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氏氣曾經是作為克服芥子氣的弱點而被選入的一個毒劑。它是1918年春由美國的路易氏上尉等人發現的。純路易氏氣為無色、無臭的油狀液體,工業品為褐色,並有天竺葵味和強烈的刺激味。其滲透性比芥子氣更強,更容易被皮膚吸收,同時它還有較大的揮發性,很快就能達到戰鬥濃度。因此,它發揮作用比芥子氣要快得多,可使眼睛、皮膚感到疼痛,然後皮膚起泡、糜爛,中毒嚴重的部位會壞死,並且吸收後引起全身中毒。美國在20世紀20年代,對路易氏氣的作用曾做了過高的估計,以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一開始就盲目迅速建立路易氏氣生產工廠,而沒有開展其性能的評價工作。但事實上,路易氏氣與芥子氣相比,優點不多,缺點不少。路易氏氣雖然作用快,但蒸氣毒性不及芥子氣,液滴對皮膚的傷害程度也比芥子氣輕。對服裝的穿透作用不及芥子氣,遇水又極易分解。後來人們嚐試著把路易氏氣與芥子氣混合起來使用,發現兩種毒劑非但沒有降低毒性,還可以相互取長補短,大大提高了中毒後的救治難度,同時還明顯地降低了芥子氣的凝固點。於是,路易氏氣就成了芥子氣形影不離的“好兄弟”。
知識點
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簡稱一戰,時間是1914年8月至1918年11月。是一場主要發生在歐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戰,當時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卷入了這場戰爭,是歐洲曆史上破壞性最強的戰爭之一。戰爭過程主要是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的戰鬥。德國、奧匈帝國、土耳其(時稱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屬同盟國陣營,而英國、法國、俄國和意大利則屬協約國陣營。在戰爭期間,很多亞洲、歐洲和美洲的國家加入協約國。中國於1917年8月14日對德、奧宣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而告終,並導致了奧斯曼帝國、德意誌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匈帝國四大帝國的瓦解,並促成國際聯盟的成立。
延伸閱讀
芥子氣中毒急救處理
(1)皮膚:用軍隊配發的粉狀消毒手套消毒。如無製式消毒手套,先用吸水物質吸去皮膚上毒液,後用下述消毒液局部處理:25%氯胺水溶液、5%二氯胺乙醇溶液或1:5含氯石灰水溶液或洗消淨等。消毒10分鍾後以清水衝洗。無上述消毒液時也可用肥皂、洗衣粉、草木灰或其他堿性物質洗滌局部,或用大量清水衝洗也能減輕損傷。
(2)眼:以0.5%氯胺水溶液或2%碳酸氫鈉水溶液衝洗,或以大量清水衝洗。
(3)呼吸道:以0.5%氯胺或2%碳酸氫鈉溶液或大量清水漱口,灌洗鼻、咽部。
(4)消化道:以0.5%氯胺、2%碳酸氫鈉溶液或1:2000的錳酸鉀水溶液或清水,反複灌洗10次以上。晚期禁止洗胃,以防胃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