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一回斬妖狼太祖鬧華山 識玄機老祖說水滸(2 / 3)

匡胤乃知其有道行的高人,急忙唱了個無理喏,道:仙人既知,小子確姓趙,爭奈今夜將死,如何有福做得人間帝王?醉酒撒潑,壞了仙人的寶貝,自是小子不是。求仙師勿拿俺作耍處。

那道士大笑道:如若於此山中尋著那畜生?官家還要自尋短見麼?

匡胤大喜,跪到:還望我師指點,好救我一門良賤。

道士道:官家安心,且聽貧道道來。這河洛社稷圖的妙處,盤間落一子,人間降一靈,黃的為帝王靈,白的為英靈,黑的卻是妖靈。仙師就用此圖均衡天道,如若帝王昏庸,便著一眾妖靈敗其江山,如果帝王賢明,便著英雄好漢共輔盛世。前番官家敲碎五顆金黃蛋子,乃主今世五條龍脈,正合官家真龍出世,坐擁這一世江山,天意如此也。

匡胤直聽得癡了,那道人又道:官家又打了百單八枚黑子,卻是禍事了。其中鎮著的魔星,都為累世為患人間的妖魔,今番放得這一眾妖靈出世,必惱得下方生靈塗炭,後朝國困家乏。官家須如此行事方可化解此節。

匡胤道:莫不是再打些白子上去麼?

那道人道:正是此番計較。

匡胤笑道:這有何難。解了褂子,提著棒,到那鼎前,口中振振有詞:要這一幹英靈,鼎足東方,號曰忠義,專一替天行道,懲惡揚善。說罷,朝著那圖右方,連珠炮也似地打了百單八顆白子。匡胤打得興起,索性將一排白子齊齊排開,一條棒使得風車兒似轉,念道:要這一幹,鼎足西方,號曰俠義,專一扶危濟困,解救世人。又打得百單八枚蛋子入了那圖左方。匡胤打得煩了,索性將鼎拋起,數不清的蛋子散在空中,大喊道:要這一幹,鼎足北方,號曰信義,專一率土抗敵,抵禦外寇。覷真切時,躍得老高,耍了一陣狂風棍法,蛋子全打入得那圖的上部,恰百單八枚。棒子打折了,匡胤乃使樸刀挑出白蛋子,耍起一套霹靂刀法來,見那蛋子似粘在刀上一般,竟不掉,耍到分際,乃大叫:要這一幹,鼎足南方,號曰公義,專一奉公伐虐,救危圖存。隻一揮,蛋子便朝那圖下方去了。完時,又入了百單八枚白子。匡胤又丟了樸刀,就拿空手去擲,喊道:這一幹,卻要你們坐鎮中央,號曰仁義,專一如遇我趙後不淑,可代趙自立。又擲了百單八顆白子入圖,再去鼎中尋時,已空空也。

看得那道人瞠目結舌,乃歎道:爭末是那唐玄宗與洞玄國師合力,也隻打得百單八枚罷了。官家日不移影,先連打黑石百單八顆,又打白石五百四十顆,真個有古以來第一帝王,真乃天神下凡。然這五路英靈亦有那桀驁不馴之悲,少不了同袍相爭,若是得奸人挑唆,仍恐為官家江山不利。

匡胤笑道:仙長直恁地多慮,兒孫自有兒孫福,俺趙某就算得了天下,又有何能敢妄想俺趙家一個獨尊大統?子輩賢時,自有能臣良將安民一方,子輩昏時,卻使別個賢德的君主坐了江山,兀那不是好事一樁麼。百年之後,俺也歸天了,就在陰間看著一眾英傑也好,妖魔也罷,鬧得出甚好戲來。

那道士聽說,也是唏噓不已。

匡胤又問:求仙師教我那畜生的去處,要取得它性命回去救我家兄弟,還望老師指點。

那道人道:官人聽說,那獸生於華山,采日月之光輝,集草木之菁華,今已兩百年,性情溫順,並不傷人。前番不知何故離了華山數月,想不到竟至洛陽府行凶。現今吃了官家的棒子,傷的頗重,眼下就在後山的洞中藏匿。

