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識地呼喚人
通常,8個多月的寶寶會發出不少音節,如“ba、da、ga、ma”等,但所有這些音都是寶寶無意識地發出的。到了9個多月,寶寶的語言能力應該進步,所以在這個階段該教寶寶有意識地稱呼人。
當寶寶發出“ma—ma”的音節時,首先趕快重複寶寶的發音,然後立即與實際人物相聯係,如指著媽媽說:“這是媽媽。”這樣經常不斷地說,將詞與人物反複聯係,使寶寶逐漸形成印象:“ma—ma”就是抱自己、親自己的媽媽。
語言音樂訓練
培養寶寶的語言能力,爸爸媽媽應注意培養寶
寶的觀察能力,除引導寶寶觀察成人說話時的不同口型,為以後學話打基礎之外,還要注意讓寶寶觀察成人的麵部表情,懂得喜、怒、哀、樂等情緒。
因此,成人在與寶寶說話時,一定要臉對著寶寶,使他注意到你的麵部表情。
此外,還要經常給寶寶聽優美的音樂和兒童歌曲,讓他感受音樂藝術語言,感受音樂的美,用音樂啟發寶寶的智力。
訓練寶寶視覺、聽覺能力
7個月的寶寶,視覺發育的範圍會越來越廣,聽覺發育也越來越靈敏,這時爸爸媽媽務必要做好對寶寶視、聽能力的培養與訓練。
這時寶寶的聽覺能力越來越靈敏,能確定聲音發出的方向,能區別語言的意義,能辨別各種聲音,對嚴厲和和藹的聲調會做出不同的反應。
寶寶的視、聽覺與語言是同時發展的。寶寶從聽成人的語音到學會分辨,再發出與聽到的聲音相似的語音,同時以聽覺、視覺來認識外界所發生的各種現象,再把現象和語音聯係起來,才得以學會使用語言。因此,培養寶寶的視、聽覺能力還需要從多溝通、多交流。
8個月是寶寶視聽能力發展的良好時期,應注意培養。
9個月的寶寶,視線能隨移動的物體上下左右地移動,能追隨落下的物體,尋找掉下的玩具,並能辨別物體大小、形狀及移動的速度;開始出現立體知覺。
爸爸媽媽可以帶寶寶走出家門,出去看綠樹藍天、鮮花青草、汽車等,促進他的視聽能力的發展,同時又可以培養他的初步的觀察能力。
視覺訓練
隨著寶寶坐、爬動作的發展,行動大大開闊了他的視野,他能靈活地轉動上半身,上下左右地環視,注視環境中一切感興趣的事物。
將準備好的各色雪花紙片放在盒子裏,過一會兒,媽媽從紙盒裏任意取出一片雪花紙片,讓寶寶說出其顏色。或者媽媽說出顏色的名稱,讓寶寶在紙盒裏找出,並交給媽媽。剛開始玩遊戲時,最好以紅、黃、藍、綠這四種基本顏色為主。通過這個訓練,可以提高寶寶的語言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其建立顏色感官。
給寶寶看電視時,爸爸媽媽可選擇一些畫麵穩定、優美的鏡頭給寶寶看,在看電視的同時,可以與寶寶進行“語言交流”,並告訴他畫麵上事物的名稱大概的意思。
通過讓寶寶看電視,可以將視覺、聽覺協調統一起來,給寶寶良好的視聽環境。此外,還可以讓寶寶習慣體驗新奇的刺激。
聽覺訓練
在上一個月訓練的基礎上,爸爸媽媽可以繼續播放一些兒童樂曲,以提高寶寶對音樂歌曲的語言理解能力。通過聽覺訓練,可以培養注意力和愉快情緒,也有利於語言的發展。
爸爸媽媽要定時給寶寶放一些兒童歌曲,提供一個優美、溫柔和寧靜的音樂環境,以訓練寶寶的聽力,並提高對音樂歌曲的語言理解能力。
培養寶寶的視聽能力,爸爸媽媽還可以根據實際條件,試著講一些適合寶寶聽的小故事,最好是結合寶寶的環境,自編一些短小動聽的故事,還可以念一些兒歌。
訓練7~9個月寶寶社交訓練
幫助寶寶走出怕生的心理
寶寶長到7個月的時候,“怕生”的現象比以前更多了,麵對不熟悉的人會感到不安和恐懼,害怕陌生人靠近他或者抱他,總是緊緊地抱著爸爸媽媽不放。
對寶寶的“怕生”行為,有些爸爸媽媽會覺得奇怪,寶寶以前見到陌生人,還會朝陌生人笑,喜歡看著陌生人,怎麼到了這7~9個月的時候反而會怕生呢,是不是退步了?
