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癌症的預防與防治(1)(2 / 3)

化療是用化學藥物對癌細胞進行殺傷的療法。其特點是藥力猛,可殺傷癌細胞,見效快;但由於選擇性差,在殺傷癌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也有殺傷,副作用大。此法適用於癌症早期而體質較好的患者。治療中所引起的副作用,還需用其它藥物進行矯治或輔助治療。

放療是用放射線殺傷局部癌細胞的療法。適宜於局部腫瘤患者;此法對癌症早期效果較好;下足之處,是副作用大、無法清除病根。

手術即切除局限腫瘤。適宜於早期無轉移腫瘤單一的患者。優點是能最快地切除癌腫原發病灶,對癌症早期效果較好。但手術隻能切除可見腫瘤,對分散的、不可見的癌細胞無法消除,不能根除病因,不適宜於晚期和年老體弱的患者。

中醫藥治療是按中醫藥理論,運用中藥治療。一般有內服、外貼或內外結合等方法,適宜於癌症治療的全過程。特點是辨證施治、攻補兼施、標本兼治,局部和整體配合用藥,藥效平穩持久,既能殺傷癌細胞,又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和調整機體的陰陽失衡,並對化療、放療所引起的副作用還有很好的矯正效果。但中醫藥治療,藥物作用起效慢、療程長,有時會延誤治療良機。

那麼,癌症應怎祥選擇,具體治療方法呢?在一般情況下,早中期局限性的腫瘤,可用手術摘除或放療、化療,爭取盡快消除或控製局部原發病灶,避免拖延時間,減少癌腫轉移或擴散的可能,實“急則治標”的辦法;同時,還需使用中藥調整機體的平衡,補虛扶正,提高生機抗病功能,清除殘留癌毒和根除病因,爭取得到治本的醫療效果。

在同樣條件下,年齡大、體質虛弱和晚期或已轉移的癌患者則適宜於中醫藥治療,手術、放療、化療不能作為常規治療手段,因為老年或晚期癌患者,往往正氣衰敗、身體虛弱,不能承受嚴重副作用的侵襲,相比之下,中醫藥治療比較安全、穩妥。

癌腫的食療注意事項

癌腫的食療,是希望通過飲食的調節,對癌腫起到預防或者輔助治療的作用。

在癌腫病人應用食療時,注意:

(1)食品是藥品的一部分,有一定的療效,但不能取代藥品。

(2)食療不能取代癌腫的常規治療,如手術、放射、化療藥物、中醫中藥、免疫治療等,以及他們的輔助治療。

(3)食療的在癌腫預防上,可以發揮較大的作用。

食療的原則

(1)在預防上,注意合理的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新鮮的水果,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品,脂肪類不要太高,吃一些富含纖維素的食品。

(2)在輔助治療上,食療的目的是增強體質,使各種治療能正常進行,以及提高身體免疫能力,使防止轉移、複發成為可能。

食品的分類舉例

(1)軟堅類食品。海產品中的海蜇、海帶、紫菜、淡菜、海參、鮑魚等。河產品中蓴紫,也能軟堅,甲魚、烏龜,也有軟堅作用,還有一定清熱作用和滋陰作用。

(2)活血類食品。中醫認為,不少癌腫可表現為血瘀,治療采用活血化瘀藥,蟹能解結散血,對於有血瘀的癌腫,甚為適合。蟹爪、蟹殼也有破血功能。山楂可以幫助消化,也有活血作用。

(3)理氣類食品。如橘皮、金橘、佛手、檸檬皮等。

(4)消導類食品。蘿卜能消食化痰,腹脹時也適宜食用。生薑可開胃,還可止吐。山楂也可消肉食。

(5)清熱類食品。綠豆,清熱解毒,有癌性發熱時可食用。絲瓜,涼血解毒。

(6)健脾類食品。米仁,具有“健脾益胃補肺”的功能,且能“破毒腫、治肺瘺、肺氣積膿血”等。赤豆,健脾利濕,脾虛有水腫時,可食。鯽魚,健脾益氣,在腹水時也可食用。

(7)壯陽類食品。羊肉,溫補元氣,但陰虛、熱證時忌食。鰻魚,溫補。雞,是大補元氣的食品,但性溫、熱證、陰虛時當忌。

(8)滋陰類食品。生梨,生津潤肺。甘蔗汁,生津養陰,且能止吐。蜂蜜,滋陰潤燥。西瓜,生津清熱。鴨,滋陰,但性滋膩難消化。豬肉皮,也有滋陰作用。

(9)其他有益的食品。如各種蕈類,對各種癌腫病人都可吃。大蒜,防癌可能有益。蘆筍、彌猴桃等也有益。

癌症病人的飲食宜、忌有哪些

癌症病人的飲食安排得當與否,和癌症的愈後、治療效果和康複有著直接的關係。根據臨床觀察,經常調換營養物質的種類,控製攝入的數量,使人體獲得足夠的鎂、鉀、鈣等電解質及必需營養物質,對人體癌腫細胞能起到抑製增殖、生長的作用,從而對治療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能加快患者的康複。

食物同藥物一樣,也有寒、熱、溫、涼四氣,酸、苦、甘、辛、鹹五味。臨床經驗告訴人們,皮膚癌潰瘍禁食葷腥發物;肺癌禁食辛辣;水腫禁鹽;黃疽禁食脂肪;溫熱病禁辛辣熱性食物;寒病忌食瓜果生冷;正在放療、化療的患者,患者自覺發熱,咽喉痛,大便幹結,可多吃蔬菜,瓜果等寒涼食物,但注意不可過多,以免影響患者胃腸功能;生薑、花椒、大蒜、酒等多屬辛熱,少量有通陽健胃作用,腫瘤病人胃腹寒痛時則可食用,若多食則生痰動火,刺激腫瘤,胸腹部腫瘤和皮膚腫瘤患者應慎用;口腔、咽喉、食管、胃、腸、肝、胰等消化器官腫瘤患者,少食或勿食葷肥厚味、油炸食物。

不同的腫瘤病人,在飲食上有不同的要求。病人可以根據病情選用不同的食譜,這些食譜能起到鞏固療效,防治複發與轉移的作用。簡單介紹以下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