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標可以產生積極的心態;
2.目標使我們感覺到生存的意義和價值;
3.目標使我們把重點從過程轉到結果;
4.目標使我們更有效地分配時間;
5.目標使我們產生信心、勇氣和膽量;
6.目標使我們有方向感,不迷失自己;
7.目標使我們能集中精力,全力以赴。
職場中的強者有一個普遍的特點,那就是他們的目的性都很強,做事情從不會漫無目標。他們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以及這麼做的原因。
所以,我們想讓人生有所作為,就應該找到奮鬥的方向,那就是給我們的生活樹立目標。請切記,生活不是吃飽穿暖那麼簡單,要使一生過得更有價值和意義,就應該把眼光放遠些。鎖定目標,才能給成功找到方向。
製訂科學合理的計劃
人類學家曾經統計,除掉吃喝睡覺等外,每個人剩餘的不足三分之一。麵對這短暫的時間,我們隻有合理地安排時間計劃,才能增加時間的寬度,在有限的時間內做出更多的事情。
《如何掌控你的時間與生活》一書的作者拉金說過:“一個人做事缺乏計劃,就等於計劃著失敗。有些人每天早上計劃好一天的工作,然後照此實行。他們是有效地利用時間的人。而那些平時毫無計劃,靠遇事現想主意過日子的人,隻有‘混亂’二字。”一個人要提高自己做事的目的性,忙於要事,就要養成善於規劃的好習慣,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有的人工作起來似乎一天到晚都很忙,並且常常加班,避免加班的關鍵在於行程表的擬訂。
總之,擬訂周期行程表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我們可以嚐試擬訂行程表,讓自己的工作行程、同事的活動、上司的預定計劃、公司的整體動向等事情一目了然。
由於自己的工作並非完全孤立,所以必須將它定位在所屬部門的目標、公司整體的目標乃至外界環境的變動上,才能保證計劃的合理性。
在擬訂行程表時,設定進修時間、休閑時間、與家人溝通的時間,自己和家人都將因此取得默契,步調一致。此外,通過與家人的溝通,不但可以減輕日常生活的緊張壓力,而且能夠使你湧現新的活力。為自己設定的目標方向,必須立足於現實。如果沿著偏離現實的目標前進,除了會折騰你的時間,加大你受挫折的風險以外,沒有任何意義。
也就是說,為自己確定好正確的前進方向,必須建立在現實可行的基礎之上,因為製定目標不切實際而造成瞎折騰的事例不勝枚舉。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食用油嚴重匱乏,因此,英國人就難得有油煎魚和炸土豆。那時,有一位政府官員坐飛機視察了當時英國的非洲殖民地坦噶尼喀,認為那是種花生最理想的地方。政府聽到他的建議,便興衝衝地投資6000萬美元,要在那片非洲的灌木叢中開墾出1300萬公頃的土地種花生。
可是當地的灌木堅硬無比,開荒設備花了很大工夫才開墾出了原計劃1/10的土地。在開荒的過程中,英國人除掉了一種野草,後來才知道它是能保持土壤養分的,失掉它就破壞了生態平衡。
原計劃在這片新開墾的地上一年要生產60萬噸花生,可是到頭來總共隻收了9000噸。人們見大事不妙,又改種大豆、煙葉、棉花、向日葵等。可是在那“馴化”的非洲土地上,這些作物竟無一紮得下根。英國政府於1964年終止了此項計劃,損失8000多萬美元,每粒花生米的成本高達1美元。
不惜一切代價隻為了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最終隻能使自己的努力陷入“空折騰”狀態。可見,在忙著向自己的努力方向前進時,必須以現實為基礎,目標是不可以憑理想和主觀願望去製定的。任何過高、過急和不切實際的目標,都會導致最終目標的失敗,最終隻能被證明是一場“折騰”鬧劇而已。
擬訂一個科學合理的計劃,才對執行具有指導性。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會讓執行者鍥而不舍地去完成它,無視別人的說法和遭遇到的任何阻礙。
某機械設備企業市場營銷部門接到任務,就新產品的開發和推廣做出可行的計劃。接到任務後,部門經理將部門人員集合起來,做了詳細的計劃。概括如下:
第一步,了解企業的市場營銷調研工作。具體內容包括了解企業高層管理部門的思路,技術合作夥伴的情況,供應商和物流商的資源情況,營銷渠道,顧客及消費者、競爭對手的情況,還有宏觀環境中的人口結構情況,經濟環境、交通自然環境、政策法律……
第二步,了解和分析技術合作夥伴的營銷策略。包括技術合作夥伴營銷策略、在市場競爭處於何種地位、其新產品開發情況、資金情況……
第三步,了解競爭對手的營銷策略。包括現在的競爭對手的營銷策略,市場上潛在的競爭對手的營銷策略……
第四步,根據市場調研了解市場結構,進行預測,並找準目標市場。
第五步,根據確定的目標市場,製定相應的營銷計劃。市場營銷計劃關鍵是新產品的開發策略、產品組合策略、價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銷策略……
一個組織是依靠各種各樣的計劃在運作的,科學合理的計劃可以簡化執行的環節、提高執行的速度、縮短執行的時間、降低執行中的摩擦和效率。該公司營銷部門的這份市場調查計劃科學合理、合理可行,可以有效地指導員工的下一步執行。
沒有實際有效的計劃,即使是最聰明的人也無法成功致富或做成其他任何事情。當計劃遭遇失敗時,要記住這僅僅意味著你的計劃還不夠完善。再擬另外的計劃,重新來過。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拿破侖·希爾才說:“你的成就絕對不可能大於你完善的計劃。”
那麼,製訂一份合理可行的計劃,具體有哪些步驟呢?
