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2章 相信明天更美好(1 / 1)

香港回歸祖國的時候,江澤民總書記曾經揮毫寫下一副書法作品贈送給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明天更好”,祝福香港在回歸祖國的懷抱後擁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實際上,對於一個人來說,也要相信明天更好,這樣才能夠獲得更加美好的前途,更加美好的生活。

有這樣一個希臘神話故事:皮格馬利翁是塞浦路斯國王。相傳,他用象牙雕刻了一座他的理想中的女性的美女像。他天天與雕像依伴,把全部熱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少女雕像被他的愛和癡情所感動,從架子上走下來,變成了真人。於是皮格馬利翁娶了少女為妻。

皮格馬利翁正是相信自己的美好的前景,才獲得美好的愛情。相信自己的明天會更加美好,成功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對自己充滿信心。不管麵對怎樣的挑戰,都要對自己說:“我很棒,我是最好的,我每天都能取勝,我每天都會創造很高的業績。”

一對從農村來城裏打工的兄弟,幾經周折才被一家禮品公司招聘為業務員。她們每月的生活費用全靠推銷禮品的提成,但兄弟倆個對於這份來之不易的差事十分看重,工作特別賣力。

他們沒有固定的客戶,在陌生的城市也不認識任何人,他們做能夠做得,就是隻能每天提著沉重的鍾表、影集、茶杯、台燈、電話機、文具及各種工藝品的樣品,沿著城市的大街小巷找企業,上學校,去政府機關,不厭其煩地一次次登門推銷。半年過去了,他們跑斷了腿,磨破了嘴,仍然到處碰壁,甚至連一支筆也沒有推銷出去。他們沒拿過一分錢的提成,少得可憐的保底工資隻夠廉價的租房和簡單的生活花費。無數次的失望消磨掉了弟弟最後的耐心,他對自己的明天失去了希望。向哥哥提出兩個人一起辭職,另謀高就。哥哥依然相信自己的明天是美好的。他對弟弟地說,萬事開頭難,再堅持一陣子,興許下一次就會有收獲。

但是弟弟不相信下一次會有收獲,隻相信下一次可能有一個好工作,便不顧哥哥的勸說,毅然告別了那家公司。

第二天,弟兄倆個一同出門,弟弟按照招聘廣告的指引到處找工作,哥哥依然提著樣品四處尋找客戶。那天晚上,懷著同樣心情出門的弟兄兩個回來時卻是兩種心境:一個神情沮喪,一個滿臉喜悅。弟弟求職無功而返,而哥哥的堅定卻換來了回報,他終於拿到了第一個訂單:當天,當他第四次登門找一家跨國公司時,他趕上了一個絕妙的機遇。這家公司要召開一個大型會議,向他訂購了250套精美的工藝品作為與會代表的紀念品,總價值20多萬元,他也因此拿到了幾萬元的提成。從此,哥哥的業績不斷攀升,訂單接踵而至。

幾年過去了,哥哥不僅有了自己的汽車和住房,還有了自己的禮品公司。而弟弟的工作卻走馬燈似的換著,仍一事無成,連吃飯穿衣也得靠哥哥資助。

妹妹向姐姐請教成功真諦。姐姐說:“其實,我成功的全部秘訣就在於我比你隻多了一次努力。”

相信明天更加美好的人,永遠不會被困難所擊倒,他們堅信自己是人生的勝利者。

相信自己的明天更加美好,可以使自己產生出一種吸引力,吸引你最迫切渴望的人、事、物。許多人的一生窮困潦倒,是因為他們對明天失去了希望,縱容那些負麵想法盤踞在心裏。

成功的人都有一個最基本的人生態度,就是永遠忠於自己的信念,永遠相信自己的明天是燦爛的。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明天失去了希望,就隻能平庸地活著;反過來說,如果相信明天會更美好,就能不畏任何艱難,永遠不會被擊倒。

薩格倫·芳頓女士是美國一位著名的偵探小說家,她回首自己的成功之路時,曾經說:“如果25年前,就有人告訴你,你將得到你想得到的一切,但是必須等到25年後,你聽到這些話會有何感想?而眼前的路你又會如何走下去?”

憑著一股對寫作的執著信仰和熱情,她不停地寫。在這段長達25年的沉寂日子裏,她的作品大多不受重視,最終都落入了書桌抽屜的最底層,但她仍舊忠於自己的信念,相信自己的明天,永不放棄。與其說她希望擠入作家的行列,不如說她隻是在文字中堅持自己的信念而已。直到她的寫作生涯邁向第25年之際,她的作品終於受到出版商的青睞,出版了第一本書。

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天能飛黃騰達,都希望能登上人人豔羨的山巔,享受隨之而來的豐碩果實,但他們大都不敢相信自己美好的明天。他們總認為明天的一切是那麼不可捉摸,自己的能力不足於到達美好的明天。因此隻能終生不甘平凡,卻又無力改變平凡。

隻有始終堅信自己的美好明天,以積極的態度來從事各項工作。最終必將會得到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