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眼界篇 小女人要有大格局(3)(2 / 2)

“二戰”結束後,航空工業空前萎靡,他的公司也停產了。為謀生計,他不得不轉為製作家具,但他仍想方設法供養著公司的幾個重要骨幹,以保證飛機研發計劃能繼續進行。他身邊傳來各種各樣的聲音,大部分人認為他太過狂熱,不切實際,但他堅信,航空業終究會柳暗花明,他說:“我可以預見未來……”

他就是這樣特立獨行、我行我素。今天,這個自以為是的人所創立的飛機製造公司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商用飛機製造公司之一,他便是聞名全球的波音飛機製造公司的創始人——威廉·波音。

“除了事實之外,再也沒有權威,而事實來自正確的認知,預見隻能由認知而來。”這是古希臘哲人希波克拉底的話,這句話也曾被當作座右銘掛在威廉·波音辦公室的門上。

女性要想比別人看得遠,就要比別人站得高些;要想比別人走得遠,就要比別人想得遠些。一個想掌控未來的女性,就應該像威廉·波音一樣對自己的未來有所預見,否則,隻會陷入眼前的困惑中,想不開,走不出,這不僅會減緩成功的速度,也容易多走彎路,甚至遭遇險情。

培養自己預見未來的能力,要先從培養細致準確的觀察力和超前思考的能力入手。眾多成功人士的共同點就是善於觀察和思考,通過這兩項能力,他們才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前方,才能高瞻遠矚地看清時代的發展方向。他們的思維總是超前的,所以他們能夠引領時代的潮流。

另外,生活中那些對自己的未來沒有預見的女性,往往會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以致看不到遠方的危險。所以,要學會高瞻遠矚,培養自己預見未來的能力,擁有開闊的眼界,隻有這樣才能擴大人生格局。

不顧大局,就會出局

大局意識,就是以整體利益為重,凡事從大局出發,在事關大局和自身利益的問題上,能以寬廣的眼界審時度勢,以長遠的眼光權衡利弊得失,自覺做到局部服從整體,自我服從全局,眼前服從長遠,立足本職,甘於奉獻。

說到顧全大局,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曆史上“以大局為重,不計小嫌”的代表性人物——藺相如。

趙國的藺相如幾次奉命出使秦國,立下汗馬功勞,深得趙王的賞識與重用,被封為丞相,位居老將軍廉頗之上。廉頗居功自傲,對此不服,屢次故意挑釁,藺相如以國家大事為重,始終忍讓。後來,廉頗終於醒悟,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將相和好,團結一致,共同輔國,建立了生死不渝的友情。當時一些諸侯國的國王聽說這件事之後,都不敢侵犯趙國。

藺相如不計較個人榮辱得失,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博大胸襟和廉頗知錯就改的坦誠胸懷,都在啟發我們,在任何時候都要顧全大局,把國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不難想象,假如當時藺相如和廉頗搞“內戰”,那麼就會“禍起蕭牆”,趙國就會受到周邊諸侯國的夾攻,到時國將不國,又哪來家的安寧呢?

撥開重重的曆史煙雲,我們似乎可以看見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將水患“製伏”;孔丘周遊列國,推行仁政;三閭大夫行吟澤畔,問天叩地,投身汨羅;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方誌敏不為高官厚祿所動,含笑上刑場……這些人不為名、不為利,隻為了心中的大局。他們是國家的脊梁,他們的精神是中國急需的鈣質。魯迅說得好:“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我們需要的就是更多舍身求法的人。

古代如此,今天也一樣,凡事顧全大局仍然是為人處世的重要品質,是應該大力弘揚的傳統美德。以大局為重,不計小嫌是一種難得的風度。擁有這種風度的人,心胸寬廣,不記私怨,不但能贏得人們的尊敬和擁護,往往也能幹出一番大事業。而那些斤斤計較、小肚雞腸、睚眥必報的人,必定不受人歡迎,甚至會為人所不齒,也就很難有所作為。

所以,女性要想成功,就要有寬廣的胸懷,從大局出發,不拘泥於眼前的枝節小事,以大局作為判斷的標準。這才是人生應有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