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增補》師承課堂實錄12(2 / 3)

月不止,馬通湯方。馬通湯赤馬通汁(一升,取新馬屎絞取汁,幹者水浸絞取汁) 生艾葉 阿膠(各三兩) 當歸 幹薑(各二兩) 好墨(半丸)上六味咀,以水八升,酒二升,煮取三升,去滓,納馬通汁及膠微火煎,取二升,分再服,相去如人行十裏久。(千金方)漏下不止,時間達數月的,這個很重,當然,也是很虛了。馬通,過去指馬糞。記載說,有止血的功效。用馬糞,實在是令人厭惡,更是不衛生。而馬尿,有祛積聚血瘀的作用。因此,我們還是取“尿”意,還要換成童子尿就可以了。另外,用馬糞,也實在是不科學。搞出腸道疾病怎麼辦?這個方確實是好方子。有個朋友的老伴,年輕時就得了漏下不止,半年多,用的就是這個方子,但是他說,當時開藥的中醫告訴,用童子尿兌入。童子尿,也可以活血祛瘀,很有效。艾葉止血祛寒,阿膠養血止血,當歸養血通脈止血,幹薑溫中止血。墨,也是很好的止血藥。過去都用墨塊,就是古人的那個文房四寶之一,在硯台上磨的那種墨。學生:可以用一得閣墨水嗎?墨水有添加劑。凡是燒焦之物,都入血。包括木炭,都止血。沒有墨,也可以用炭類止血藥。最好還是用墨。京墨,藥商有售。馬屎曰通,豬屎曰零,牛屎曰洞。馬通,確實是馬糞。這個東西,現在實在是無法入藥。因此,我們取馬尿通瘀。引申推演,可以用童尿代替,效果更好。馬通也好,馬尿也好,以前說過,古人都是取象,馬為火象,屬午。歸南方,色紅,與心血同氣。22. 治月經不通,結成瘕如石,腹大骨立,宜此破血下,大黃硝石丸方。大黃硝石丸大黃 硝石(各六兩) 巴豆 川椒(各一兩) 代赭 柴胡(熬變色) 水蛭 丹參 (熬令紫色) 土瓜根(各三兩) 幹漆 川芎 幹薑 虻蟲 茯苓(各二兩)上十四味為末,巴豆別研,蜜和丸如梧子,空心酒服二丸,不知加至五丸,日再服。(千金方)這是瘀血結成積聚了,也就是類似於現代醫學說的一些腫瘤了。瘦骨嶙峋,肚子脹大。要攻積破血。這個和大黃蟅蟲丸是一類方,但是,力量可強大很多倍。是厥陰方。尤其是巴豆,後人叫“斬關奪門之猛將”。在攻下藥、破血藥、溫中下氣藥的基礎上,用茯苓安中焦,去水飲,柴胡入上焦開通而達下。丹參,入下焦而通氣血,利痰飲。“不知加至五丸”。服用這類猛藥,後麵都有這類話做交代。什麼叫“不知”?就是沒有感覺。沒有感覺,就要加量,要一粒一粒加,這樣保險。那麼,怎麼才叫“知”?第一,要感覺病情減輕了,很舒適。重要的是第二點,要微有大便溏瀉,排氣多,食欲好,病灶有破散的感覺。有了感覺,就不要加量了,再加,就要中毒或者痛楚難耐了。23. 治婦人腹中積聚,九痛七害,及腰中冷引小腹,害食,得冷便下,五京丸方。五京丸幹薑 川椒(各三兩) 附子(一兩) 吳茱萸(一升) 當歸 野狼毒 黃芩 牡蠣(各二兩)上八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初服三丸,日二,加至十丸。(千金方)這條也是對婦科積聚腫瘤去的。這都是指的重病說的。輕微的,桂枝茯苓丸就行,重的不行。這個方,方義不細說了,主要的藥,就是狼毒。它治療癌症,效果好。狼毒,辛甘苦。主咳逆上氣,破積聚飲食,寒熱水氣,惡瘡鼠瘺疽蝕,鬼精蠱毒,殺飛鳥走獸。以前講過,惡性病都是沉寒為本,然後化熱,體現為厥陰病。都是“火包寒”的病。外麵看著一派熱毒之象,實際,裏麵裹著沉寒呢。因此,它這個方用的都是熱藥,結合黃芩清熱,牡蠣清熱軟堅。狼毒攻破惡積。加上當歸溫血。服用方法都一樣,逐漸加量,微有腹瀉就行。24. 治婦人女子諸病後,月經閉絕不通,及從小來不通,並新產後瘀血不消,服諸湯利血後,餘未平,宜服之,取平複,牡丹丸方。