第一步,應當依據自己定的目標,寫出一份陳述,或在大腦裏勾畫出一份陳述。陳述要簡單,但應當包括目標的一切重要方麵:執行活動的重點是什麼;為什麼要做這些事情;如何做到這些事情。
第二步,計劃製訂完後,應當評估你的計劃,至少應在計劃開始實施前評估一次,對計劃作出必要的調整。在計劃開始實施後,再進行階段性的評估。看看階段性計劃是否奏效,目標是否完成,如果沒有,問題出在哪裏,如何對計劃作出調整;還是計劃仍然是個好計劃,可能是在執行過程中出了問題。
優秀的執行者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體會,就是有計劃永遠比沒計劃好,合理可行的計劃永遠比不切實際的計劃好。在工作中,我們製訂計劃還有避免好高騖遠、計劃模糊,或者製訂計劃時對實現目標缺乏勇氣,導致沒有信心去實施計劃。古語有雲:“不做計劃就在計劃著失敗。”在一項工作正式開始之前,先製定一份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依循計劃一步步行動,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
注意下幾點意見,對你製訂計劃是有幫助的:
1.充分估計整體工作量
在進行製定工作計劃前,要有一個整體的工作量的估計,這時要粗略估計項目每一個模塊的工作量及難度,做到心中有數,製定一個比較粗的計劃,大概哪個時間段內要完成哪些模塊的工作。
2.目標符合你的能力
巨人大廈是中國現代商業發展史上,因製定目標過高不符合實際而導致失敗的一個極為典型的例子。事實表明,如果目標超出了能力所及,與現實脫鉤,是無法實現的。
3.目標要有可行性
係不到貓脖子上的鈴鐺,就如同沒有鈴鐺一樣,避免不了危險的存在。必須把方案明確落實到位,績效才能顯現。想要達到某種目的,必須要有可行方案;僅有方案也不行,一定要落到實處。
4.不害怕失敗
計劃是列出可能的事,可能會成功也可能失敗,認識到這一點,會減少煩惱。工作的不確定性決定了製訂的計劃也是不確定的。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就必須通過加強執行的力度來實現。
5.製定的目標要明確
目前的目標不明確,不足以成為目標,那就這樣試一試:“上級想達到怎樣的效果?公司期望這項工作得到怎樣的市場回報?團隊期望我達到怎樣的水平?我期望能證明自己什麼樣的能力?”這樣你可能就會把目標細分到可執行的計劃中去。
6.在製訂工作計劃的時候,必須考慮計劃的彈性
不能將計劃製定在能力所能達到的100%,而應該製定在所能達到的80%。這是由商業的工作性質決定的,因為,每個員工每天都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以及上級交辦的臨時任務。
7.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執行就必須抓住工作的一分一秒。如“我現在就去參加那個會議”,“我現在就去打電話”。這樣,你的長遠目標自然能達到。
專注做事,助你快速實現目標
有人把專注定義為:把意識集中在某個特定欲望上,並且一直集中到找出實現這一欲望的方法,並且成功地將之付諸實際行動。
“人能一其心,何不知之有哉?”意思是,人如果能夠專心致誌,那麼什麼事情辦不到呢?聰明的人懂得專注的重要性,他們做事的時候,能夠沉得住氣,堅決不讓自己的精力分散開來。隻有這樣,才能堅持於一件事而最終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