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社會大視野出發,認為犯罪預防是防止、減少和根除犯罪的社會活動。美國佛羅裏達州立大學教授傑弗裏認為,“犯罪預防就是在犯罪發生之前采取措施以減少犯罪發生的可能性。”“犯罪預防不再將報複、恐嚇、監禁、矯正作為控製犯罪的模式,這些模式均是在犯罪發生之後采取措施,因而是無效的。”這是嚴格意義的犯罪預防。筆者認為,犯罪預防就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采取社會性和專門性的防治措施,限製、消除犯罪產生的原因與條件,以達到防止、遏製、減少犯罪和在社會效果上避免或者減少因犯罪行為所造成的各種社會危害,實現社會和諧發展的目的的活動。具體講就是:(1)犯罪預防是以對犯罪原因的研究為前提的,如果犯罪原因不清楚的話,就不可能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犯罪的措施。因為犯罪的產生,是由於犯罪原因引起的。因此,要預防犯罪的發生,就要設法限製、消除引起犯罪產生的原因與條件(關於犯罪原因的分析詳見第二篇第三章)。(2)犯罪預防是針對犯罪原因所采取的一係列措施。這裏的“一係列”是說它是建立在犯罪原因的錯綜複雜性的基礎上而采取的相應措施。犯罪原因是一個多性質、多層次、多係統的綜合體,其對策必須也是綜合治理的方針及一係列的措施。(3)犯罪預防的目的是防止、遏製、減少犯罪和避免或者減少各種社會危害,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我們根治犯罪所采取的綜合治理方針的目的在於割斷犯罪與其產生原因之間的因果聯係,這樣犯罪必然會被防止、遏製和減少,從而在社會效果上避免或者減少因犯罪行為所造成的各種社會危害,實現社會的和諧發展。這就是犯罪預防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4)犯罪預防理論是建立在“犯罪是可以預防”的價值判斷基礎上的。如果認為犯罪是不可知的,犯罪是“自由發展”不可控製的,那麼犯罪預防就無從談起。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被認識的,通過人們對事物的規律性的把握,就能夠將認識上升為理論,從而再把正確的理論用於指導實踐活動。犯罪現象也不例外,因而通過對犯罪現象產生原因及其規律性的揭示、分析和把握,犯罪行為也是可以預防的,那種不可知論和徹底悲觀主義的理論觀點是缺乏科學依據的。二、犯罪預防的可能性國內外眾多的犯罪學者一致認為,犯罪是可以預防的,其主要理由如下:(1)犯罪規律的可知性。犯罪是一種曆史的社會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事物,是由一定的犯罪原因引起的社會現象,它有著其自身發生、發展和變化的規律,其規律是可以認識的。任何犯罪行為的發生都有一定的發展過程,這個過程是有一定的規律的,這為我們認識犯罪的發生提供了線索,這樣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積極阻斷引起犯罪行為產生的原因和條件,通過這個基本原理達到預防犯罪的目的。那麼偶然性的犯罪是否也有規律呢?偶然性犯罪具有突發性的特點,給人以難以捉摸的感覺。但是偶然性犯罪的規律仍然是有跡可尋,是可以被認識的。因為偶然性是和事物發展的必然性相聯係的,也有一個發展為犯罪的孕育過程,隻不過短暫而已。
隻要我們正確掌握和運用量變引起質變這一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就能從偶然性中找到必然性。(2)未來是可以預測的。很多事物都具有某種關聯性,通過對現在有關因素的分析和把握,可以預測未來,防止犯罪。(3)社會的全麵發展和完善將為預防犯罪提供良好的製度條件。當前我國已進入了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曆史時期,我國經過近30年的改革開放,社會各個方麵逐步全麵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主要表現為:“經濟實力大幅度提升。經濟保持平穩快速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百分之十以上,經濟效益明顯提高,財政收入連年顯著增加,物價基本穩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區域發展協調增強。創新型國家建設進展良好,自主創新能力較大提高。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和重點工程建設成效顯著。載人航天飛行成功實現。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新進展。‘十五’計劃勝利完成,‘十一五’規劃進展順利。改革開放取得重大突破。農村綜合改革逐步深化,農業稅、牧業稅、特產稅全部取消,支農惠農政策不斷加強。國有資產管理體製、國有企業和金融、財稅、投資、價格、科技等領域改革取得重大進展。非公有製經濟進一步發展。市場體係不斷健全,宏觀調控繼續改善,政府職能加快轉變。進出口總額大幅增加,實施‘走出去’戰略邁出堅實步伐,開放型經濟進入新階段。民主法製建設取得新進步。政治體製改革穩步推進。人民代表大會製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民族區域自治製度不斷完善,基層民主活力增強。人權事業健康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發展壯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係基本形成,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切實貫徹。行政管理體製、司法體製改革不斷深化。文化建設開創新局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紮實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成效明顯。思想道德建設廣泛開展,全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高。文化體製改革取得重要進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全民健身和競技體育取得新成績。社會建設全麵展開。各級各類教育迅速發展,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全麵實現。就業規模日益擴大。社會保障體係建設進一步加強。抗擊非典取得重大勝利,公共衛生體係和基本醫療服務不斷健全,人民健康水平不斷提高。社會管理逐步完善,社會大局穩定,人民安居樂業。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曆史性成就。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加速推進,裁減軍隊員額二十萬任務順利完成,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全麵加強,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曆史使命能力顯著提高。港澳工作和對台工作進一步加強。香港、澳門保持繁榮穩定,與內地經貿關係更加緊密。兩岸政黨交流成功開啟,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達到新水平。製定反分裂國家法,堅持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進展。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各項外交工作積極開展,同各國的交流合作廣泛加強,在國際事務中發揮重要建設性作用,為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爭取了良好國際環境。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紮實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