牡丹丸牡丹(三兩) 芍藥 元參 桃仁 當歸 桂心(各二兩) 虻蟲 水蛭(各 五十枚) 蠐螬(三十枚) 瞿麥 川芎 海藻(各一兩)上十二味為末,蜜和丸如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丸,血盛者作散,服方寸匕,腹中當轉如沸,血自化成水去。如小便赤少,除桂心用地膚子一兩。(千金方)婦科各種疾病導致的閉經,或者從小到大都沒有月經,或者產後漏下,服用藥物去掉瘀血後,還是不徹底,就用這個方子給予根治平複。蠐螬,現在也不入藥了,太髒。可以用地鱉蟲代替。這裏用量大的,就是水蛭。瞿麥,辛甘寒。治關格諸癃結,小便不通,出刺,決癰腫,明目去翳,破胎墜子,下閉血。海藻,苦鹹寒。主癭瘤氣,頸下核,破散結氣,癰腫,癥瘕堅氣,腹中上下鳴,下十二水腫。玄參,苦甘鹹寒。主腹中寒熱積聚,女子產乳餘疾。補腎氣,令人目明。學生:蠐螬是地老虎嗎?蠐螬,是糞堆裏的一種蛆蟲。古人治療一些惡性病。看來都喜歡用髒東西。學生:應該是地裏的一種蟲子,是金龜子的幼蟲。喜食花生等物,我們這兒叫“大芽”。是的,像蛆似的,在農村糞堆裏麵多見,不用到地裏挖。挖地能挖出多少?農田的糞肥堆裏到處都是。這個藥,其實做丸也好,做散也好,沒有太大區別。如果小便少,就去掉桂枝,怕它解表傷津而已,換用地膚子一兩。地膚子,甘苦寒。主治膀胱熱,利小便,補中益精氣。清熱利尿。這個方,也是厥陰方。25. 治婦人五崩,下赤、白、青、黃、黑,大棗湯方。大棗湯大棗(百枚) 黃芪(三兩) 阿膠(八兩) 甘草(一尺)凡四物,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半,內膠令烊,分三服。(小品方)大棗,一百個,量大。五崩,大傷津液而虧虛。大棗,甘鹹。主心腹邪氣,安中養脾,助十二經,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用大棗來大補。黃芪,甘溫。主癰疽久敗瘡,排膿止痛,大風癩疾,五痔鼠瘺,補虛,小兒百 病。—對症藥。阿膠,甘鹹。治心腹內崩,勞極灑灑如瘧狀,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輕身益氣。—鹹能軟堅入血。炙甘草,甘平。主五髒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創尰,解毒,久服輕身延年。別小瞧這個方子,有效!尤其對於虛證。咽中如有炙臠喜悲熱入血室腹滿證1. 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樸湯主之。半夏厚樸湯方(《千金》作胸滿心下堅,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半夏(一升) 厚樸(三兩) 茯苓(四兩) 生薑(五兩) 幹蘇葉(二兩)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半夏厚樸湯的主治,還是人家《千金方》描述的具體。“胸滿心下堅,咽中帖帖如有炙肉,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後世有人管這個證叫做“梅核氣”。其實呢,叫梅核氣,範圍也有些太狹窄了。梅核氣,就是神經症狀,西醫又叫“癔症球”。總感覺嗓子難受,有東西堵著,咳不出來,咽不下去,十分難受。搞得心胸憋悶。檢查還查不出問題來。還有,就是西醫的慢性咽炎、慢性扁桃體炎、咽喉部位的一些息肉等,都有這個症狀。怎麼能夠武斷的就說這個方是針對梅核氣呢?從方劑的配伍上,我們看得出,這是太陰病,水飲、氣滯。水飲上逆咽喉,氣滯不通導致的。半夏,本身就是對咽喉疾病有特效。咽喉生瘡劇痛,飲食不敢入的,用生的旱半夏研粉,多兌入米醋,雞蛋清,用滾開水少量一衝,慢慢含咽,10多分鍾就好。