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後記(2 / 2)

大概菲律賓篇是我寫的最差勁的一篇,主人公麵包女王和德國篇裏的打工戰士都是很辛苦的人,可她們的辛苦又不一樣。如果說打工戰士的辛苦是奮鬥和昂揚的,那麼麵包女王的辛苦便是殘忍和黑暗的。我對麵包女王的第一次采訪曆時3小時,采訪完,我一度覺得非常壓抑和沉重,之後寫她的故事時,敲打鍵盤的手都有些抖。第一次完整成篇後的效果非常差。大概是用力過度,讓人難以閱讀和感覺壓抑,編輯將我的稿子退了回來,大意是:這麼沉重,讓別人怎麼讀啊!

之後我又進行了第二次、第三次采訪,最終用一種較為輕鬆和調侃的方式將這個故事講述了出來。

我對於麵包女王頗感愧疚,可她卻溫柔地對我說:“沒關係,無論你問我什麼問題,我都會告訴你的。”我想,這就足夠證明她的心靈已被治愈,也已經成功地解釋了為什麼她會認為能夠留學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情。可用這樣的方式來敘述,麵包女王的故事便模模糊糊地失了真,此後大約經過數十次的修改,始終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這大概是我能力不足的一種表現。

截稿期在7月,6月我為了推敲細節和完善故事,集中采訪了許多留學生。往往寫一個城市的故事,為了能夠寫出城市氣質,需要采訪好幾個在當地留學的學生。這是為了防止偏頗和不必要的個人成見。除了主人公外,我還會將稿件給同城的留學生看,詢問他們的意見,可他們往往意見不一樣,這便需要采訪更多的人。

那時候適逢期末考和升學,我也在做畢業設計,忙得不可開交。白天忙畢業設計,到了深夜,便要算好了時差,和時差黨們見縫插針地聊幾句,將稿件給他們過目,希望獲得更多的意見。

有時候大家說著說著便聊起了留學期間的奇特見聞,我聽得興起忘了時間,往往再一抬頭,窗外已是東方魚肚白,可是聽到這些精彩的故事便也值得了。

自己都忘了6月究竟是怎樣度過的,隻記得那時隨時保持著和全世界沒有時差,跳起來便是采訪和改稿。7月截稿後,我從頭到尾又看了一遍定稿。因為一年時間的斷斷續續寫作,各篇風格上有些明顯的不同,閱讀的過程中覺得許多篇寫得不好。因為不斷采訪和修改的緣故,結尾顯得倉促而慌亂,還有許多結構上的問題,在這裏我要誠摯地向讀者道歉。

可能到了最後你會問,這本書是想告訴我們什麼呢,是要證明留學好或是不好嗎?我覺得不是這樣的,這些問題都和本書無關,這不是一本留學指南,書的選題是“展示真實的留學生活”,可核心內容卻是這些少年的成長曆程。

我不認為看了這本書你就能少走什麼彎路,我想故事中的主人公們也一定看過很多書,可他們還是在成長之路上撞得頭破血流。大概這些都是無法避免的,每個人要走的路和方向都不一樣,別人的經驗幫不上什麼忙。可是這些故事也許能在你覺得疲憊或心灰意冷時給你一份鼓勵和安慰,告訴你,再往前走走呀,說不定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便豁然開朗了。

謹以此書獻給獨自遠行在成長之路上的你。

2013年7月於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