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出生於1888年11月24日,逝世於1955年11月1日,享年67歲。美國著名的人際關係學大師,西方現代人際關係教育的奠基人。
(一)生平簡介
卡耐基小時候上的小學叫玫瑰園,名字雖然很浪漫,卻非常簡陋,隻有一間教室。他在學校可不是一個聽話的家夥。因為調皮搗蛋,搞惡作劇,他幾次差一點被學校開除。
他那雙又寬又大的耳朵是同學們嘲弄的對象。有一次,班上一名叫山姆?懷特的大男孩與卡耐基發生了爭吵,卡耐基說了幾句很刻薄的話,懷特被激怒了,便恐嚇道:“總有一天,我要剪斷你那雙討厭的大耳朵。”他嚇壞了,幾個晚上都不敢睡覺,害怕在自己進入夢鄉以後被懷特剪掉了耳朵。
當卡耐基成名以後,仍然沒有忘記山姆?懷特。他歸納出了一番人生哲理:“要想別人對你友善,要想與同事和睦地相處,處理好上下級關係,那就絕不能去觸動別人心靈的傷疤。”卡耐基還發現,他具有與生俱來的憂鬱性格。他曾向朋友傾訴:煩惱伴隨著我的一生。我一直想弄明白自己的憂慮來自何處。有一天,我幫母親摘取櫻花的種子時,突然哭泣起來。母親問:“你為什麼哭?”我邊哭邊答:“我擔心自己會不會像這種子一樣,被活活埋在泥土裏。”兒時的我,擔驚受怕的事情真的不少:下雷雨時,擔心會不會被雷打死;年景不好時擔心以後有沒有食物充饑;還擔心死後會不會下地獄。
稍大以後更加胡思亂想:想自己的衣著、舉止會不會被女孩子取笑,擔心沒有女孩子願意嫁給我。但後來我發現,曾經使我非常擔心的那些事情,99%都沒有發生。
一個如此沒有自信,幾乎被各種各樣莫名其妙的憂慮纏繞的小夥子,最終成為給別人自信、讓人們樂觀的心理激勵大師,這中間需要經曆多少磨礪,就可想而知了。
卡耐基16歲時不得不在自家的農場裏幹更多的活。每天早晨,他騎馬進城上學。放學後便急匆匆地騎馬趕回家裏,擠牛奶、修剪樹木、收拾殘湯剩飯喂豬……在學校裏,瘦弱、蒼白的卡耐基永遠穿著一件破舊而不合身的夾克,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有一次上數學課時,卡耐基被老師叫到黑板前解答問題。他剛走上講台,就聽見身後爆發出一陣哄堂大笑。下課後才明白同學們笑話他的原因。班上一名搗蛋鬼坐在他背後,在他的破夾克的裂縫處插了一朵玫瑰花,還在旁邊貼了一張字條,寫著:“我愛你,瑞德?傑克先生。”在英語中,瑞德?傑克與破夾克是諧音詞。卡耐基非常難受。回家後他對母親說:“同學們老是笑話我穿的破衣服,我不能集中精力聽課。”媽媽說道:“你為什麼不想辦法讓他們因佩服你而尊敬你呢?不必傷心,今年秋季,我一定給你買套新衣服。”卡耐基在童年時代受到他母親很大影響。母親生性樂觀,百折不撓。一次大水災,洪水衝出了河堤,把農場的所有農作物衝得不見蹤影。父親用絕望的聲音喊道:“上帝,你為什麼老是和我過不去?我什麼時候才能走出困境!”而母親卻十分鎮靜,她哼唱著歌,將家園重新收拾好。母親對卡耐基寄予厚望,一直鼓勵他好好讀書,希望他將來做一名傳教士,或做一名教員。
1904年卡耐基高中畢業後就讀於密蘇裏州華倫斯堡州立師範學院。這時,家裏已把農場賣掉,遷到學院附近。卡耐基負擔不起市鎮上的生活費用,就住在家裏,每天騎馬到學校去上課。他是全校600名學生中五六個住不起市鎮的學生之一。他雖然得到全額獎學金,但還必須四處打工,以彌補學費的不足。
卡耐基發現,學院辯論會及演說賽非常吸引人,優勝者的名字不但廣為人知,而且還被視為學院的英雄人物。這是一個成名和成功的最好機會。
但他沒有演說的天賦,參加了12次比賽,屢戰屢敗。三十年後,卡耐基談及第一次演說失敗時,還以半開玩笑的口吻說:“是的,雖然我沒有找出舊獵槍和與之相類似的致命東西來,但當時我的確想到過自殺……
我那時才認識到自己是很差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