半夏,辛溫。主傷寒,寒熱,心下堅,下氣,喉咽腫痛,頭眩胸脹,咳逆腸鳴,止汗。—這是個君藥,對症藥。散邪降逆,破氣降水飲。厚樸,辛鹹溫。主中風、傷寒、頭痛,寒熱驚氣,血痹死肌,去三蟲。—厚樸,主降中下焦滯氣,和半夏配伍,辛鹹破滯,上下開通。厚樸和枳殼,都是破氣的。枳殼,以破上焦為主。這裏不用枳殼,是因為有了半夏對“症”治療了。茯苓,甘淡。主胸脅逆氣,憂恚驚恐,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利小便。—這也是對“症”藥。胸悶氣逆,心下堅滿,上焦咳逆。可以利尿去水飲。生薑,就不用說了,降逆,解表發越而降水逆,幫助半夏散邪降逆。還能溫胃氣。上焦也屬於“表位”,因此要注意“辛甘發散”的配伍。發越,可以降逆。蘇葉,辛溫。《別錄》:主下氣,除寒中。—蘇葉,芳香化濁,溫散上焦而降氣。注意服法,服法不對,嚴重影響療效。用五味藥,是奇數,有急治的意思。用七升水,是取火數,直入上焦。煎取四升,是取金的生數,降斂。四服,也是降斂的意思。頻服,快速取效。配伍的太好了。這也是為了告訴大家,經方的一切法度和用量以及煎服法,不要隨意更改的原因所在。這個不給點撥開,就永遠蒙在鼓裏。古人是傳方不傳法,給你方你也不會用。你們要在這方麵舉一反三的去感悟。比如五苓散,澤瀉量要是小於其他四味藥,怎麼吃也不會有效果。用河洛生成數來約束藥量,沒有別的神秘性,就是強調比例而已,你大概比例到了就行,不必非是要具體的幾兩幾升,多出幾錢也無所謂。比如要求澤瀉用四兩,不能少,你要是用多了,用五兩,也可以,不少於四兩就行。不要被束縛死。記得是1998年。有一個女患者,就是得了咽喉部息肉,做了激光,結果,又複發加重了,聲音都有些嘶啞。就是吃這個藥,原方原量。吃了五天,感覺舒適,因此就有了信心。前後吃了近兩個月,期間基本好轉了70%。最後一天,早晨起來感覺嗓子發幹,痰涎壅盛,使勁的清了一下嗓子,結果,咳出小指甲大的一塊被痰涎包裹的硬物,自述惡臭難聞。從那以後就徹底痊愈了。學生:老師,蘇葉要包嗎,病人本來就咽喉異物感。蘇葉有黃毛。不用包。2. 婦人髒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甘草小麥大棗湯甘草(三兩) 小麥(一升) 大棗(十枚)右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亦補脾氣。這個髒躁,一般是婦女更年期多見。什麼原因導致的?是由於津液不足。“屬陽明”病,燥證的範疇。脾氣性格突然改變,老百姓說法,就是像著了邪魔了,和人談話,幾句話就想哭,委屈的厲害啊,神經兮兮的,渾身不舒服,願意打嗬欠,精神過敏,疑心大。很多都伴有炙甘草湯的證,伴有心悸、心慌、恐懼等。口幹渴,小便多,舌紅苔白微黃而燥,脈弦滑或微洪偏數。陽明病,大實則躁狂。津虧的,多見髒躁。不單是婦女,男性也會有這個現象的。髒躁,顧名思義,裏證,無津液滋養則煩躁。經方上,這個神誌問題,多和陽明病、太陰病有關。抑鬱症有虛寒的,就要考慮是否有太陰病。我們看看方子。甘草,用炙甘草。溫中養胃生津而補虛強壯。小麥,要是搞不到,就用白麵代替。性味甘,涼。《別錄》:除熱,止燥渴,利小便,養肝氣,止漏血,唾血。—清熱生津液,固津血,還化氣利水飲。大棗,甘鹹。大補津液,養周身津液。感覺到餓的時候,你吃它10多個大棗,一會兒,就要津液滿口,源源不斷。這個方,大補津液,清熱養胃而化氣除煩躁。胡老說,對於實證的失眠不能用,用了加重,徹夜不眠,不嚴謹。他是受了時方理念的影響。水飲實證造成的不寐,比如少陰不寐,你用了就會加重。陽明實熱津虧的,你用了,就效果好。要辨證明確。這個方,對證了,幾付藥就見效。3. 