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見人愛的女孩兒(1 / 1)

典典是個人見人愛的女孩兒,特別精靈、好學,念書後,班級的第一名幾乎全讓她包了。而且,她居然不驕不躁,每逢有人問她成績怎樣時,她總是細聲細氣地回答:“還可以。”

先前老師和同學們見典典每日穿得整整齊齊,笑模笑樣地來上學,都以為她像大部分的獨生子女那樣得寵得勢,無憂無慮。待到開家長會,典典的家長興衝衝來了,這才知道,她的父母都是附近一家福利工廠的殘疾工人。

生長在這樣一個家庭,就注定了典典自小得經受比一般孩子更多的磨難。但她一點兒也不抱怨,在她心中,那個簡陋而狹小的家溢滿了溫馨和親情,腿部有殘疾的雙親是天下最善良最慈愛的父母。

典典的感覺一點兒沒錯,她的母親美麗、聰慧、通情達理;她的父親忠厚、老實、勤快能幹。從未缺過愛的典典很快樂,她挺樂意陪媽媽去看望一位無兒無女的孤寡老太,還不隻一次把自己省下的那點兒可憐的零用錢,捐給比她更困難的同學。

假如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去也就罷了,糟糕的是媽媽下崗了,爸爸因為生產任務不足也常常待工在家。媽媽以一貫的樂觀豁達寬慰女兒:“什麼事都沒有,你隻管安心讀書。媽媽準能供你上大學,讀研究生。”爸爸當然是一臉的陽光燦爛,囑咐女兒兩耳莫聞家裏事,一心隻讀聖賢書。典典小大人似的一一點頭應承,又小大人似的幫著父母幹這幹那。

上街,典典是媽媽的小拐杖,她從不蹦蹦跳跳,隻為了讓媽媽走得平穩些;買菜,典典是爸爸的好幫手,細細的胳膊吊一隻大籃子,十來斤的東西一口氣提回家,就不肯說個累字。

轉眼要上初中了,典典考了個滿堂紅,進了湖南長沙市最好的一間中學。放假之前學校通知開家長會,媽媽故意笑著說:“你瞧瞧我這一身舊衣裳,怎麼好去你們學校呢!”典典極認真地回答:“人好不好,不以衣裳分。你去了,大家會尊敬你的。”

結果讓典典說中了。去到學校,媽媽才知道,典典又是全班第一名!當娘的挺著胸膛上台領獎,博得了滿場不息的掌聲。

回家的路上,典典牽著媽媽的手,小聲對她說:“放假後,我和你一起出去打工吧!我倆在街邊擺個小凳幫人擦皮鞋。人們看我們這麼有禮貌,服務態度又好,肯定會來捧場的。”媽媽不覺淚水盈眶,為了孩子這份坦然和堅定。

那個假期,典典最終沒去擦皮鞋,但她的文章卻開始陸續在少兒雜誌《小溪流》上發表。

還有個小秘密,不說不舒服:那便是這個人見人愛的女孩子典典,是我的幹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