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老年人體檢時發現有腰椎間盤突出,卻沒有任何症狀,反過來講,有些典型的腰椎間盤突出的病人,CT、核磁檢查卻並不一定都有突出,這就說明了咱們影像學上的椎間盤的突出跟臨床的症狀並不是完全相符的。其實有影像學有椎間盤的突出,又有典型的腰腿痛症狀,也不能說明這些症狀就是椎間盤突出造成的,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所以,我建議大家不要輕易地去做手術。
上海曾經有專家做過統計,把1200例的腰腿痛病人仔細分類,其中屬軟組織病因的腰腿痛占了將近70%,骨科以外的疾病占了13.13%。真正屬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例還不到1%。這說明真正的腰椎間盤突出症在臨床上是很少見的。也就是說,這些腰腿痛的病人真正需要手術的是很少的,可是咱們現在臨床上相當一部分的腰腿痛都認為是椎間盤突出造成的,按照這個理論許多人都得手術。這就說明為什麼好多“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病人手術效果並不理想,尤其是遠期療效並不如期望的那樣理想,因為許多人真正的病因不是椎間盤的問題,而是椎管內外的軟組織出了問題。
我們大家都知道,腰腿痛主要是以疼痛為主。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咱們在椅子上坐著,假如坐的姿勢不正或者某些特殊體位壓迫臀部的時間太長了,就發現我們的一條腿會麻木,麻了以後當然走路可能不太方便,起來後需要活動一會兒,當麻木解除以後,才能正常地走路,其實這個麻木感覺就是典型的壓迫周圍神經,尤其是坐骨神經。這就說明神經受到壓迫的時候是不會產生疼痛的,而隻會產生麻木和無力的感覺。
那腰腿痛不是神經根受壓迫而造成的,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疼痛呢?經過宣蟄人老先生幾十年的研究,他發現無菌性炎症這種化學刺激才是引起疼痛的真正原因。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們老說“往傷口撒鹽”,為什麼傷口撒鹽就會痛?因為傷口周圍離子的成分改變了,化學炎症刺激的道理也是一樣的,所以單純壓迫神經根並不會產生疼痛的感覺。這同樣能很好地解釋所謂的“腰椎管狹窄”的典型症狀——間歇性跛行,走走路肌肉很疲勞,產生了大量的炎症刺激,刺激以後人就必須休息一下,休息後肌肉的代謝產物重新吸收,又能走了。所以,有些病人得了腰腿痛,疼得很厲害,其原因並不是椎間盤壓迫了神經根。假如椎間盤壓迫脊髓和神經根,會出現麻木無力的症狀。
再者,人的神經對這種漸進性壓迫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比如說駝背的人並不會出現肢體的麻木、疼痛,因為身體已經慢慢適應了。還有過去有些人年輕的時候得了結核病,結核病侵占到脊髓,他脊柱畸形很厲害,但是可以完全沒有周圍神經的這些神經根的壓迫症狀。這也說明了椎間盤有些突出並不一定會造成症狀。當然極個別的病人,大概不到1%的腰腿痛病人,確實是由於椎間盤突出造成的。臨床數據已經證明這個比例是很小的,遠非咱們現在認為的這麼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