其實不這樣的,“怕生”是寶寶心理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種正常現象,說明寶寶已能敏銳地辨認出熟人和陌生人。寶寶怕生,爸爸媽媽就要多注意、多鼓勵、多調教,讓寶寶漸漸走出怕生的心理。
對客人怕生
如果家裏來了寶寶不熟悉的客人,不要將寶寶立刻介紹給客人,不然會造成寶寶心理上的壓力和不安全感,他會因為緊張和害怕出現哭鬧。媽媽應把寶寶抱在懷裏,先和其他成人交談,讓寶寶有一段時間的觀察和熟悉,漸漸地他的恐懼心理消退後,寶寶就會高興地和客人交往。如果寶寶出現了又哭又鬧的行為,就要立即抱他離遠一些,過一會兒再讓寶寶接近客人。
對環境怕生
寶寶除了怕生人,還會出現對新環境的懼怕,這時候爸爸媽媽也要注意,不要讓寶寶獨自一人處在新環境裏,要陪伴他直到他熟悉以後再離開,讓他對新環境有一個適應和習慣的過程。
過分依戀爸爸媽媽
伴隨著怕生的行為,寶寶還會出現對爸爸媽媽的過分依戀。這時期爸爸媽媽要盡量陪伴寶寶,不要長期離開自己的寶寶,在對爸爸媽媽依戀的基礎上,寶寶會漸漸建立起對環境的信任感,發展起更複雜的社會性情感、性格和能力,鞏固早期建立的親子關係。
寶寶怕生的程度和持續時間的長短與教養方式有關。如果平時爸爸媽媽能經常帶寶寶出去接觸外界,多和陌生人交往,經常給他擺弄新奇的玩具,那麼怕生的程度就會輕一些,持續的時間也會短一些。
握握手,交朋友
為了培養寶寶的交往能力,爸爸媽媽可以有意識地讓寶寶和同齡寶寶接觸,通過以下方式,訓練他和同伴相處的能力。
★歡迎歡迎
當與小夥伴相互見麵的時候,讓寶寶對小夥伴點點頭或拍拍手表示歡迎對方。
★握握手
剛與小夥伴見麵後,爸爸媽媽應鼓勵兩個寶寶相互握握手,以示友好。
★謝謝
引導寶寶之間相互交換自己的玩具,並讓他們點點頭,以表示謝意。
★一起玩耍
讓寶寶一起在地毯上或床上互相追逐,嬉鬧。
★再見
與小夥伴分手時,讓寶寶揮揮手,表示再見。
通過寶寶與小夥伴的玩耍,培養他的社會交往能力,減緩寶寶的怯生程度。
拓展寶寶社交範圍
培養寶寶的交往能力,爸爸要拓展寶寶的交往範圍,有空多陪寶寶玩耍,不要隻顧自己看電視,而讓寶寶自己玩。要讓寶寶多與人接觸,如阿姨、叔叔、爺爺、奶奶或公園的小夥伴等等,都可以成為寶寶交往的對象。
7~9個月寶寶認知能力訓練
寶寶的認知能力
寶寶在7個月時,認知能力會有很大的飛躍,爸爸媽媽不可錯過開發的時機。7個月的寶寶,其認知能力有一個明顯的特點:眼不見,心還在想。如果爸爸媽媽手中拿著一個很有趣的玩具,寶寶就會興奮地想伸出手去抓,但這時如果有什麼東西擋住了寶寶的視線,那麼玩具雖然在寶寶的視野中消失了,寶寶卻會突然試著拍打擋住他視線的東西,並用力要挪開它或壓低它,想要拿到這個看不見的玩具。
從這個動作我們可以看出,寶寶已經“眼不見,心卻在想”,他會表現出想去尋找見到過又被隱藏起來的物體,因為他已經意識到“看不見的東西”依然存在。
★認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