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要論摘編(1 / 1)

我們加強和改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目的就在於健全和發展黨的每個細胞,緊密聯係廣大人民群眾,把黨的方針政策落到實處,使黨提出的各項任務的實現具備更加鞏固的基礎。

——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一卷,第409頁)

要適應社會生活和經濟結構的新變化,調整組織設置,創新工作載體,著力抓好社區、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的黨建工作,不斷健全黨的基層組織體係,擴大黨的工作的覆蓋麵。

——胡錦濤2004年9月19日在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

黨要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人民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麵,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自身建設,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這是我們黨深刻把握時代條件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黨的建設狀況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和重大戰略任務,是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和做好組織工作的根本要求。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在改革開放30周年到來之際,黨的十七大向全黨發出這一號召,具有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意義。必須從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從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客觀要求,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的戰略高度出發,深刻認識和全麵把握大力弘揚改革創新精神的重大意義。

黨的十七大對黨的建設作出了總體部署,深刻反映了黨所處的曆史方位和黨的建設麵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各級黨委要按照黨的十七大的要求,紮實、深入、全麵抓好落實。要大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的學習貫徹,進一步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大力推進黨內民主建設,進一步增強黨的創新活力、鞏固黨的團結統一;大力推進黨的製度創新,進一步提高黨的建設的製度化、規範化水平;大力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推動事業發展的開拓創新能力;大力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大力推進黨風廉政建設,進一步增強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

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黨的建設,必須著眼於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堅持不懈地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係武裝全黨,推動廣大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自覺用這一理論體係指導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改造,提高運用科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在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努力把各級黨組織建設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堅強堡壘,把幹部隊伍建設成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骨幹力量,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力量。

——胡錦濤在2008年2月同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代表座談時的講話

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黨的基層組織,根據工作需要和黨員人數,經上級黨組織批準,分別設立黨的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基層委員會由黨員大會或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總支部委員會和支部委員會由黨員大會選舉產生,提出委員候選人要廣泛征求黨員和群眾的意見。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鬥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

街道、鄉、鎮黨的基層委員會和村、社區黨組織,領導本地區的工作,支持和保證行政組織、經濟組織和群眾自治組織充分行使職權。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中黨的基層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工作。保證監督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在本企業的貫徹執行;支持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廠長)依法行使職權;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支持職工代表大會開展工作;參與企業重大問題的決策;加強黨組織的自身建設,領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設和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非公有製經濟組織中黨的基層組織,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引導和監督企業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領導工會、共青團等群眾組織,團結凝聚職工群眾,維護各方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實行行政領導人負責製的事業單位中黨的基層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實行黨委領導下的行政領導人負責製的事業單位中黨的基層組織,對重大問題進行討論和作出決定,同時保證行政領導人充分行使自己的職權。各級黨和國家機關中黨的基層組織,協助行政負責人完成任務,改進工作,對包括行政負責人在內的每個黨員進行監督,不領導本單位的業務工作。

——《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2007年10月21日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