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7~9個月寶寶的早期教育(3 / 3)

抱著寶寶多在家裏走走,給寶寶指認家裏的各種陳設和用品,邊指邊把名稱告訴他,並進行多次強化。如果安全,還可以讓寶寶用手摸一摸,充分調動他的感覺器官。如:“這是電燈。”用手指給他看,按按開關,讓寶寶注意燈的一明一滅,握著他的小手,讓寶寶親自開關燈的按鈕,從而調動寶寶認知的積極性。

在遊戲時,爸爸媽媽要盡可能讓寶寶親手摸或操作,以積累寶寶的觸覺經驗,加深寶寶對其生活環境、用品的感知。以訓練寶寶將語言與實物相結合的能力;使寶寶認識生活環境和用具,積累視覺、觸覺經驗,加深記憶力。

★顏色感知練習

讓寶寶多看各種顏色的圖畫、玩具及物品,並告訴寶寶物體的名稱和顏色,這可使寶寶對顏色認知的發展過程大大提前。

★方位聽覺訓練

訓練寶寶追尋物體。用玩具聲吸引寶寶尋找前後左右不同方位、不同距離的發聲源,以刺激寶寶方位感覺能力的發展。每日訓練2~3次,每次3~5分鍾。8個月是寶寶認知的分水嶺。這時的寶寶已經有對物體永存的認知,並且已經擁有自我抑製力、抓取能力及良好的記憶能力。因此,此階段應多培養寶寶的認知能力。

★感知訓練

訓練寶寶的感知能力,爸爸媽媽可以給寶寶一些撫摸、親吻,再配合兒歌或音樂的拍子,握著寶寶的手,教他拍手,按音樂節奏,模仿小鳥飛,蹦跳;還可以讓寶寶聞聞香皂、牙膏,培養嗅覺感知能力。

★聽說話認知小訓練

爸爸媽媽可以故意將寶寶戴著的帽子取下,並有意識地說“把帽子取下來”,然後將寶寶抱到掛放帽子的地方,再有意識地向寶寶發問:“你的帽子呢?”接著就讓寶寶指點。通過這個訓練,能初步培養寶寶聽懂成人說話的意思,並認識物品。

★模仿認知訓練

爸爸媽媽要經常觀察寶寶是否注視自己的行動,開始時應給予引導,從中讓寶寶了解和模仿成人的行為活動。

寶寶的個性教育

寶寶很早就開始表現出鮮明的個性特點,也就是氣質類型。寶寶的氣質表現在日常生活的行為特征中,包括活動性、規律性、適應性、趨避性、反應強度、分散度、堅持性、心境等幾個方麵的特征傾向。

培養良好的性格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爸爸媽媽首先要尊重寶寶的特點,在選擇遊戲時應該適合寶寶的能力和興趣偏好,培養寶寶的個性還可以從日常生活的習慣著手,比如睡覺、喂奶、吃飯、寶寶情緒和遊戲活動,合理地加以培養。

★生活自理

9個月的寶寶不但可以把大小便,同時還可以在爸爸媽媽的協助下練習坐盆,但現在還不能指望寶寶會立刻全盤接受,能讓寶寶熟悉和適應一下便盆就達到目的了。

但是,在喂奶、喂水、吃餅幹、吃水果的時候倒是可以完全交給寶寶進行自我服務了,這不僅可以鍛煉寶寶的能力,還稱得上是培養獨立的個性和勞動精神。

★鼓勵說話

言語能力的訓練,現在也正式列入日程上了,要鼓勵寶寶學習和模仿正確的發音,教他說一些簡單的字和詞,還要用指認畫片與對比實物的辦法讓寶寶把字詞和實物聯係起來。

對於9個月寶寶的個性啟蒙教育應多多鼓勵。其實,寶寶每一個小小的進步,爸爸媽媽都要隨時給予鼓勵,以全家人一起稱讚的方法,營造出一個“強化”的親子氣氛。總之,生活中一定要激勵寶寶主動地表達願望和要求,爸爸媽媽切不可招之即來,而必須學會“裝傻”和等待,給寶寶一個摸索和創意的機會。

訓練寶寶規律的生活行為

培養有規律的睡眠與飲食習慣

良好的睡眠習慣來自於日常的培養,因此,爸爸媽媽要從小培養寶寶有規律的睡眠。此外,良好的飲食習慣也一樣。規律的飲食習慣可使神經係統、內分泌係統、消化係統等協調工作,並建立起對進食時間的條件反射,促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