婦人少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後者,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大黃甘遂湯主之。大黃甘遂湯大黃(四兩) 甘遂(二兩) 阿膠(二兩)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其血當下。肚子裏脹滿的十分厲害。敦:大口,圓腹,二環耳,三短足。蓋與身多對稱,合蓋則成球形。是古代的食器。形容肚子脹滿,圓鼓鼓的。小便不利,還不渴。這是裏有水飲,不能化氣。還要口幹不欲飲。如果是產後得的,就要考慮和瘀血有關了。瘀血也有口幹不渴的問題。因此他說,這是有水飲和血瘀並在,互結到一起了。是個屬陽明的實邪,要攻下。因為產後病,要考慮血虛問題,因此加了阿膠養血補虛。大黃,去瘀血。甘遂,下水飲。這都是攻逐藥。有些肝硬化腹水,腹脹厲害,體質強的,也可以用這個方。4.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有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傷寒條文)中風七八天,反而寒熱往來有時啊,像瘧疾一樣。正趕上來月經,月經還斷了,這是熱入血室,這個熱要結聚了,因為月經斷了,定是有了瘀阻了,但是還不重,沒有譫語,提醒我們要注意,不治的話,就會馬上出現陽明血熱互結的。這個怎麼處理?有是證用是方就行。沒見到陽明證就不要去管,隻管眼前的就行。眼前的是什麼?就是少陽病,直接給小柴胡湯。小柴胡湯,就不解了,反複講了不少次了。少陽家的祖方。5. 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治之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傷寒條文)這個呢,說的是太陽傷寒,這個熱比中風厲害一些。熱入血室,沒有說少陽證,也沒有說有血結。這是熱重的原因,血還不結,照樣行經,不過是晚上譫語胡說而已,白天沒事。為什麼晚上重?這個衛氣晚上入陰,正邪交爭,要增強邪熱的。他告訴我們,不要亂用藥傷了中焦胃氣和上焦的氣就行,這個熱邪會隨著月經排除的,可以自愈。如果不自愈呢?可以用下瘀血湯的。6. 婦人中風,發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和,胸脅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傷寒條文)婦人得了太陽中風,發熱惡寒了,正趕上來了月經了,到了七八天時候,表證沒有了,不發熱了,身涼,還脈遲了。接著出現了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他說,這是病傳變了,熱入了血室。“胸脅下滿,如結胸狀,”這該是少陽證。譫語呢,是陽明問題。這裏有兩個問題要搞清:①為什麼熱入血室?有表證,還來了月經,大概本身就裏麵虛的,加上月經下血,類似下法的,把邪引進去了。②為什麼熱入血室,譫語了,還身涼脈遲?一個道理,熱入血室,就要下瘀血才行,她自己用排經血的方式給下了,所以這個陽明的血熱互結就自然解決了,這個譫語也一定是一過性的,不重的。這樣一來呢,陽明血熱互結就不要去管它了,隻管這個少陽“胸脅下滿,如結胸狀”就行了。這個時候,用小柴胡可以的。書上用針法,更直接,就是刺期門,解決這個它管轄的胸脅中焦的氣機。大家看看,這都是婦科的條文,宋本都給搞到《傷寒論》裏麵了。還拿那些版本奉為至寶。類似混淆整理的條文,宋本裏麵有很多。7. 