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導語
當你步入這樣一個人生階段——回憶多於希望,追思多於展望之時,總會情不自禁地回首過去。一生像戲劇一樣圍繞著你一幕幕展開,情節如此錯綜複雜、跌宕起伏,而你卻能始終像個旁觀者一樣懷著一種對人生的極大興趣,熱切地關注、欣賞。我想,此時的你方能理解本文題目背後的真正含義。毫無疑問,無論是人類曆史還是個人曆史都充滿了重要的轉折點,像炮聲隆隆的戰役、轟轟烈烈的革命和開天辟地的發現、每種藝術探索、每項科學研究莫不如是。無數的轉折點貫穿了個人生命的始終。這些轉折點絕非是簡單的人生事件,對所有人都具有道德和教育意義。
人們所想象的偶然事件的發生往往是必然的,是注定要發生的。所謂的轉折點不過是前期諸多事件發生的必然結果。機遇隻留給那些有準備的人。比如說,如果厄斯金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即便他有機會公開展示他的辯論才能,他也不能一舉成名。否則,即使給了他機會也隻不過會使他當眾出醜。他能做多少前期的準備工作,機遇就能使他實現多大價值。
再有,偶然發生的事情都在上帝的掌控之中。這種想法很難理解,但道理非常清楚,上帝才是宇宙萬物的主宰。像孩子接受父親的教誨,我們每個人,包括全世界的每個人也都接受上帝的教誨。上帝將世界交給人類,就是讓人類去征服、去掌控世界的。世界就是人類施展智慧和熱忱的舞台。我們可以期冀萬能的上帝會在關鍵時刻幫助我們,以便能讓我們有資格在死後升入天堂。在塵世走一遭就是接受世間的一般洗禮,等待機遇的惠顧。生命諸事莫不如此,生生世世莫不如此。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充滿了至關重要的轉折點。轉折點的出現使人生就此大不相同。上學、做生意、交朋友、談戀愛、遭遇意外和死亡對我們來說可能都是重要的轉折點。更不用說計劃落空、失去機遇、出現錯誤或絕望痛苦了,這些都是危機時刻。每個普通人的一生中都會遭遇精神危機,無論是在幹驚天動地的大事之前,還是在失敗挫折之後。我們需要將影響控製個人曆史的各種因素明確分類。道德世界和物質世界一樣有法可循。我們會看到勇氣、精力、事業心、信仰、善良終究會善有善報。很多事情很多時候都是“山重水複疑無路”,忽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也許人生的境遇多半是跌宕起伏、灰暗無邊,但要相信這都是上帝的安排,一切將終成善果。也許不借助超自然力或參閱別人的生活無法從大處著眼理解此生此世。即便是那些為人類做出了傑出貢獻、塑造了完美高尚人格的人也難免會在失意時掙紮於內心的自我矛盾和惶惑當中。也許必須超越此生才能修成正果。此生此世的我所遇見的人們齷齪、肮髒,也許隻有在天國彼岸才能成功地獲得幸福。
讓我們竭盡全力,努力實現理想吧!
人有了自知之明和自我洞察力才能冷靜地回顧自己的一生。人在剛下棋的時候並不知道哪招下錯了,很多時候盲目衝動。隻有在快輸的時候,才知道哪招錯了。雖然他本可以贏的,但他已經沒有機會了。打仗也是如此,不能有絲毫差錯,合格的將軍不能犯一丁點錯誤,否則注定打敗仗。著名的政治家羅素伯爵和已故的詹姆斯·格雷厄姆爵士在其政治生涯中做過許多迫不得已的事情。他們在彌留之際,能公正地懺悔自己曾做過多少錯事,造成了多大損失,這是多麼感人啊!如果不能平靜地反省自己,就很難正確地理解他人,公正地對待他人,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每個人至少在與世界告別之時,要懷著一顆惻隱之心,一顆讚賞之心,忘卻競爭和宿怨。隻有道德和智慧都達到更高境界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人要達到這種崇高境界還要經曆好幾個成長階段。首先,人有永遠無法滿足的好奇心和欲望,總想去看、去聽、去嚐試新鮮的事情。不過,人對智慧的追求終會勝過好奇心的。人們希望了解主宰人類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法則;想要得到很多東西,其中重中之重,我想,就是至高無尚的智慧。智慧使人通過學習了解曆史、詩歌和對生命的熱情。它的道德作用就是賦予人們同情心、進取心、公平心、慈悲心和純潔心,期冀對所有的人做盡所有的好事。
