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公子道:“這個我們見到家父再談,家父久經官場,應該比我們有辦法!”
第二天,思南問過店老板,吳老板道:“楊公子,辛老是我們鉛山最受人尊崇的人,公子能夠得到辛老看重,一定是個好人,小人與內人商議之後決定跟隨公子!”
於是思南帶著陳子恒和韓公子去臨安,而其他人則幫助吳老板轉讓小店之後一起返回常德府。
一路無話,幾人順利來到韓府,一番接風洗塵之後,三人來到書房。
韓丞相對思南道:“老夫沒有看走眼,你們在襄陽為朝廷立下大功,朝廷準備擬旨進行封賞,隻是由於當事人都有事不能分身,老夫就將它壓了下來,現在既然你們來到臨安,有什麼要求盡管提出來,隻要老夫在聖上麵前美言幾句,肯定可以如你們心意!”
思南知道寧宗對於韓丞相的寵幸,他應該不是虛言,而且鄧友龍肯定會將所有在襄陽發生的事情完本的彙報給他,再加上韓公子帶著手下提供的訊息,韓相肯定非常清楚襄陽之戰,不過既然他將自己的二兒子交給自己,顯然不想讓他再次深入官場。於是道:“我們並不在乎朝廷賞賜,而且我們也隻是做出了一個漢人的本分,大人不需要這麼客氣!”
韓丞相道:“思南並不是官場中人,不需要叫我大人,叫我韓伯父就可以了。能夠單挑擊敗金國第一勇士,思南可是大長我們漢人士氣,這個是肯定要賞賜的,見到鄧大人的折子之後,聖上很想見你一麵,既然來了,老夫安排你麵見一次聖上,這個對於你們的將來會有很大的好處!”
思南道:“那些賞賜大人看著辦就行了,我們沒有什麼意見!不過我們這次來最主要的是因為我們感覺現在宋兵的野戰能力不足,想要訓練一支新軍,不知道大人認為這件事情是否可行?”
韓丞相道:“通過友龍的折子,我已經感覺到了單兵戰力的差距,正在想法進行彌補,不過本朝兵製始於太祖,要做出改變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思南準備訓練的新軍規模如何?”
思南道:“我朝兵製自從太祖以來,已經曆經數百年,很多當時非常有力的措施已經成為軍隊發展的阻礙,由於是祖宗所定,在朝廷出麵進行更改的阻力確實會非常巨大,還沒有新建一軍來的容易!”
韓丞相道:“朝廷除去正式兵員之外,還有大量在籍鄉勇,這些已經是朝廷極大的負擔,要想重建新軍,朝廷可能很難負擔這方麵的開支?”
思南道:“如果規模過大,會引起朝廷各方麵勢力的爭奪,這個就有違建立新軍的初衷,而規模太小,又沒有什麼影響力,這個規模我們正在考慮之中,不知道大人認為多少人不會觸犯朝廷的底線?我準備訓練一萬人到兩萬人的規模,不知道行不行?”
韓丞相道:“現在楊家的商路非常漫長,就是訓練五千人的家丁,我想朝廷也是允許的,不過如果要訓練萬人以上,就不能通過私下訓練,否則如果有人舉報,就是謀反的罪名,我看思南還是跟我麵見聖上,征得聖上支持,討到一份旨意就可以訓練新軍,不過新軍的支出思南要自己想辦法!”
思南需要訓練自己的武裝,通過仔細考慮,不介入南宋官場,顯然不可能大批訓練士卒,這次如果有機會見到當朝皇帝,說不定會有很大的機會,於是思南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韓丞相的提議。
思南道:“我想我們與金開戰可能還要幾年,我們訓練的新兵我會投入蒙古戰場,當然在這裏麵,家嶽還會增加大部的蒙古騎兵,整個軍隊湊成一個步騎混成部隊,開支我會找家嶽想辦法!”
韓公子道:“父親,我們這次前往上饒見到了辛閣老,我們訓練新軍可能要閣老出手,能不能幫忙也討份差事!”
韓丞相道:“這次金國發動奇襲,事先封鎖了消息,大軍行動又非常迅速,造成我朝根本沒有收集到足夠情報,而通過後來的接觸作戰又暴露出我朝兵士整體作戰力的不強,確實需要改善,朝廷現在既要處理和金國的談判,又要處理情報係統和加強士兵訓練,整個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向聖上討份差事應該沒有什麼問題!”
思南道:“我們自己解決士兵來源問題和供給問題,隻是需要一個合法化的手續!”
韓丞相道:“老夫知道辛閣老是人才,但是他的行為比老夫還要激進,被朝中的保守派激烈反對,所以一直沒有請他出山,思南準備讓他幫你做什麼?難道就是訓練士兵?”
思南道:“辛閣老答應我,如果我能夠解決征兵的手續問題,他就出山幫助我訓練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