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辣椒中有兩種成分有藥理效應,一種叫做辣椒素它是辣椒之所以辛辣的來源,在朝天椒、麻辣火鍋、辣椒粉都很多;另一種叫做辣椒紅素,存在紅色、黃色的辣椒、甜椒中,辣椒紅素是類胡蘿卜素的一種,也是目前熱門的抗氧化劑。
辣椒的主要藥理作用如下:
1辣椒可解痛
自古以來辣椒就常被用來解除疼痛,而科學家最近才知道,辣椒素可以刺激和耗盡神經傳導P物質,而P物質可以將疼痛的訊息傳遍神經係統。透過辣椒素的止痛原理,辣椒膏已經被用來抒解帶狀泡疹、三叉神經痛等疼痛。
2改善微循環
將辣椒素塗在皮膚上,會擴張微血管,促進循環,而使皮膚發紅、發熱。目前已有廠商利用這個原理,把辣椒素放入襪子裏,成為“辣椒襪”,供冬天取暖用。
3祛痰解熱
辛辣的食物可以稀釋分泌的粘液,並幫助痰被咳出,防止阻礙呼吸道。
4抗癌
從流行病學的研究來看,許多嗜辣的民族,如東南亞、印度罹患癌症的機率都比西方國家少。科學家推測,這些辛辣的食物中,本身含有許多抗氧化的物質,氧化和慢性病、癌症和老化本來就有直接的關聯。最近也有美國夏威夷大學的研究指出,辣椒、胡蘿卜等蔬菜中的類胡蘿卜素能刺激細胞間傳達訊息的基因(因為器官癌化時,細胞間交換訊息的係統會發生故障),這可能在預防癌症上有重要功用。
5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一根紅辣椒中含有β胡蘿卜素,可以滿足一個人一日所需的份量,而β胡蘿卜素是強力的抗氧化劑,可以對付低密度膽固醇(LDL)被氧化成有害的型態。
(五)番茄
多項研究發現蕃茄內含的番茄紅素(Lycopene),能夠大幅減少患攝護腺癌等癌症的機率,在烹煮的過程中,番茄紅素就會自然釋放,生食也很好,是最佳的維他命C來源。
(六)菠菜
富含豐實的鐵及維他命B,能有效防治血管方麵疾病,並能預防盲眼症。
(七)堅果
它不僅可以提高好的膽固醇,並能降低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是預防心髒病的最佳配方,不論是花生或杏仁果等,都是好的選擇,唯一要注意的是,食用時力必須要適量,千萬不要過度食用。
(八)椰菜花
多項研究指出,椰菜花富含胡蘿卜素及維他命C,長期食用椰菜花可以減少患乳癌、直腸癌及胃癌的機率,最佳的食用方麵是,簡易烹調後使勁的咀嚼,白菜、豆芽也是不錯的選擇。
(九)燕麥
每天食用燕麥可以降低膽固醇,研究並發現,燕麥也可以降低血壓,它所含的豐富纖維會使人很快就有飽腹的感覺,如此一來可以減少攝取其它油膩的食品,達到控製體重的目的。
(十)鮭魚
經常食用是可以防止血管阻塞,甚至有研究發現,鮭魚含的Omega~3s成份可以保護腦部老化,預防老人癡呆等疾病。
(十一)草莓
在所有蔬果中擁有極高的抗氧化劑,除了可以預防心髒病和癌症,並能增進腦力。
(十二)綠茶
研究發現,經常飲用綠茶可以預防癌症,每天食用綠茶患胃癌、食道癌及肝癌的機率較低,日本的研究也發現,每天喝10杯綠茶,可以減少患心髒病的風險。
(十三)紅酒
釀酒用的葡萄皮有豐富的抗氧化劑,能夠增加好的膽固醇,減少血管硬化,但要注意的是,飲用紅酒千萬也不能過量,否則弄巧成拙,反而容易患乳癌、引發中風,得不償失。
用蜂蜜來代替糖
世界衛生組織一份有關人類死因的調查分析顯示,長期高糖飲食者的平均壽命,比正常飲食者短約10~20年。研究人員指出,長期高糖飲食,會使體內環境失調。由於糖屬酸性,攝入過量會改變血液酸堿度,降低機體免疫力,引起經常性感冒以及齲齒、骨質疏鬆等病症;吃糖過多還會影響體內脂肪消耗,造成脂肪堆積,導致血脂過高、動脈血管硬化和肥胖症;吃糖過多,尤其是粗纖維類糖還會刺激腸粘膜,加重肝髒負擔,引起腹脹、腹瀉,進而阻礙各種營養素的吸收與利用;攝取糖類過量,會使人產生飽腹感,不思飲食,影響其他食物攝入,導致營養缺乏。研究表明,少年兒童自幼嗜糖,極易罹患高血壓、冠心病等心髒血管疾病;長期高糖飲食,還會影響骨骼生長發育,引致佝僂病;多食糖會造成體內維生素B1消耗過多,引起眼球內膜彈性減退、眼球變形、視神經炎和軸性近視,甚至引發腳氣病、慢性消化不良、多動症等病症。
然而,絕大多數的人最喜歡的味道是甜味,如何在甜蜜享受甘甜的同時,又控製食糖的攝入量呢?健康專家的建議是:以蜜代糖。的確,蜂蜜就是一個糖類的理想替代品,蜂蜜不但具有多種保健功能,而且還有美肌膚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