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滴溜溜的圓(2)(1 / 3)

奧列格·加多姆斯基在過去許多年中一直在進行黃金納米粒子的實驗研究,在研究中他發現,一種由黃金膠體粒子製造的“外衣”,覆蓋在物體上,可以使其在肉眼前消失,從而達到隱形效果。

這種“隱身衣”利用的原理是光的特性和物體的光反射原理。因此,目前隻能使靜止的物體保持隱形,而移動的物體因為光的輻射頻率發生改變,而無法使其把持隱形的狀態。想要製造出像哈利波特擁有的那種魔法鬥篷這種類型的隱身衣尚需時日。

這就引出一個問題,如果你有一件隱身衣,你會用它來做什麼呢?是劫富濟貧還是搶劫銀行?或者單單用來惡作劇?

Eva和阿木湊在一起看這篇文章,看完後,Eva格格笑道:“我要有隱身衣,我就去做劫富濟貧的女俠。”又說:“阿木,你會用來做什麼呢?”

“我想專門用來調戲你這個小魔女,哈哈。”阿木一邊笑著一邊起身往門外走,他知道,Eva這個小魔女聽到這話可不會善罷甘休……

公司普通的一天,看了許久資料,Eva揉揉酸痛的肩膀,起身打算去茶水間倒一杯咖啡解解乏。

“我們部的林強像個隱形人似的。昨天早上迎麵撞上了,喊了我一聲,嚇了我一大跳,才想起有這麼個人的存在。”是四部的黃經理在說。

“林強?”Eva有點回憶不起來了,之前明明把辦公室的人都對上號了啊,怎麼偏偏想不起他?倒完咖啡回到座位上,Eva翻出那張標注詳細的名單,“林強,中間柱子旁。”Eva從這邊看過去,果然見一個長相普通的男孩在柱子後的陰影裏坐著,五官是淡淡的,放在人群中就會被淹沒的那種,一點存在感都沒有,且低著頭,越發讓人看不清了。在Eva的印象中,她似乎沒有聽到過他的聲音,也沒聽人說他的什麼事,“真的是隱身人呢。”Eva微笑著自言自語了一句。

Eva想起和阿木看的那篇關於發明隱身衣的文章,不覺好笑起來。大約有一種人,是不用隱身衣也可以隱沒在人群中而不顯型的,那可比俄羅斯那個什麼教授發明的厲害多了,還能移動而無形。隻是,這樣的人,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能有一席之地嗎?Eva拿去和午餐相聚的Emily探討。

“我們辦公室也有這麼個人,幾乎不怎麼和大家說話,坐在角落裏一聲不吭,開會的時候也是,從不發言。久了,大家都還忘了這麼一個人的存在了。”

“我就想不通他們為什麼要隱身。是性格嗎?還是因為周圍的環境讓他不得不隱身?”

“可能兩種情況都有吧。”

的確,在職場是有兩種隱身的人,一種是主動隱身,對這種主動隱身的人來說,他們很享受這種不被人注意的日子,對他們來說,工作不過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是一份出力拿錢的職業,做好本職工作就可以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並不期望參與職場的爭鬥。在他們的工作之外,他們另有寄托,或興趣愛好,或家庭生活。

“我有一個朋友青嵐就是這種人,她的職業是公務員,在單位默默無聞,背地裏,她卻還有一重身份,她是非常有名的網絡小說作家,她寫的小說在著名的文學網站上的點擊率一直名居前列,還有一大批粉絲呢。”

還有一種人則是被動隱身的了,他們或者因為自信心缺乏,或者溝通能力差,或者能力一般,做了努力,而不被領導知道認可,說的話被當做耳旁風,沒有一點分量,同事都當他是空氣。還有一種是因為受到同事的排擠或者辦公室政治的打擊而沉默的,這樣的隱身是很寂寞很委屈。大概每個單位都有那麼一兩個這種類型的隱身人。

“其實從職業前途來看,以上兩種隱身人其實都是不利的。因為長期隱身,領導很可能已經不記得還有這麼個人在手下呆著,有事的時候想不起他,要升職、獎賞的時候也是同樣如此。因為沒有做過什麼讓領導記憶深刻的事情,在領導印象中,這個人也就成不了大事了。人都習慣用自己經驗中已有的對象,這是沒辦法改變的。”

那麼要怎麼改變自己作為隱身人的境地呢?職場所麵對的無非是同事和上司,因此搞定了這兩類人,告別隱身人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與同事交往要大大方方,要將自己置身於整個集體之中,你並不是孤獨的個體:

1、忌過於敏感,要麵子;

2、注意與人為善,不要輕易與人樹敵;

3、喜愛安靜沒有錯,但是不可縱容自己養成默默無聞、過於安靜的習慣;

4、要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不要做老好人。因為如果在發言的時候,一次又一次地說:“還是算了,不說了吧”,如此幾次,就會更加懶於發言;

5、將工作和生活分開,可以避免積累負麵情緒;

6、被人拒絕也沒有什麼大不了,起碼你嚐試了;

7、樂於助人,從小事起幫助別人。

很多隱身人對自己沒有信心,害怕與上司溝通,其實上司某種程度上也隻是普通人而已,多與他溝通,積極主動,注意不要大大咧咧,定能收到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