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內膽固醇的含量雖然較高,但它也含有許多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如優質蛋白、維生素、礦物質等,還含有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卵磷脂。卵磷脂內含有合成神經活動傳遞物質的原料,對維持記憶力、思維和分析能力有重要作用,而這些重要的能力恰恰是中老年人非常
必需的。以上重要成分,絕大部分都存在於蛋黃內,因此,不吃雞蛋或隻吃蛋清不吃蛋黃的做法不利於身體健康。
營養專家建議正常人每天吃一個雞蛋,低密度脂蛋白高、糖尿並心血管病患者兩天吃一個雞蛋即可。
誤區五:多食植物油可預防動脈硬化。
平時常食適量的植物油,確實可預防動脈硬化,因為植物油有較好的降血脂作用。但單純地、過多地食用植物油,對我們的健康同樣不利。有些植物油中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多餘的油脂會在人體內氧化成過氧化脂,它有促進癌細胞生長的作用。最新的研究報告表明:素食者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與其他人沒有差別,而膀胱癌、乳腺癌的發病率卻明顯高於其他人。如花生油、玉米油中混有一定量的致癌物,棉籽油中也有影響人生育功能的棉酚,菜籽油中含的芥酸對冠心病患者更是不利。因此,正確的食油方法應是1份植物油搭配半份動物油,同時要注意總量應適度。有條件者,可適當多吃一點魚油,這對人體心血管係統更有保護作用。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每人每天油脂攝入量是25克即可滿足機體需要。
誤區六:水果榨汁喝。
現在,許多家庭都購置了榨汁機,一些家庭吃水果基本上都是榨汁吃。其實,除了一些病人和牙齒功能不好的老年人外,水果最好不要榨汁喝。隻喝水果汁,就會減少人體對纖維素的攝齲此外,如果榨汁機清洗消毒不徹底的話,很容易滋生細菌,當再次使用時,就會將病菌等帶到新榨的果汁中。這樣的“鮮榨果汁”帶有很多的病菌,如果不進行殺菌就直接飲用的話,對人體有害,尤其是對於中老年人或免疫力低下的病人,很可能會引起腹瀉等症狀。
誤區七:忌嘴普遍太過分。
膽固醇過高就一點肉也不敢吃;有糖尿病的就燒菜時一點糖也敢不放。實際上。糖尿病患者對糖的攝入應適當控製,但不必過分嚴格。其實,每日主食經過消化酶的作用也是以葡萄糖形式吸收的。隻要每天碳水化合物總量控製在個人允許範圍內,吃少量的糖、水果是允許的。
誤區八:藥物、保健藥和補品吃得過多。
晚輩孝敬,親友贈送的補品,品種很多,作用重複,有的還會引起不良反應,對我們的健康反而不利。其實,正常飲食的中老年人,除了鈣攝入量不足外,一般不至於缺乏某種營養素,若需要補充,最好讓醫生評估,需要什麼,補什麼,不要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