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神話傳說中曾是一座非常著名的神山。比如《山海經》、《禹貢》、《水經注》對它都不隻一次提到,其中描述往往帶有極為神奇的色彩。它是“天帝的下都”,諸神的樂園;它方圓數百裏,高插雲表,雄峻巍峨。這裏有西王母的瑤池,有結有珍珠和美玉的神樹。
.它既是中國的神話之山,是中華民族神話傳說的搖籃,也是中國曆史文化的發端。古人尊昆侖山為“萬山之宗”,是“神聖”之境,編織出了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因此昆侖山在中國的神話與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可是,這座在中國神話傳說與曆史文化中占據極其重要的高位的神聖之山竟然被我們的先民遺失了它的具體地點和方位,成了一個難解的地理之謎!是我們的先民集體性失憶,還是它本來就不存在?難道一座這麼重要的神聖之山在數千年的時間之河的衝涮之下竟然悄悄隱形?可是再看看《山海經》等書中所記載的其他地名,比如不周山、鍾山之類到現在不也一樣眾說紛紜,令人莫衷一是嗎!可笑的是,當初人們對這些神話傳說與曆史文化絲毫不加重視、不知愛惜與保護,甚至肆意、故意地破壞、踐踏它的存在,一旦失去它的蹤影、感到它的珍貴之後,又根據對書中一言半語的記載而按圖索驥,竟把這座當時位於天地之中、繁華奇麗的“神聖之山”考證到了古人極難涉足的西疆,考證到一片荒涼冷酷的冰川雪原。我們真不知道先民們是怎麼膜拜這座自己從未到過、見過的聖山的。
.從此,人神分隔,昆侖移位,人類開始了在蒙昧與昏暗中獨自摸索的時代。這部長篇神話小說與神話史詩還非常適宜於改編為電影、電視、動漫、網絡遊戲以及其他相關中國神話類產品與產業。另外該書還有許多極其創新的觀點,如昆侖山其實就是今天的華山、大禹不是帶人開山挖河,而隻是懲除水怪等等。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例如,作者這樣寫道:一、昆侖山的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