婦人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瀉心湯主之。瀉心湯大黃(二兩) 黃連 黃芩(各一兩)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有表證,內有水飲上逆,吐痰涎,這說的其實是小青龍湯的主證。不要見到吐涎沫就用小青龍湯,要同時有表證才行。人家是小青龍湯的證,有表證夾雜了。不該用下法,你卻給用了下法,病邪入裏內陷,輕的成了痞證,重的就會成了陷胸了。要是趕上來月經,就會病入血室,變證百端。這一定要注意。有小青龍湯證,用小青龍湯解決。誤治了,出現了痞證,表邪和吐涎沫還不止。怎麼辦?還是先解表,用小青龍湯。表解了,痰涎沒了,再用瀉心湯解決痞證。這個瀉心湯,也是一個舉例而已。必須要有陽明實證才行。要是有少陰或者太陰夾雜的痞證,不能亂用。要按照痞證去分辨,或者用附子瀉心湯,或者半夏瀉心湯對治。陰中寒轉胞陰吹陰生瘡脫下證1. 婦人著坐藥,強下其經,目眶為痛,足跟難以踐地,心中狀如懸。(脈經)這條,說的就是用導藥,陰道用藥,來人為強製性的攻下瘀血,造成月經,太過的話,會導致虧血問題。主要是眼眶疼痛,足跟痛,心中空虛如懸半空,怔忡不安。這條又給了我們一個辨證知識。血虛較重的,要出現這三大主要症狀。血不養周身,上焦目眶痛,下焦足跟痛,中間心如懸,忐忑怔忡不安。可以用建中湯類,當歸湯或溫經湯等,去補虛養血。2. 師曰:脈得浮緊,法當身軀疼痛,設不痛者,當射雲何?因當射言。若腸中痛、腹中鳴、咳者,因失便,婦人得此脈者,法當陰吹。(脈經)脈見到整體浮緊,該是周身疼痛,表該有寒了。如果周身不痛,該是什麼地方有病?射,是推測的意思。古代占卜,有“射覆”法。把一件東西用東西罩住,讓占卜的人推算裏麵藏的是什麼。射,有準確的預測、推測的意思。醫生回答,應當從病人的主訴中考慮。如果肚子裏疼痛腸鳴,還咳嗽,咳嗽時候會小便失禁。見到這種情況,還有脈浮緊,會發生“陰吹”。陰吹是指婦女陰道中時時出氣,或氣出有聲,狀如矢氣者,即陰道口可以產生或吸入氣體,然後再像放屁那樣有聲有響地排出來,這種現象稱為陰吹。病因,多由產後陰道口鬆弛,關閉不嚴,空氣內入造成的。說白了,也屬於一種虛寒證,脈浮緊,是寒氣下入,因而浮緊。3. 師曰:寸口脈浮而弱,浮則為虛,弱則為無血,浮則短氣,弱則有熱,而自汗出。趺陽脈浮而澀,浮則氣滿,澀則有寒,喜噫吞酸。其氣而下,少腹則寒。(脈經)寸口脈浮弱,是血虛,要短氣發熱,自汗出。這個很像時方派說的“氣虛”發熱汗出。這個,其實是血虛,導致營衛不和,發熱汗出,屬於桂枝湯範疇。如果趺陽脈浮而遲澀無力,胃中要虛實錯雜,虛寒腹脹,噫氣吞酸。這是氣往上逆。如果小肚子發涼,下焦虛寒,氣就要往下走,容易出現陰吹。趺陽脈,可以診足,可以看兩手關脈來代替,更方便。4. 少陰脈弱而微,微則少血,弱則生風,微弱相搏,陰中惡寒,胃氣下泄,陰吹而正喧。師曰:胃氣下泄,吹而正喧,此穀氣之實也,膏發煎導之。(脈經)少陰脈,可以用尺脈代替。這個脈微弱,下焦血虛而寒,下陰怕涼。寒則腹中脹氣,下虛則氣下衝,會出現陰吹。此穀氣之實也,是指的那個胃腸脹氣說的,這個氣,是虛寒導致的氣逸而出。宋本的脈法篇裏有這樣一句條文:“趺陽脈緊而浮,浮為氣,緊為寒,浮為腹滿,緊為絞痛,浮緊相搏,腸鳴而轉,轉即氣動,膈氣乃下。少陰脈不出,其陰腫大而虛也。”說的和這條很相似。那麼,那個脈浮緊而陰吹,是寒氣內侵,這個脈浮弱而遲澀,這是屬太陰的裏虛寒而陽明氣滯下衝。這是陰吹的兩種情況。內傷虛寒氣滯,上虛,其要上逆,呃逆噫氣。下虛,氣要下衝而出。進一步,太陰虛寒更重的,胃氣偏虛了,就要腹瀉了。這種氣下衝,他說,用膏發煎治療。5. 少陰脈滑而數者,陰中則生瘡。(脈經)少陰脈,滑實而數,陰中生瘡瘍。這個,也要結合症狀來判別。有不少下焦的熱邪,也會出現這個脈的。