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令人緊張的急症——症狀解難篇 (1)(2 / 3)

以上所舉的例子是半夜最常見的呼吸怪聲,它與一般所謂的氣喘不一樣。哮吼是屬於病毒性的呼吸道感染,其致病的主因在於喉頭聲門下因發炎而腫脹,使此處局部的呼吸管道變狹窄,嚴重時可完全阻塞,極為危險。

避免躁動,盡速送醫

哮吼的好發時期在季節變換時,如晚春、秋末及冬初時分,通常6個月至4歲的幼兒最易犯此病。剛開始時隻是2、3天的小感冒,並無大礙,而症狀都是在半夜最為嚴重,半夜發作時會咳嗽加劇、吸氣困難有怪聲音或發熱,吸氣時胸部有明顯凹陷,最大特點在於咳嗽聲音變粗幹而類似狗叫。

成人也會發生此病,比如感冒時說話的聲音會改變,其實就是聲帶附近水腫而影響到聲帶的正常振動,但是因為成人的氣管內徑較粗寬,所以雖然局部腫,但還不會阻礙呼吸的氣流。在幼兒則不然,聲帶附近隻要稍微的水腫,其症狀就很明顯,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呼吸困難而窒息。

父母能做的是盡量先安撫寶寶,因為愈是躁動,症狀就愈惡化,然後緊急帶孩子送醫處理。

通常在第2天的白天,症狀就會發展很多,夜晚時則症狀仍會稍重些。如此全部時間大約隻要2、3天就可完全恢複了。

當然,往後也仍會有再發作的可能,但是待幼兒的氣管內徑逐漸成長、變寬大後,問題自然就不存在了。注意,若是反複的發作頻率很高,可能表示聲帶附近原本就有問題存在,需要讓專科醫師檢查才能早期發現。

四、呼吸急促、有哨音──氣喘

有5%~10%的人們患有氣喘病,小兒氣喘症也有日益增多的趨勢(男女比例約為2∶1,20%在2歲前發病,80%在5歲前發病),而由於氣喘病嚴重發作時,病兒會感到呼吸急促及困難,極可能會危及生命,也使得此氣管過敏病備加重要。

氣管狹窄或阻塞而呼吸時發出“咻咻”聲

氣喘一般可分為兩大類──外因性氣喘及內因性氣喘。大部分的氣喘屬於外因性氣喘,主要與過敏體質有關,也就是先有過敏體質,再加上過敏原的反複刺激,才產生過敏反應而誘發氣喘;另外,有人亦認為所謂找不到原因的內因性氣喘,其實與某些細菌、病毒、環境空氣汙染、食物添加劑、色素的過敏有關,不是找不到,而是尚未找到。

氣喘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炎症,反複發生呼吸道(尤其是細支氣管)阻塞的氣道疾病,其細支氣管內充斥著嗜伊紅性白細胞、淋巴細胞等發炎細胞,氣管壁水腫、痰液分泌增加、平滑肌收縮,發作時會因為呼吸道阻力增加,而產生胸悶、呼吸困難、喘鳴等現象,尤其呼吸時空氣急速通過變窄的氣管時,常會發出如吹口哨般“咻咻”的聲音。

為何氣喘發作時的呼吸道會發生窄縮或阻塞?可從下列三方麵來說明。

1.環繞呼吸道的肌肉收縮,導致呼吸道變窄。

2.呼吸道內壁細胞腫脹,使得呼吸道變得狹窄。

3.這些內壁細胞分泌大量黏液到呼吸道中填充剩餘的通道。

氣喘發病時,主要因為外來過敏原與氣管黏膜中的過敏細胞作用,而產生一連串過敏反應的結果(管腔腫脹變窄),當過敏病人患有感冒、支氣管炎、肺炎時,尤其容易因呼吸道黏膜上皮的破損而使得過敏原更容易侵入而引發氣喘。

誘發或加重氣喘發作的因素很多,分別列舉如下:

因素一:過敏原的侵入,如塵蠻、蟑螂、真菌、花粉、動物的微毛等。

因素二:病毒性的呼吸道感染,如感冒、鼻竇炎及氣管炎。

因素三:易致敏的食物如牛奶、花生、有殼海鮮,以及人工色素、香料或防腐劑等。

因素四:環境的汙染源,如香煙、空氣汙染及化學物。

因素五:氣溫急劇變化、吃冰冷的食物,或過度劇烈的運動等。

因素六:情緒起伏變化太大。

過敏治療──主要避免過敏原

在氣喘治療上,首先要找出過敏原,可利用皮膚試驗和抽血檢查來找出過敏原,隻要能有效避免接觸過敏原,過敏氣喘就等於好一半了。平日可以遵從醫師指示按時使用預防性藥物。

另外,治療氣喘症狀也很重要,在緊急發作時可注射腎上腺素或予以支氣管擴張藥,再佐以化痰藥,以緩解氣管收縮現象,嚴重病例可用短期類固醇,若有感染應合並使用抗感染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