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陷害忠良(下)(1 / 3)

“什麼?”元見進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溫不在領兵回來了?“這不可能,絕不可能,我安排了人在山下守著,任何靠近者都要扣留,不肯就範的一律滅口。她的人是怎麼上山的?”

米子央說:“她派人在山下挖灶,架起蒸籠蒸饅頭。那些士兵幾乎變成餓殍,就自己下山了。消息自然被她的人帶到了。”

元見進苦笑:“顧前不顧後,隻看著靠近的,沒有留意下山的。看來我還是小看她了,現在就要想辦法,讓趙昶治他的罪。好在抗旨不歸已經是事實了。”

“你們馬上去通知宋楷和鍾離典,還有,你們立刻去通知那些之前參與扣發糧餉的官員,要他們立刻銷毀證據。不肯就範和想要告發的,通通滅口。圍困溫不在的人全都撤回來,不能給他們留下證據。”

“是!殿下。”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元見進知道,自己已經是騎虎難下,不想做也已經做了。接下來,燕淩霜和趙暄就要為溫不在開脫罪名了。本想讓溫不在因為謀反被殺,但現在卻安上了抗旨的罪名。除非趙昶非常想除掉他,否則這溫不在還是有機會逃脫的。

元見進也曾想過,是不是讓溫不在遠離朝堂就可以了,留他一條命也未嚐不可,但是現在看來,自己之所以會違背最初的想法,除了局麵的變化外,也有自己的想法。他溫不在能用八千人阻擋拖延夏軍,就這一條,也不能讓他活下來了。

很明顯,自己的目的是統一,而他則是分裂。這是不可調和的矛盾。永遠不可調和。與此同時,溫不在的人馬下山,士氣低落卻井然有序的回來了。

轉過天來,燕淩霜就開始行動了,她利用他們燕家過去是宰相,門生故交多如牛毛的優勢,發動了不少人為溫不在喊冤,把他抗旨不歸的事解釋為路遠,和敵人尚未退回,所以他不得不留守邊境。雖然算是解釋了他的舉動,但是有沒有用就難說了。

宋楷就公開聲稱,溫不在就算有理由,也該上奏才是,現在毫無理由就抗旨,也不上奏,就是大不敬。燕淩霜則聯名不少官員,替溫不在求情。

朝野上下亂成一團,元見進卻躲在萬花樓裏,和巧榮喝茶。

巧榮一板一眼的沏茶,元見進一邊欣賞茶藝,一邊品嚐剛剛開封的新鮮茶葉,巧榮問:“殿下,都不用擔心嗎?燕淩霜和宋楷鬥的這麼厲害,你卻在我這裏品茶。”

元見進說:“那又怎麼樣,事情總要有人去做,我能清閑度日自然是好事。再說,他們鬧的越厲害越好。他們的精力全都放在這個上了,要知道,李定封還在南陽,他的軍隊也在,而赫連驁昌也沒回長安啊。”

巧榮問:“不是剛剛議和嗎?”

元見進沒有回答,因為他不知道怎麼回答,連他自己都想撕毀合約,趁著這個機會,再打趙國一次。何況,趙曚也不會善罷甘休,這次他自作聰明錯過了機會,正在派人去長安興師問罪,埋怨夏國單方麵與趙國停戰。

巧榮見元見進沒有回答,就說:“殿下,現在萬花樓的生意非常的好,連其他青樓都主動和我們獻殷勤。達官顯貴更是換花樣的伺候,有不少流連忘返的,更是白天不走,晚上逗留。還有一些玩膩的才去別家換換花樣。”

元見進說:“這就好,黑嫂呢,又開始幹老本行了?”

巧榮說:“正是,因為年景不好,加上兵連禍結,不少窮人家賣兒賣女,她就又開始了。幾乎每天後有新麵孔。再這樣下去,這萬花樓就裝不下了。”

元見進說:“隔壁兩家青樓不是倒閉了嗎?買下來,擴大經營規模。另外,支付十萬兩給我,我有用處。”

巧榮點頭,“是,殿下。”

元見進從萬花樓支出十萬兩,全都秘密送往南陽,給李定封犒賞三軍去了。

然而元見進並不是不想摻合,他是找機會,現在趙昶一定非常的煩,一方麵溫不在和燕淩霜一再的說自己隻是沒有收到聖旨,並不是有意抗旨,另一方麵,宋楷和宋邁兄弟又抓住事實,對溫不在一再的中傷。

到了這個時候,元見進覺得機會來了。他用自己的名義,寫了一封給溫不在的信,約他洛陽相見,還詢問他情況如何,要不要興國台出手相助,最後告訴他,要有耐心,等事情辦成,一定幫他求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