿耿於懷,可現在見到戰端出現,他當然迫不及待,在冀州四處出擊,攪得趙國北境一團亂。

看到趙軍被自己擊潰,趙曚誌得意滿,認為這次終於有機會君臨天下了。當然,他知道自己沒有實力爭天下,但他還是想列土封王的。就算得不到全部,一部分也是好的。

盡管李存季心裏還有趙國,但他也明白,趙國已經沒有希望了。雖然有些不齒,但他也知道,自己必須找一個靠山。趙曚絕非他理想的君主,可眼下自己無依無靠,也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李存季說:“王爺,等打下了鄴城,我們要在此定都嗎?”

趙曚說:“這是自然,但不是今天。眼下赫連驁昌還在河東駐軍,明顯是在針對我,夏國雖然是我們的盟友,但是趙國完了,我們也就要兵戎相見了。現在就要做好準備。”

李存季說:“可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我們沒有實力和他們對抗。就算我們有遼東鐵騎,可他們的西涼鐵騎更勝一籌,直接對抗,對我們不利。”

趙曚思考了一下,說:“這確實是難啊。不過沒關係,趙國完了,不是還有楚國,蜀國,這不都可以利用嗎?我不信,就算他們能一統天下,也不可能這麼快吧。”

李存季卻說:“那也未必,蜀國國力不足,南漢已經賣身投靠,楚國雖然有實力,可鄱陽水師被焚後隻能防禦,雖然列國仍在,可真正能依靠的盟友一個都沒有。”

趙曚不愛聽了,“那還能怎麼辦,難道要向長安稱臣嗎?”

李存季說:“我們可以撤軍回去,專心經營幽州,這樣,我們沒有了中原的包袱,就不會招惹夏國的討伐,相反,我們可以成為他們的屏障,他們則可以專心南下。隻要我們運作得當,依然還有機會奪取中原的。即使沒有機會了,也可以列土封王。”

趙曚很不高興李存季的說辭,因為他不僅日思夜想趙國的皇位,還有中原富庶之地。可李存季卻勸他回幽州,那不是拱手將整個中原都放棄了嗎?“我知道了,你先退下吧。”

李存季隻好退下了,“唉,天意在元氏啊。”

隨後,趙曚在肅清了趙軍後,開始圍攻鄴城,趙軍抵抗很頑強,但因為沒有援軍,士氣越來越低,所以趙曚並不擔心,就開始有條不紊的圍城。至此,對趙國的又一次夾攻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