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氣加速係統是由美國HOLLEY公司開發的產品。在目前世界直線加速賽中,為了在瞬間提高發動機功率,利用的液態氮氧化物係統正是NOS,其實,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空軍已開始使用NOS,戰爭結束後才逐漸被用於民用汽車的直線加速賽事中。
NOS的工作原理是把N_2O形成高壓的液態後裝入鋼瓶中,然後在發動機內與空氣一道充當助燃劑與燃料混合燃燒(N_2O可放出氧氣和氮產氣,其中氧氣就是關鍵的助燃氣體,而氮氣又可協助降溫),以此增加燃料燃燒的完整度,提升動力。
由於NOS提供了額外的助燃氧氣,所以安裝NOS後還要相應增加噴油量與之配合。正所謂“要想馬兒跑得快,就要馬兒多吃草”,燃料就是發動機的草,這樣發動機的動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NOS與渦輪增壓和機械增壓一樣,都是為了增加混合氣中的氧氣含量,提升燃燒效率,從而增加功率輸出,不同的是NOS是直接利用氧化物,而增壓則是通過外力增加空氣密度來達到目的的。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不直接使用氧氣而用N_2O呢?那是因為用氧氣難以控製發動機的穩定性(高溫和爆發力)。
儲存N_2O的專用儲氣罐淨重約6.7千克,充滿N_2O後約11千克。按照每次使用1分鍾來算(專家建議NOS係統每次使用時間不可超過1分鍾,一瓶氣可用3538次),根據一輛夏利2000的實際升級情況,其1.342升的8A發動機加裝NOS後,其0~1.00千米/時加速時間減少了23%,而功率提升了21千瓦。
一氧化二氮是一種具有溫室效應的氣體,是《京都議定書》規定的6種溫室氣體之一。一氧化二氮在大氣中的存留時間長,並可輸送到平流層,同時,一氧化二氮也是導致臭氧層損耗的物質之一。
與二氧化碳相比,雖然一氧化二氮在大氣中的含量很低,但其單分子增溫潛勢卻是二氧化碳的310倍,對全球氣候的增溫效應在未來將越來越顯著。一氧化二氮濃度的增加,已引起科學家的極大關注。目前,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正在深入進行。
知識點
普利斯特列
普利斯特列(1733—1804),英國化學家及神學家。幼年喪母,由其姑母撫養長大。他在一所私立學校裏學習了拉丁語、法語、德語、意大利語等多種語言,閱讀了宗教、數學、化學等書籍。在青年時代就開始擔任牧師,但對化學十分愛好。由於他同情法國大革命,做了幾次講演,受到一些保守的英國人的反對,燒毀了他的住宅和實驗室,使他不得不於1794年移居美國,成為美國公民,並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擔任化學教授。
他在化學、電學、哲學和神學等方麵都有不少著作。1764年與1772年先後出版了《電學史》與《光學史》。他對化學的貢獻是於1774年8月1日用凸透鏡聚光,加熱氧化汞時,發現了氧氣。那時他是一位燃素說的堅持者,他把氧氣稱為“脫燃素氣”。1774年,在他所寫的《幾種氣體的實驗和觀察》一書中,詳細地敘述了氧氣的各種性質。
延伸閱讀
《京都議定書》
199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3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旨在限製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製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其目標是“將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含量穩定在一個適當的水平,進而防止劇烈的氣候改變對人類造成的傷害”。《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