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不久,段祺瑞極力主張對德國宣戰,1917年沒收了漢納根在井陘煤礦的全部股份,把這個德國佬趕出中國。
段家控製的正豐煤礦,借機得到空前發展。
他的弟弟段祺勳成為直隸最具實力的富商。
1918年,段祺瑞的兒子段宏業當上正豐煤礦總經理,在井陘鳳山鎮開鑿大井,並創建集辦公、生活、娛樂為一體的建築群,稱段家樓。
段家樓建築群主要包括總經理辦公大樓、小姐樓、公子樓、小偏樓等七座德式洋樓。整體建築群坐西朝東,期盼“紫氣東來”。半圓形圍牆,中開蓮花大門,迎麵涼亭,屋頂起脊飛簷,屋脊上不是飛禽走獸,而是大簷帽北洋士兵隊列。亭子後麵鬱鬱蔥蔥的六十多棵柏樹,像聽到口令一樣一律向東南傾斜,柏與拜諧音,意思是朝拜他的故土安徽合肥。有人說是山區風向使然,也不排除當年植樹時有意為之。
段祺瑞曾留學德國,他親眼目睹德國迅速發展的工業和先進的科學技術,深受德國軍事、文化的影響,因此在建段家樓時,專門聘請德國工程技術人員和建築師設計。相傳總經理辦公樓的裝飾材料全是從德國進口的。
在段家樓內,獨具匠心的地下室,既是大樓的輔助設施,又可以通過風道調節樓內的溫度,與地下室相連的地道,長達十幾千米,一直通到鳳山火車站,使整個段家樓成為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堡壘。
1919年,正豐煤礦鋪設了鳳山到南張村的運煤支線,與正太鐵路對接。
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召開國會非常會議,組成護法軍政府,史稱“護法運動”。
9月1日,孫中山就任護法軍政府大元帥,宣布段祺瑞為民國叛逆,出兵北伐。段祺瑞要出兵鎮壓,而臨時總統馮國璋則主張“和平統一”。在這場討伐與和平的爭執中,王士珍站在了馮國璋一邊。段祺瑞被迫辭職,馮國璋任命五十六歲的王士珍為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兼陸軍總長。
合夥經營,士珍與段祺瑞為何關係緊張?
古城奇觀,是誰在正定建造了雙節牌坊?
生逢亂世,正豐煤礦怎樣迎來解放曙光?
令王士珍沒有想到是,蒸蒸日上的正豐煤礦合股創建後,王士珍與段祺瑞的關係就惡化了。正豐煤礦成為段祺瑞家族的搖錢樹,而王士珍與段祺瑞卻逐漸成為政敵。
王士珍組閣後,段祺瑞大肆攻擊王士珍,進行倒閣活動。王士珍的總理位子沒坐三個月,便在1918年2月引疾告歸。馮國璋仍授王士珍為德威上將軍,管理將軍府。1920年,徐世昌出任總統,準備讓王士珍出任蘇皖贛巡閱使,王士珍以“年老多病”為由謝絕了。
徐世昌為拉攏王士珍,便在正定西門裏王士珍故裏路南,為王士珍的母親和嬸母建了雙節牌坊。不久王士珍辭去所有職務,退出軍政界,就任北京電車公司董事長。
後來,直皖戰爭、直奉戰爭時,王士珍多次以北洋元老的身份出麵調停。
1930年7月1日,王士珍病逝於北京,終年七十歲。
1937年7月7日,隨著盧溝橋的槍聲,全國範圍的抗日戰爭爆發。同年,日本侵略軍的鐵蹄踏進正豐煤礦,段家樓從此成為侵略軍的司令部。野蠻的侵略者,用煤礦工人的生命換取煤炭,同時殘害無數中國勞工。
解放戰爭中,人民解放軍攻克段家樓,從此正豐煤礦回到人民手中。新中國成立後,正豐煤礦與井陘煤礦合並,成為井陘煤礦第三礦。
這正是:
正豐煤礦段家樓,百年曆程風雲驟。
煤礦興衰係國運,巍峨建築幾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