知道自己辦了錯事,有了這種謙卑的心態就是好的開頭。追思過去,人生就會出現重大的轉折點。人生的錯誤和轉折點是密切相關的,悔過錯誤,了解並不完美的人生,知道人生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人生才能有轉機。也許很多錯誤犯得很奇怪,根本無法解釋。撇開人生可以解釋的必然行為不談,人生又有多少偶然性存在啊!偶然即是必然。偶然和必然都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大自然雖然有規律,春夏秋冬依次交替,但這並不是簡單的數學順序。四季變幻、景象萬千、豐富多彩。各種事情也不是清晰地按因果關係依次出現的,而是偶然事件的不斷發生造成的。也許人生事件和大自然景象一樣,有規律可循,可不管有規律可循還是無規律可循,探究起來都是挺麻煩的。糟糕的是,我們隻看到了冰山模糊的一角,無法弄清其中的大道理。真理就像轉瞬即逝的天上的雲一樣。毋庸置疑,上帝最清楚這一切,他已經安排好這個奇怪的、充滿偶然性的世界最終走向完美,盡管目前我們仍無法理解他的意圖。我們迷惘惶惑,就像美國南部的種植園主剛一走進北部地區的工廠車間,立刻被複雜機器的轟隆聲弄得不知所措一樣。
既然已經談到偶然,那就有必要將偶然性和必然性清晰地區分開來。還是借用一下佩利舉的那個著名例子吧,盡管這個例子已經被人用爛了。一個人撿到了一塊手表,他也許會歸還失主,也許會自己留下。這塊手表很貴、誘惑力很大,他可能會揣進自己的兜裏。不過,另一個人遇到相同的情況,也許不會覺得這塊表怎麼樣,立刻把它交還失主。實際上,一個人的人格和經曆決定了他究竟該怎麼做。一個人一旦做出某種決定,就要任由後人評說他是明智還是愚蠢。據說,在危急時刻,人要麼會活力四射、敏捷公正,要麼會表現得截然相反——萎靡不振、衝動遲緩。我根本不想談危急時刻做事的偶然性,隻想談談必然性。很明顯,人以前的經曆都是以後特定時期的特定行為的鋪墊。水手因為醉酒被船長解雇了,這個懲罰可夠重的,但是醉酒並非偶然事件,醉酒背後肯定還有很多低俗行為。一個女人跟男人私奔了,在她忘記一切文明和優雅的信條,做出這驚世駭俗之舉以前,她一定經曆過內心和道德的不斷沉淪。一個男人在法庭上被指控有罪,而很多證人不相信他犯罪,因為他是那麼地溫文爾雅。但是,他的內心其實早就處於犯罪邊緣,突然做出違犯法律之舉,也毫不奇怪。環境暫時掩蓋、粉飾了事實,看起來是太平盛世,但卻使事實更糟。所以切記,諸事皆需審慎。坦普爾主教曾就此論題布道,我聽了他的布道,也聽了他的崇拜者就同一論題的布道,不過他們的解釋並不令我十分滿意。謹慎小心有時會讓人覺得很討厭、很煩悶、很瑣碎。有些事情多某些人顯得一點兒都不重要,但對其他人來說卻重要得很。謹慎小心是良知這座城堡的最前沿哨所。當前沿哨所一個、一個地淪陷,良知這座城堡的防禦能力也就盡失。良知的城堡已經四麵楚歌,淪陷是必然結果。這個比喻適用於萬事。有因就有果,偶然皆出於必然。
因此,人生的各各轉折點毫無疑問都帶有偶然性的特點。偶然皆出於必然。人在危機時刻必須做出抉擇,這個抉擇有時會影響一生。結婚或不想結婚,就也或不想就業莫不如此。在人的一生中,這樣的轉折點總會時不時地出現。先哲告訴我們,事實就是如此。莎士比亞曾說人生如潮湧,小水波亦能變成滔天巨浪。人可能成就驚天動地的偉業,也可能是悲劇結尾。總有船會被潮水掀翻觸礁。大海漲潮了,饑餓的海水泡沫攀爬舔舐著落水人的雙腳、膝蓋、腰身、胸膛和嘴唇。他忍受著憂慮、痛苦、和死亡。突然潮水退去,漲潮又變成了落潮。他突然轉危為安,但沒人為那些已經死去的人樹碑憑吊。生活又何嚐不是如此呢!屢戰屢敗之後,一切經曆似乎又變成金子般寶貴。曾幾何“拔劍四顧心茫然”,現如今”彩旗飄飄凱歌還”。不過萬事皆如揚基牧師說的那樣:“一切皆歸於塵土。”
有時,偶然事件改變了人生,使人生增色不少。我剛剛讀過兩個這樣的故事。那天我在一座很宏偉壯觀的圖書館裏看書(注:這座圖書館屬於英格蘭一位最偉大的學者。),找到一本用牛皮紙包的厚厚的大部頭書籍。我滿懷喜悅地翻開這本書,讀到一段精彩的殉道士賈斯廷和泰佛的談話。賈斯廷向他偶然遇到的朋友泰佛講述了他一生中許多極為真實、奇異的故事。有一天,賈斯廷在海邊沉思,一位和藹慈善的長者上前和他搭話,很冒昧地問他在思考什麼。賈斯廷回答說在思考一些哲學家的理論。長者問他是否知道什麼是預言。接下來的談話改變了賈斯廷以後的人生境遇。也許我們中沒有什麼人有機會和哲人談話,如果有機會和他們談話就好像是芝麻開門一樣會使我們茅塞頓開,否則我們將終生蒙昧無知。戈登夫人的小冊子裏滿懷崇敬之情地談到她傑出的父親大衛·布魯斯特爵士。他剛開始著手偉大的科學實驗就失明了,很可能要摘除眼球。看不見東西,世上一切美好的東西都毫無意義了。著名的外科大夫本傑明·布羅迪爵士根據他的病情給他開了一個特殊的藥方。主要是一個很簡單、很普通的鼻煙。他用了,病很快痊愈。幾年之後,布魯斯特爵士再次遇到本傑明爵士,對他說了很多感激的話。但本傑明爵士感到很意外,說藥方根本不是他開的。他隻不過是給了他沒有任何醫療作用的鼻煙。也許是名醫名藥的心理暗示治好了布魯斯特爵士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