什麼都沒有絕對的。6. 少陰脈數則氣淋,陰中生瘡。(脈經)《諸病源候論·淋病諸候》:“氣淋者,腎虛膀胱熱,氣脹所為也。”膀胱皆滿,尿澀,小便常有餘瀝。少陰脈見到滑實而數,會出現這個係列症狀。包括西醫的泌尿係感染和炎症。很多泌尿係結石,都會見到這個脈。因此,這個脈,不能特指陰中瘡瘍。7. 少陰脈弦者,白腸必挺核。(脈經)少陰脈要是弦緊,要考慮子宮脫垂問題。白腸,特指子宮說的。弦脈,主寒主痛,下焦沉寒無陽氣溫升,會子宮下垂脫出。8. 少陰脈浮而動,浮為虛,動為痛,婦人則脫下。(脈經)少陰脈,浮而動。脈浮滑如大豆,十分明顯。浮主表。脫出體外,必有表象,如豆,是有氣血積聚而鬱滯,它是這麼個表象。這說明,這個子宮脫出很典型。比上條那個重。9. 婦人陰寒,溫陰中坐藥,蛇床子散主之。蛇床子散 蛇床子仁上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許,和令相得,如棗大,綿裹納之,自然溫。陰中寒冷,用坐導藥。也就是陰道給藥。用蛇床子一味,研末,加點大米麵,像大棗那麼大,用紗布包裹,用線纏上,放入陰道深部,線頭留在外邊,便於取出。蛇床子,辛甘而溫。主婦人陰中腫痛,男子陰漏,濕癢,除痹氣,利關節,癲癇惡瘡。《名醫別錄》:味辛、甘,無毒。主溫中下氣,令婦人子藏熱,男子陰強,久服好顏色,令人有子。不單是祛寒,還治療陰中瘡瘍腫痛,包括西醫的宮頸炎和陰道炎。10. 問曰: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師曰: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係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宜腎氣丸主之。附:問曰:有一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倚息者,何也?師曰:得病轉胞,不得溺也。何以故?師曰:此人故肌盛,頭舉身滿,今反羸瘦,頭舉中空感,胞係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則愈,宜服腎氣丸,此中有茯苓故也。方在《虛勞》中。(脈經)飲食如故,煩熱得很厲害,不能平臥,斜靠在床上有些氣短。這是什麼原因?醫生說,這叫轉胞,小便不通利。小便通了就好了。《金匱》說的就這幾句。我們看看《脈經》原文。醫生說,這個人,以前身體盛壯,能昂首挺胸的。如今卻羸弱,自覺抬頭都無力,身體感覺空虛乏力。“胞係了戾,故致此病”這句話是說,腹中包括膀胱、胞宮,這地方的氣機阻滯不通。下焦小便就氣化不利而閉阻,痰飲作祟,素盛今瘦。水飲不利而上逆,就要不得平臥。煩熱,是有陽明熱。要用腎氣丸治療。“此中有茯苓故也。”說得很清楚啊,用腎氣丸,其中茯苓是主藥。茯苓,甘淡。主胸脅逆氣,憂恚驚恐,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饑延年。—對“症”藥。地黃,清熱滋養津血。山藥,主傷中,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饑延年。山萸肉,主心下邪氣,寒熱,溫中,逐寒濕痹,去三蟲。丹皮,清熱祛瘀血積聚。澤瀉,主風寒濕痹,乳難,消水,養五髒,益氣力,肥健。附子,溫陽化氣通經脈。桂枝,溫通經脈,發越而降逆補中。一個很好的厥陰病的配方。久虛而要常服的,仲景說了,還要加個五味子。這句話,是《千金方》記載的仲景原話。五味子,主益氣、咳逆上氣,勞傷羸瘦,補不足,強陰,益男子精。—去水飲,補虛。看來呀,有很多老年的男性前列腺炎,也可以用這個腎氣丸。總之,要對證用方就會有效。