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長壽的心理習慣:樂觀豁達、自我調適 (3)(2 / 3)

此外,由於女性尿道比較短、直,直接通向膀胱,容易引起感染,膀胱炎、尿道炎等患病比例也非常高,如果疾病得不到控製,也會導致腎炎。所以,女性天生就是腎髒類疾病的高發者。

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在憂愁鬱悶、心焦氣躁時機體的抵抗力都會下降,此時易患各種疾病。現代女性承受著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而年輕白領則首當其衝。同事間的競爭、上下級關係緊張以及感情問題上的分分合合,都成為她們壓力大的源泉。脾氣大、性格衝動是年輕人的共性,而女性又容易多愁善感,所以年輕女性是情緒最不穩定的一個群體。長期處在鬱悶的心情下,機體的免疫力也受影響,腎髒可能因之而逐步出現虧損。

所以女性在注意自身清潔衛生的同時,要學會緩解自己的鬱悶和壓力,多參加社交活動和體育鍛煉,積極控製自己的情緒變化,才會防止各種疾病乘“虛”而入。

腎髒虛弱的臨床表現是口幹舌燥、麵色灰暗、尿頻、尿急、腰膝酸軟等,嚴重者會出現耳鳴、尿血、視物模糊等症狀。專家指出,出現上述症狀後,不要病急亂投醫。許多腎病,正是由於不明確個人體質、未經專業醫生診斷,濫服、過量服用保健品,破壞人體內部平衡後引起的。

3.胃病也會因鬱而生

胃病是臨床中常見的問題,治療胃病的各種藥物更是品種繁多。我們認為胃病治療的重點不是藥物,而是要尋找引起胃病的原因。胃病的產生有飲食不當,如吃得過快,不按時進餐,不潔飲食等;也有喝酒吸煙等因素。現在,我們要提醒大家的是“注意心理因素對胃病的影響”。

醫學實驗研究證實:人們情緒愉快時,黏膜分泌增加,血管充盈,胃壁運動增強;當悲傷沮喪時,黏膜分泌功能降低、血管不充盈、胃壁運動減弱;怨恨時,黏膜分泌量增加、血管進一步充盈,胃壁運動更加增強,最終產生消化性疾病。而軀體疾病同樣可能是抑鬱發生的心理誘因,反過來並發的抑鬱症狀對於軀體疾病又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可稱為軀體疾病伴發抑鬱,使症狀加重和複雜化,影響軀體疾病的康複。

不良心理刺激常常引起“肝鬱氣滯”,引起胃腸功能的紊亂。現代人生活工作節奏快,心理壓力大,引起胃酸分泌、胃排空等異常,長此以往則會出現各種胃病,對於這類胃病一定要注意分析病人的心理環境,分析病人的心理狀況,並糾正這種環境和狀況,否則一切治療都是治標不治本的。

對於胃病的心理問題我們認為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遇事激動、性情急躁、多疑(總擔心得了重病)、工作上不認輸、家庭不和,等等,得了胃病,病人往往到內科就診,醫生往往單純治療軀體疾病,難以獲得理想效果。此類障礙應以治療原發疾病為主,同時合並應用抗抑鬱藥物作為對症治療。病人解除抑鬱,隨著情緒的好轉自然可以反過來促進軀體疾病的恢複。

養胃注意事項

俗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內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養”。

保暖護養。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子,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飲食調養。胃病患者的秋季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使胃中經常有食物和胃酸進行中和,從而防止侵蝕胃黏膜和潰瘍麵而加重病情。

忌口保養。胃病患者要注意忌口,不吃過冷、過燙、過硬、過辣、過黏的食物,更忌暴飲暴食,戒煙禁酒。另外,服藥時應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飯後服用,以防刺激胃黏膜而導致病情惡化。

平心靜養。專家認為,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密切相關。因此,要講究心理衛生,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刺激。同時,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而殃及胃病的康複。

運動健養。腸胃病人要結合自己的體質,加強適度的運動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的複發,促進身心健康。

4.情緒感冒危及女性生殖係統健康

情緒與健康有著極其密切的聯係,尤其是女性,情緒的好壞直接影響生殖係統的健康。

由於生殖係統和身體構造的不同,在心理上男性是理智型生物體,而女性則體現為情感型生物體。女性一生要經曆很多的人生變化:月經、懷孕、分娩、更年期卵巢變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