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羅嗦這麼多,是想說,我爸媽的婚姻在我看來,其實是圍著一個孩子轉的,也為這個孩子無條件存在,他倆可能從沒想過要分開,因為分開了孩子隻能跟著一個人,相當於沒人管。我爸堅定地這麼認為。每次看見單親家庭的故事,他會說同一句話,這孩子遭罪了。我說人家挺好的,不好的婚姻對孩子影響更大,還不如留下一個真正負責任疼愛孩子的人,孩子也不願意看著父母跟仇人似的老打架。一般情況下我爸這時比較激烈,他說,呸,單親家庭根本不叫家庭,生了孩子不養不教育,不是人幹的事兒!如果我媽在家,總是在這時加入,說誰誰家的孩子就是,沒人管,吃不上喝不上,瞧著可憐……每到這時我心裏偷著樂,這倆人平時說不到十句話準吵起來,就在這事兒上,驚人地一致。對於現在這個社會,婚姻多元,家庭多樣,他們這種堅持不管怎麼樣也要讓孩子生活在親爹親媽的翅膀下麵的觀念比較保守,但對我來說,他們保障了我成長過程中的基本幸福,無論他倆怎麼吵怎麼鬧,對我,他們是世界上最真心實意的人。
在我印象裏,我爸媽吵得很凶的時候是我上初二那年,半夜裏聽見過他們突然嚷嚷起來,不知為什麼,但能感覺到很嚴重。第二天早晨,我爸不吃早點就走了,我媽眼睛腫著給我炸雞蛋。我不敢問他倆怎麼了,心裏很害怕。我考上大學後和我媽交流過,我媽說,當時為什麼想不起來了,反正那一年多就是別扭,怎麼想怎麼覺得這人不行,我爸也是,怎麼看怎麼覺得這人不順眼,所以找茬就吵。我媽說,他們不吵架是因為偷看了我的日記,我自己不記得寫過那樣的話,我說要是我爸媽離婚,我就自殺。我媽舀我的日記給我爸看,我爸都哭了,說算了,咱倆就這麼著吧,別禍害孩子了……
從我的父母,我有了一個意識,就是不接受離婚,當然,沒人保證結婚就能相守一輩子,但是,我要求和我一起生活並且生育孩子的那個人,必須是對孩子負責任的,沒有孩子,離婚不算什麼,有本事離十回,有了孩子,必須給孩子完整的家庭,不然就別要孩子。沒有孩子之前,愛情是分分合合的理由,有了孩子,愛情就要讓位給親情和責任,我鄙視那種隨時隨地舀愛情說事的人,我相信世界上有比男女之愛更大的愛。我有個同學跟我辯論過這個,她問我,你說你爸媽是不是太保守?他倆有愛情嗎?為了一個孩子把一輩子對愛情的追求都放下,你說這算不算壓抑自我?我說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必須壓抑自己的一部分**,這叫理性,人因為有理性而不隨性而為,才懂得什麼叫責任。她說可能這是更樸素的婚姻觀,跟我父母受的教育有關。我當時挺生氣的,我說對人好、對家庭負責、善始善終,和受過什麼教育沒關係,隻和人的品德有關。
人品比什麼都重要
我表姐,比我大六歲,她遇到了一個品質壞的人,那個人受過很好的教育,海歸,年薪應該
有100萬,可能還更多。他們的婚姻讓我明白了一點,找個心地善良的好人有多重要,哪怕這個人沒有很大本事,沒有光鮮的背景。
我表姐很漂亮,原來在一家小公司當會計,嫁給海歸後不工作了,先當全職太太,後來當全職媽媽,現在,正進行離婚大戰。表姐是我大姨的孩子,用我媽的話說,大姨是她們姐妹中長得最好看嫁得最好的,大姨夫退休的時候,是局級幹部。表姐是獨生女,從小養尊處優,比我的生活環境好太多,所以學習成績比我差了很多,是啊,沒有歧視她,她父母能給她好的生活,她不需要自己努力學習,很多有錢人家的孩子不都是這樣嗎?
我記得表姐的戀愛曆史,其實是一部挑三揀四的未來丈夫麵試史。太多人給介紹男朋友,她都忙不過來。父母很寵愛她,讓她覺得自己特別優越,擇偶的條件也苛刻。那時候她非海歸不嫁,沒有房子不嫁,房子是付按揭的不嫁,家裏兄弟姐妹多的不嫁,外地人不嫁……我們開玩笑說,還有什麼不嫁?我爸說,你應該說有什麼樣的能嫁。千挑萬選的結果,遇見了這個海歸。北京人,有產者,看起來什麼都具備了,唯一一點讓表姐一家糾結的是,他離過一次婚。表姐問回來的故事是這樣的,當年此人和同學校一女生一起準備出國,結果人家成功了,他沒成功,那女生就是後來他的前妻,人家先走了,然後他是熬到能按照陪讀隨訪出去的。後來他留下讀書,他們不在一個州,聚少離多,感情不好,離婚了。大姨給我媽打電話,我媽這人特直,說要是我閨女,再好也不行,什麼人啊,靠老婆出去,又甩了老婆,這就不是好人幹的事兒。大姨說不是這樣的,他前妻很出色,不存在他甩人家的問題……很明顯,大姨一家已經開始偏袒這個人,我爸說我媽,你把你那烏鴉嘴閉上吧,你聽不出來他們都願意了?我媽生氣,說就是不看好這段姻緣。我爸說,姥姥沒了,你們姐倆也都是別人的家的媳婦,我勸你少說不招人待見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