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2 / 2)

今日重陽節,遙知載酒遊。

菊花還自插,霜鬢隻吟秋。

謗與名俱遠,官隨病早休。

浮雲身外事,一笑且登樓。

為何重陽節文人墨客們總喜歡飲酒登高賞菊呢?這重陽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在這個節日裏,全國各地的民情習俗究竟有些什麼差異呢?如果你對這個節日有興趣的話,那麼,你在這本書中都會找到滿意的答案。比如夏元瑜先生在《閑話重陽》一文中,開篇便把重陽這個節日的起源說了個明明白白。其文曰:“中國古人最注重陰陽五行,數目字也有陰陽之分。‘九’字可說是最旺的陽數。陰曆九月九日,正是二九重疊,所以叫做重陽。據我看,五月五日是端午節,正月正日是元旦,七月七日是七巧,二月二日龍抬頭、財神誕辰,六月六日宮中曬書、洗貓狗,都有說詞。重九的起源很久了,漢朝時有一故事:長安市上有位神仙名叫費長房,他告訴徒弟桓景說:‘今年九月九日,你的家鄉汝南地方天降奇災,你趕快回家去,預備些紅布袋子裝上茱萸草,每人胳臂上綁上一小袋,你領著一家人,跑到高處去,暢飲菊花酒,等天黑了再回家。’桓景馬上遵師命辦理,回家之後一看留在家中的豬、貓、狗全倒斃了。所以以後到了這一天,要登高,同時九月裏大陸上正是菊花盛開之時,把花瓣撒在酒上,叫做菊花酒,正好應應景,我想這登高飲酒的風俗一定在費長房以前就有了,後人以這故事解釋這風俗起源。”

現在,我們國家已將春節、清明、端午、中秋四個中國傳統的節日用法定的形式規範了假日,這無疑表明了一種倡導的態度。那麼重陽節呢?重陽節在某些地方也當做了一種敬老節。雖然國家沒有法定,但這種風氣的提倡似乎是不錯的,畢竟敬老尊賢是一種美德。當然,我們實在也沒有必要硬把重陽節當做一個老人的節日,九月秋高氣爽的,年輕人在這個節日裏是能夠找到愛情與詩意的。郭楓就在《九月的眸光》中寫道:“九月,本是詩和靈的季節。那晚的月光,可不就是一脈詩情麼?那片淡淡的銀輝,瀲灩得水波似的,朦朧得霧色似的——寧靜而又溫柔。打從晶藍的夜空裏落下來,落下來,整座山就迷茫在柔柔的銀光裏。”是的,這樣的夜晚,誰都不能壟斷。

今年的重陽節,我是務必要請幾位好友或到嶽麓山登高,或到湘江邊飲酒,或到某公園賞菊,反正,不能在家裏瞎呆著。不知讀者諸君是否也有我一樣的雅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