匡胤大喜,道:小的就去宰了這畜生,再來道謝!說罷,別起刀便要走。

那道人道:貧道還有一言。此物肉身成真,並不懼平常刀斧,官家有龍脈護體,方能傷其筋骨。可憐見其修煉兩百年,眼見將得正果,日後必能庇佑官家江山享五百年太平,如若害它,正所謂:妖首易降,從鬼難伏,恐惹了許多禍事。皇弟之病,貧道已有解藥了,保管藥到病除,還求官家全這畜生一命。

匡胤自忖:刀自在俺的手上,權且應他再看。乃道:既然仙師吩咐,怎敢不從?隻要救得舍弟,這畜生便饒了何妨。

那道人道:還請官家立個字據與我,就說如傷了那畜生性命,甘願輸這華山與老夫,有趙氏一朝。永世不悔,後代趙官家見這字據,如見聖旨。

匡胤笑道:你這道人倒是精細。隻是俺拿了藥便要回去救人,又如何會輸與你?還是請速速把藥與我罷。那道人也沒奈何,隻得從袖中取出一藥瓶,道:內有仙丹一粒,令弟服用,一日便可完好如初。

匡胤回道:謝過,還未請教仙師姓名。

那道人道:貧道華山處士陳摶,道號扶搖子。

匡胤道:山不轉水轉,仙師就此別過,家弟好時再來道謝。將藥瓶仔細收著,整了衣衫,便要下山,見道人時,已自不知去向。隻聽得道人在雲端深處作歌唱到:

百年道行一旦毀,本為除妖卻惹鬼。

覆巢留卵遺後患,果報作與帝王悔。

匡胤聽得好生納悶,不及多想,自顧上馬去了。方行至半山,匡胤自忖:這道士恁般瘋癲,難保這藥管用,還是取了那畜生性命為妥,便轉過半山去尋那畜生匿處了。不過半柱香,果然尋得一洞窟,如道人所說一般。匡胤尋洞口望去,深不見底,但有猛獸的腥臊氣味。匡胤探進洞窟深處,果然見那畜生正廝睡得香。匡胤道:這廝合死!乃提刀撞著那畜生小腹窩胸腹捅,直捅了三五十刀方休。可憐這畜生百年修為,今番化為烏有。匡胤看那畜生已然斷氣,便要扛那屍首,隻見那屍首化成一道白光,在洞內左突右撞,直撞出洞口向天去了,驚得匡胤魂不附體,隻感心窩有如萬針穿刺般疼痛,自此害了心疼病。定過神後,匡胤尋屍首時,早不見了。將要往外走,正發現洞裏暗處三隻小狼崽,正直望著。一來匡胤吃了前麵一驚,心魂不定,隻要出洞,二來也是合著趙宋江山有對頭,匡胤早把那道士“覆巢留卵遺後患”的偈子忘得幹淨,尋思這小畜生又不曾害人留著又有何妨,急忙出了洞,下山了去。看官聽說,這三隻狼崽也是得了數十年得道行,匡胤弑殺其母之仇,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其一隻,逃至北部遼國,托身景宗耶律賢;其一隻,逃至西部黨項部落,托身首領李繼遷;其最小一隻,逃至東北黑水河盼女真部族,托身狼王完顏阿骨打。這三個,盤踞北方,累世於趙宋為敵,直攪得二帝北狩,南遷杭州。此乃後話。

卻說那匡胤慌得丟了馬匹,著魔也似地飛奔,隻感到心窩陣陣作痛,也顧不得許多,隻顧趕路。忽聽有人呼喚,看時,卻是陳摶處士禦風而來。匡胤也不停腳,大呼:你這道士,我自收了這畜生,幹你甚事,又與我來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