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與時間拔河——意外處理原則篇 (4)(3 / 3)

一般使用劑量約為:每千克體重喝1毫升,所以1~2歲者用10毫升,3、4歲者用15毫升,通常於飲用後20~30分鍾可有嘔吐產生,如沒有,可再服用1次,其催吐效果達95%左右。

(3)洗胃

由口或鼻孔插入胃管,再用溫的清水不斷地進行衝洗,直到變成清澈的溶液為止,這亦是可使有害物質排出胃的方法之一,但因需要專門的技術及裝備,因此一般家庭內並不適用。

注意:不論是再好的催吐或洗胃方法,最後大概隻能排出一半左右的胃內容物,也就是尚有一半的有害物仍可存在胃內,所以即使正在催吐或洗胃的時候,還是要同時立即送醫,以便做後續處理。

十四、煤氣中毒的處理

煤氣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它本身是無色無味的,所以會不知不覺地被吸入,有時為安全起見會故意加入些臭味讓人警覺。一氧化碳對人體的毒性很大,正常空氣中幾乎是沒有一氧化碳的。

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結合力是氧氣的200倍,所以隻要呼吸的空氣中有一氧化碳,就足以使氧氣運送受到相當的阻礙(無法順利與血紅蛋白結合),而產生器官組織缺氧的現象,嚴重者會致命。

1.煤氣中毒導致缺氧

煤氣中毒所表現的症狀就是身體缺氧,輕者包括呼吸快、心跳快、體弱無力;較嚴重者會無法運動、神誌不清、膚色發紺;最嚴重者則昏迷,甚至死亡。幼兒因為身體各方麵的耐力都較差,所以在同樣的環境下,要比成人更易有生命的危險。

一氧化碳中毒容易發生在封閉的空間內,比如門窗緊閉的室內、車內或洞穴、深坑之中,而一氧化碳的主要來源在家庭多為煤氣漏氣、車內引擎發動機產生,或吸廢棄物質發酵產生。

一旦發生煤氣漏氣或中毒,請謹記下列緊急處理順序:

將患者盡速移至空氣新鮮且流通處。

用濕毛巾堵住口、鼻,避免吸入過多毒氣。

關掉煤氣開關,慢慢打開窗戶。

絕不可開關電源(如電燈、抽風機或電扇),以免引起火花產生煤氣爆炸。

絕不可開電燈或點火。

盡速送中毒者就醫急救。

2.煤氣中毒的預防

(1)隨時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即使在寒冷的天氣或下雨時,也要打開窗戶。

(2)養成隨手關煤氣用具的習慣,尤其在睡前及出門前一定要再確實檢查一下。

(3)勿讓幼兒進入廚房隨意玩開關或點火。

(4)定時檢查煤氣爐具、熱水器或煤氣管路有無漏氣現象。

(5)煤氣器具的安裝一定要在通風及安全的位置。

(6)勿妄自進入通風不良的陌生環境,以免吸入有味或無味的有毒氣體。

十五、如何搬運受傷患兒?

一旦孩子受傷了,父母或保育人員為避免造成更進一步的傷害,必須在醫護人員尚未到達之前,把孩子安全地送到醫院接受治療,而在搬運患兒時,應特別注意下列幾個事項。

原則上任何傷者都可以進行搬運,隻要是能在搬運時仍舊可以維持心跳及呼吸。

1.在搬運之前,要保持冷靜,先了解傷勢,若情況屬危急,須先加以急救處理,待穩定後才能進行搬運動作。

2.在搬運之前,最好事先跟傷者(孩子)解釋及說明請其能配合動作。

3.急救人員在2名以上時,最好動作整齊、步伐均勻;如果時間許可,不妨稍做練習。

4.搬運目的為將傷者運送至安全處或送醫治療。若需將傷者拖至安全地帶,應以身體長軸方向直向拖行(腳前頭後),不可用側麵橫向拖行;另外,上、下坡時應平抬傷者。

5.如何判斷能否搬運?原則上任何傷者都可以進行搬運,隻要是能在搬運時仍舊可以維持心跳及呼吸。注意點為:凡是頭部、大腿、小腿、手臂、骨盆、背部骨折者,不可以直立搬運;另外,任何部位脊椎發生骨折,必須使用平板(門板、木床、竹床等)搬運,不得使用帆布擔架。

6.搬運傷者時,最好使用車輛(救護車)及標準擔架,但在很多意外事件發生的現場,並不容易或不可能獲得這些器材,因此為了把握時間,急救人員不得不就地取材,或用坐椅、小床、被單毛毯或門板等來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