寶寶7個月以後,白天約睡3次,每次睡1~2個小時。通常早上醒來玩2個小時後,就會感到疲倦而入睡;午餐後玩一小會兒,又將入睡;醒後玩2個小時左右,在傍晚前又睡一覺。爸爸媽媽要從小培養寶寶按時睡覺的習慣與規律飲食的習慣,不要總是抱著寶寶連拍帶搖、又走又唱地哄著睡,這樣雖然也能入睡,但會養成不良的睡眠習慣,這樣哄著睡常常容易驚醒,睡得不踏實。

爸爸媽媽如果能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培養寶寶定時吃飯的好習慣,將來要求寶寶有規律地進食就容易多了。因為從心理方麵來講,寶寶認為到時間才進食是自然而合理的;從生理方麵來講,身體已建立起這樣的生物鍾,到一定的時間才感到饑餓,寶寶就會吃得又香又多。

訓練寶寶喝水

訓練寶寶自己喝水時,不妨也從訓練他學會自己用奶瓶作為第一步。等寶寶熟練了用奶瓶喝水後,接下來就可以訓練他用吸管和杯子喝水了。

★訓練寶寶用奶瓶喝水

在讓寶寶學用奶瓶喝水時,先是媽媽手持奶瓶,並讓寶寶試著用手扶著,再逐漸放手。如果擔心太重的話,可以用小的奶瓶或隻裝少量的水。開始的幾次,媽媽一定要在旁邊看護著寶寶,一旦寶寶的手部無力讓奶瓶掉落,媽媽可及時扶住。因為是奶嘴,一般情況下不會嗆到,寶寶會很快學會。

★訓練寶寶用杯子喝水

在教寶寶用杯子喝水時,要先給寶寶準備一個不易摔碎的塑料杯或搪瓷杯。要帶吸嘴且有兩個手柄的練習杯,這樣不但易於抓握,還能滿足寶寶半吸半喝的飲水方式。在寶寶練習用杯子喝水時,爸爸媽媽要用讚許的語言給予鼓勵,比如:“寶寶真棒!”這樣能增強寶寶的自信心。

養成坐便盆的好習慣

8個月的寶寶已經可以坐得很好了,爸爸媽媽應該培養寶寶坐便盆的習慣。每天定時讓寶寶坐在便盆上排便。但決不能強迫寶寶坐盆,如果寶寶一坐盆就吵鬧著,或過了5~7分鍾也不肯排便等,都不必太勉強,就墊上尿布,但每天必須堅持讓寶寶坐盆,時間長了,經反複練習,寶寶一坐盆,就可以排便了。

適合7~9個月寶寶的遊戲

看照片

遊戲過程:拿一些爺爺的照片給寶寶看上30秒鍾,然後把照片拿開。一分鍾後,再拿一張奶奶的照片和爺爺的照片放在一起給寶寶看。如果寶寶的記憶中仍然存有爺爺的形象,他就會更願意看爺爺的照片。

遊戲目的:這個遊戲能夠增強寶寶的初步記憶能力。

配合穿衣

遊戲過程:這時寶寶已基本能聽懂成人說話,並會隨兒歌做動作。因此,這時爸爸媽媽在為寶寶穿衣時,可以讓寶寶將手伸入袖子內;穿褲子時,爸爸或媽媽展開褲腿,讓寶寶將腿伸入褲內,並讓寶寶學習自己將褲腰拉好。

遊戲目的:通過訓練,讓寶寶學習自理,為自己獨立穿衣做準備。

寶寶愛洗手

遊戲過程:媽媽可以讓寶寶坐在廚房或浴室的台子上,讓寶寶能夠摸到水池和水龍頭,教寶寶怎麼樣自己洗手。在洗手的時候,媽媽要告訴寶寶幹淨和髒,潮濕和幹燥,洗完和沒洗完,有泡沫和沒泡沫。

遊戲目的:培養寶寶對水的感性認識以及對水溫度的一些初步的認識。

有顏色的日子

遊戲過程:媽媽或爸爸有意識地將有顏色的東西指給寶寶看,比如粉色玩具、粉色沙發、粉色氣球等,培養寶寶對色彩的認知能力。

遊戲目的:可以培養寶寶對色彩的敏感度和對同類物體的感知能力。

騎毛驢

遊戲過程:讓寶寶坐在毛驢玩具身上,媽媽坐在寶寶的後麵用手握住寶寶的小手,然後輕輕搖晃毛驢玩具,讓寶寶感受著顛簸和晃動,等到寶寶適應了再加大顛簸搖晃的幅度,由慢到快,由緩和到劇烈。

遊戲目的:這個遊戲主要訓練寶寶動作的靈活性和身體的平衡能力,而且可以鍛煉寶寶的膽量,增進爸爸媽媽和寶寶之間的親子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