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挺常見的,雖然說不上多頻繁,但是在我往後的生活中時不時還會遇到這種情況。日本的恥感文化很重。你知道太宰治的《人間失格》吧,所謂的失格,也就是喪失成為人的資格,小說裏的主人公葉藏也說自己的一生是“充滿可恥的一生”。這部作品基本是太宰治自身的寫照,他也在小說發表的同年自殺身亡。日本人很容易因為自己的懦弱、自卑而感到恥辱,然後就選擇自殺。日本的自殺率常年居高不下。在《南方公園》裏,有一集就諷刺了日本人的自殺文化,為了一些小事就責怪自己,然後感到羞恥便跳樓自殺。
日本的年輕人大多比較努力,大多數學生一旦進入大學後便不再問家裏要生活費,而是自己打工賺取。在日本,幾乎所有年輕人都會打工,如果你不打工依靠家裏給的生活費度日,便會被人看不起,自己也會感到羞恥。正是因為這種大環境的影響,讓丸子君沒有辦法再開口問家裏要錢。在國內,不管是否成年,隻要還在念書,一般家裏都會在經濟上給予一定的幫助。但在日本則行不通,一旦被自己的日本同學發現自己已經研究生畢業,卻還在問家裏要錢的話,就會被人看不起,這就導致了丸子君剛來日本,在日語不好無法打工的情況下,隻能依靠便宜的陽春麵過活。
但是這件事情也讓丸子君明白,其實在國內很多壞習慣都是被大環境慣出來的。國內普遍對學生比較寬容,並沒有以一個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他們,導致他們有些被嬌慣。但是當你換了一個環境,來到日本,這裏以完完全全的成年人標準來要求你的時候,很多壞習慣自然會改掉,自然會學會自食其力,自己對自己負責。
來到日本半年後,丸子君已經可以進行一些日常對話了,便拜托同校的中國學長介紹自己去打工,不多久後,學長將她介紹給了一家日式旅社。
丸子君每次和日本人一起做事,總是下意識地想要節省時間和精力,去尋找一個效率最大化的方法,但是日本人十分反感她的做法,認為這是投機取巧。他們總是將要做的事情列出一個表格來,然後寫好步驟,嚴格地按照這些步驟做下去。丸子君一開始十分不理解,因為那樣做實在太麻煩了,雖然最後一定能把事情做完,可總感覺大費周章,浪費了幾倍的時間和精力。
好比說洗碗,一次將所有的碗都擦上洗潔精,然後再一次性將所有的碗都在水龍頭下衝幹淨,不是比較有效率嗎?但是日本人規定要洗一隻碗衝一隻碗,如此反複洗幾次,再洗下一隻碗。
直到後來,丸子君才明白這樣做是為了保持嚴謹。日本和德國一樣非常看重嚴謹這種品質,在他們看來嚴謹是第一位的,雖然看起來死板,雖然犧牲了效率,但是隻要能達到嚴謹的目標就是值得的。
無論在哪裏做事,不管是短期打工,還是大企業的正式社員,在日常工作中,日本人都是不鼓勵職員去創新和追求效率最大化的,他們總是按照規章製度來辦事,保持嚴謹度,但這也導致了他們在一些方麵辦事效率低下。
-在生活中日本人也會這樣嗎?
-嗯,也會。有一次我參加了烘焙蛋糕的課程,有那種500日元一次的體驗課程,學做黃油蛋糕。一開始老師讓我們打三個雞蛋,在國內我也做菜啊,我想打雞蛋有什麼難的,於是單手將雞蛋敲碎打進碗裏,結果老師很奇怪地說我不能這樣做,我必須一手握一個雞蛋,將它們對撞,然後放下其中一個,兩隻手握住一個雞蛋將它掰開,再拿起另一個雞蛋掰開。我就問老師,那第三個雞蛋怎麼辦?我和誰去撞?
-對啊,和誰去撞?
-結果老師用看傻子的眼神看著我說,剩下的雞蛋和碗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