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的吳彭宇看見了,站起來就要衝下樓,楊崢死命拉住他,說:“你現在去就壞了規矩,會發生什麼事誰也說不準。”吳彭宇攥著拳頭,看著楊琳把血米飯一點一點撥到地上,嘴裏念念有詞。
楊琳撥完米飯,捧著空碗繼續圍著蠟燭轉圈。楊琳看到自己走,兩個影子跟著,這種感覺實在詭異,嚇得不敢去看地上。不知轉了多久,楊琳偷偷往地上一看,隻有她自己的一個影子了。楊琳看了一眼,燈光圍繞的圓圈中間果然有幾個血字。當即丟下槐木碗,飛奔上樓。
吳彭宇早就迎出來,在樓道裏緊緊抱住她。楊崢著急地問:“什麼字?他留了什麼字?”“白石鎮老家,檀木匣子,”楊琳抖了很久才能說話,幾乎哭出來,“真是鬼呀,老家有什麼檀木匣子我都不知道,他居然知道!”楊崢鬆一口氣:“隻要不是要命交換,要什麼都給他。”吳彭宇還恍惚在做夢一樣,無法置信。這時吳彭宇的手機響起來,吳彭宇接完電話,臉上的表情更加奇異,說不清是驚喜還是恐懼,他說:“醫院來電話,丫丫醒了。”
丫丫的清醒被醫生喻為奇跡,在經過細心調養之後,丫丫的情況已經穩定下來。楊琳放下了心,默默收拾行李去白石鎮,履行自己的承諾。吳彭宇在醫院守著丫丫,楊崢堅持跟她一塊回白石鎮。楊琳看著楊崢,冷冰冰地不說一句話,拎著包就走。楊崢快步跟上去,一步不肯落下。
到了白石鎮,老家的鄉親都和楊崢打招呼,卻不大認得楊琳了。這麼多年,楊琳很少回到白石鎮。她也不叫弟弟,喂一聲,說:“你經常回來啊?”楊崢憨憨地笑笑:“一年回來幾次,清明什麼的,回來給咱媽上墳燒紙。”楊琳不說話了,心裏隱隱有些酸澀。
楊琳和楊崢一起動手,找了半天也沒找出什麼檀木匣子。楊琳滿頭大汗,坐在那休息。忽然想起小時候有一次她鑽到櫃子裏玩,看到一個層層纏住的大紙盒。當時她已經拆開一半了,媽媽回來撞見,訓斥了她一頓。那時楊崢已經撿回來了,媽媽對他偏袒嗬護。如果是楊崢拆了,估計媽媽就不會發那麼大火了。楊琳忽地站起,翻箱倒櫃地找那個紙盒。終於在櫃子最底層找到了,楊琳三下兩下拆了,裏麵是一個破舊的檀木匣子。
楊崢驚奇地湊過來看,說:“家裏真有這麼個東西啊,怎麼咱媽從來沒說過?”楊琳不回答,慢慢打開檀木匣子,裏麵有一張照片,是繈褓中的嬰兒,還有一張發黃的紙,仔細一看,楊琳呆在那裏。上麵筆跡潦草歪曲,大意是這個女孩生於七月十五日,家裏女孩多養不了,請好心人收養等等。楊崢看了,吃驚地張大了嘴:“姐,原來你也是……”
楊琳忽然明白了,淚水一下湧出眼眶。她請來的鬼不是別人,正是自己死去多年的媽媽!為了讓她解開心結,接受弟弟,就指引她回到老家,解開她的身世。媽媽一輩子沒有自己的孩子,收養了他們兩個。楊琳為了丫丫可以這樣付出,媽媽對弟弟也是這樣啊!如果當年生病的是她,媽媽也會一樣做的。楊琳懊悔自己這麼多年對媽媽弟弟的誤解,回城之前,和楊崢一起去給媽媽上了墳。楊琳流淚長跪不起,希望媽媽能原諒她的任性無知。
在回程的火車上,楊崢去給她接開水。楊琳恍惚看見媽媽坐在她身邊,笑吟吟地說:“我就是不放心你,才跟著你這麼多年。現在我也該走了,鬼祭飯以後不要再試了,怕惹上不好的東西。”
“姐?你睡著了?”楊琳一驚,定睛細看,分明是楊崢端著熱茶過來,哪裏有媽媽的影子?楊琳接過茶,握住楊崢的手。楊崢意外驚喜,用力緊緊反握住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