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9年,出生於武功(今陝西武功西北)。
隋煬帝大業十一年(615),隋煬帝被突厥始畢可汗率兵圍困在雁門(今山西代縣),年僅十六歲的李世民應募勤王,嶄露頭角。
大業十三年(617),李淵被任命為太原留守,李世民隨從來到晉陽(今山西太原)。
李淵在晉陽起兵以後,李世民與其兄李建成分統左、右兩軍,並肩作戰,於大業十三年十一月(617)攻克長安。
武德元年(618),李淵稱帝,是為唐高祖。唐朝建立,國號唐。李世民以功被拜為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晉封秦王。
武德元年(618)三月,盤踞金城(今甘肅蘭州)的薛舉、薛仁杲父子率部進犯關中,李世民奉命率兵征討。將其擊敗。薛仁杲投降後被處死。
武德二年(619)十月,馬邑(今山西朔縣東北)人劉武周叛亂,率眾南下,相繼打敗了李元吉、裴寂等唐將,幾乎占領河東全境,關中震動。李世民主動請纓,並率兵三萬,東渡黃河,一舉擊敗了劉武周的精銳部隊宋金剛部,並收降了驍將尉遲敬德和尋相等。
李世民麾軍北進,在武德三年(620)四月殲滅了劉武周,收複了河東全境。
620年七月,李世民率兵挺進中原,勢如破竹,相繼收複了河南的多數郡縣,將隋朝的殘餘勢力王世充圍困在洛陽孤城之中。接著,又果斷地采取圍城打援的作戰策略,生擒了竇建德,迫降了王世充,相繼平定了隋末以來兩個勢力最強的集團勢力。
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李世民率秦府幕僚長孫無忌、尉遲敬德等,在宮城的北麵玄武門內,一舉殺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這就是“玄武門之變”。
武德九年(626)六月六日,唐高祖下詔將李世民立為太子。
武德九年(626)八月,唐高祖禪位而為太上皇,李世民登上帝位,是為唐太宗。
貞觀元年(627)正月初一,改元貞觀。
貞觀元年(627)正月,唐太宗下製,令今後中書省、門下省以及三品以上官入閣商議國家大事,都要有諫官跟隨,遇有不當之處,諫官立刻進諫。
貞觀元年(627)正月,唐太宗命吏部尚書長孫無忌等與學士、法官等人重新議定律令。放寬絞刑五十條為砍斷腳趾,唐太宗仍嫌這種肉刑太殘酷,蜀王法曹參軍裴弘獻請再改為加役流,徙三千裏,居作三年。詔從之。
貞觀元年(627)唐天節將軍、燕郡王李藝據涇州反。
貞觀元年(627)二月,並省全國的州縣,將全國分為十道,即關內道、河南道、河東道、河北道、山南道、隴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劍南道、嶺南道,廢郡為州,故每道各轄若幹州。
貞觀元年(627)十月嶺南酋長馮盎遣子入朝。
貞觀元年(627)末,吏部侍郎劉林甫奏請以後四時聽選,隨闕注擬,人以為便。太宗詔命一部分人到洛州參選。太宗說“官在得人,不在員多”。命房玄齡並省中央官員,隻留下文武官額六百四十三人。
貞觀二年(628)詔各地置義倉。薛延陀首領夷男受唐封為可汗,建汗庭於漠北。
貞觀二年(628)三月,大理少卿胡演向太宗上報每月囚徒的賬目。太宗命令後大辟罪由中書、門下省四品以上官和尚書省議定,以免冤濫。接著又逐個帶進囚徒,輪到岐州刺史鄭善果時,太宗認為善果雖有罪,官品不低,不應予於囚徒之列。於是,又命以後三品以上官犯罪,不用帶進,可在太極宮承天門左右朝堂聽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