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心魔(1 / 3)

第二章:第三節:心魔

好男兒誌在四方,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裏路。遊曆四方增長見識也是修士必備的課程之一。

作為有著千年修行心得的修仙家族,九天黎族必然會讓少年的學子們遊曆一番。

薑興的三個月幻境之旅讓薑興的心智過於常人,可畢竟幻境如夢,不親曆高山何知高山之壯闊,不親入大海又何知大海寬廣?

次日清晨,薑興,子豪,宛男坐著櫻木舸向山下飛去。

茂盛的農田中翠綠的嫩芽顯得生機勃勃。

“這便是稻田啊,一片片綠色的嫩芽翠綠翠綠的,甚是好看。”

此時的薑興感慨之餘不禁的歎道。

現在不過是初夏,此時的農民已經要為一年的收成做準備了呢。

薑興有些感歎,下了櫻木舸在子豪的帶領之下向一群農民走去。

清晨的氣候最是清爽,不冷不熱的溫度新鮮的空氣中總是給人舒服的感覺。

看見薑興向自己走來,幾名正在幹活的農民放下手中的活計單膝失禮。

“公子。”

因為身份關係農民將聲音壓得很低,這也是為了不驚擾到薑興。

雖然農民與薑興素不相識,但是衣著的華貴不用看便知這是大戶人家的公子。

在蠻荒九郡製度便是富尊窮卑。

富人家的黃口小兒,窮人再過年長也要禮讓三分。

薑興看著眼前的農民穿著樸素,黑色衣襟灰色的短褲,露在外麵結實的肌肉,好一名莊家把式。

所謂莊家把式就是在地理幹活的農民中的榜樣帶頭人。

這種莊稼的學文極大,莊家想要長得好不僅僅要農戶勤勞,更要懂節氣懂時令。

此時正是立夏農民正在“摸六株”。

所謂摸六株便是插秧。

這不禁讓薑興想起幻境中老人唱著的詩句。

“手捏青苗種福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成稻(道),退後原來是向前。”

此詩來源於倒入幻境,也是起初薑興最先的課程。

看著眼前恭謙的農戶薑興問到。

“汝種田如此辛勤為何依然田種。”

農戶顯然被薑興的話問的有些疑惑。這天下農民若不耕種土地難道要起義不成?

不過片刻農民便明白過神來,大戶人家的公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怎會懂得生活之苦。

“回公子的話,家中妻兒要食米吃鹽。這衣食住行便都要花費銀兩。若不耕種田地沒有收成怕是一家人都要餓死了。”

農民的話雖然樸實,但是薑興的心中便是一陣翻滾。

農民種田僅僅是為了填飽肚子啊。

那自己呢?自己修煉又是為了什麼?

為了光宗耀祖?為了振興九天黎族?

看著茫茫一片的水稻仿佛就是自己和太學堂中的八十一名兄弟。

同為一片藍天之下,同在一片沃土之上。

究竟為了什麼呢?就如同這稻田般。

難道就為了開花結果?難道就為了秋天的秋收?

難道就為了成為這些農民的口糧?稻穀努力的生長作為更大更優秀的存在。

而成為來年播種的種子?

忽然薑興感覺到自己真是可笑。人生啊就真真如同這翠綠的水稻。

想著想著薑興便發歎了口氣。

小小的人兒眉頭皺的緊巴巴的甚是可愛。

農戶也被薑興的表情搞的有些莫名其妙。

此時子豪快步走上前來遞了塊碎銀子給農戶拉著薑興信步走向遠方。

作為修士子豪和宛男都有種預感。

這預感來自修士天生強烈的第六感覺。

就在剛才薑興體內散發出一種不詳之氣。

這不詳之氣的氣息雖然不是很強烈,但是如此年輕的修士竟然會散發出不詳之氣,這並不是什麼好的預兆。

一路之上,子豪和宛男隻字不提,隻是不斷的觀察者薑興的變化。

畢竟還是孩童,此時的薑興不過六歲。

還是天真的年齡啊,看著山河如此俊秀心中不斷激蕩起伏。

一路上不斷的奔跑,草甸原野還有時不時出現的小樹林。

薑興此時心又回歸了童真。

經過一片果林薑興止住了步伐。

初夏的水果甚少,唯獨這青杏初夏早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