11. 少陰脈滑而數者,陰中即生瘡,陰中蝕瘡爛者,野狼牙湯洗之。野狼牙湯野狼牙(三兩)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綿纏筋如繭,浸湯瀝陰中,日四遍。陰中生瘡潰爛,用野狼牙煎湯外用滴入。野狼牙,是一種治療惡瘡的藥草,到底是什麼,現在也不可考證了。有的人說是仙鶴草。說是對滴蟲陰道炎有效。人家這條說的可是瘡瘍潰爛,仙鶴草怕是不行。後世醫家說,用狼毒代替,這個是可以的。狼毒外用治療惡瘡潰瘍,還是不錯的。12. 治男女陰中瘡濕癢,黃連散方。黃連 梔子 甘草 黃柏(各一兩) 蛇床子(二兩)上五味治下篩,為細末,以粉瘡上,無汁以豬脂和塗之。深者,用綿裹納瘡中,日二。(千金方)清熱解毒,燥濕,去瘡瘍。很有效。13. 治陰中癢,如蟲行狀,礬石川芎散方。礬石川芎散礬石(十八銖) 川芎(一兩) 丹砂(少許)上三味治下篩,以綿裹藥著陰中,蟲自死。(千金方)這個,治療西醫的滴蟲陰道炎有效。丹砂,是朱砂,要天然的,不要人工的。人工的無效,還有毒。14. 胃氣下泄,陰吹而正喧,此穀氣之實也,膏發煎導之。膏發煎豬膏(半斤) 亂發(如雞子大三枚)上二味,和膏中煎之,發消藥成,分再服。病從小便出。豬膏,《別錄》主利腸胃,通小便。頭發,用豬膏煎化,有血餘炭之意。主五癃關格不通,利小便水道,療小兒癇,大人痓。這都是微寒的藥。主入陽明。清熱利水。看來這個方,對治的,是“屬陽明”的陰吹。穀氣實,就是陽明氣滯旺一些,同時兼有下焦虛寒水飲,陽明滯氣下侵。利腸胃滯氣,又通小便利水飲而化氣。要是虛寒盛的,可以用溫經湯一類的,去溫化養血而下氣祛寒。15. 婦人髒腫如瓜,陰中疼引腰痛者,杏仁湯主之。(脈經)補:治月經不調,或一月再來,或兩月三月一來,或月前或月後,閉塞不通。杏仁湯方。杏仁湯杏仁(二兩) 桃仁(一兩) 大黃(三兩) 水蛭 虻蟲(各三十枚)上五味咀,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一服當有物隨大小便有所下,下多者止之,少者勿止,盡三服。(千金方)就是子宮腫大,陰中疼痛牽引腰部。用杏仁湯。這個病,就是瘀血氣滯為根本原因。藥方缺失。根據病情,要活血破瘀而行氣滯。因此,擬選了《千金方》裏的這個方子。抵當湯,破瘀血。杏仁,辛苦溫。主欬逆上氣,雷鳴,喉痹,下氣,產乳,金創,寒心,賁豚。杏仁湯,杏仁是對“症”藥。它能破下焦婦科的氣滯。還能降逆。下焦腫脹不通,一定會氣逆。這是個陽明病,血瘀滯證。16. 陰中腫痛,蒲黃當歸湯方。蒲黃當歸湯蒲黃 當歸(切,各二兩) 蔥白(一斤,切) 吳茱萸 阿膠(各一兩)上五味,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納膠令烊,分三服。(千金方)看看這個方,也是對瘀血去的。是個“屬厥陰”的方證。蒲黃,甘涼。主心腹膀胱,利小便,止血,消瘀血。當歸,溫陽血脈,止血活血。蔥白,通陽發汗。吳茱萸,辛熱,主溫中下氣止痛,咳逆寒熱,除濕血痹,逐風邪,開腠理。阿膠,治心腹內崩,勞極灑灑如瘧狀,腰腹痛,四肢酸疼,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輕身益氣。17. 治婦人陰脫。當歸黃芩散方。當歸黃芩散當歸 黃芩(各二兩) 刺蝟皮(半兩) 牡蠣(二兩半) 芍藥(一兩六銖)上五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服,禁舉重良。(千金方)這也是一個厥陰寒熱並用的方。當歸、黃芩、芍藥,指腹痛,溫經養血,去血閉而清熱。陰脫必然血瘀不暢,瘀血久了會化熱,搞不好就要潰膿,因此還是要清熱。牡蠣,鹹涼。主傷寒寒熱,溫瘧灑灑,驚恚怒氣,除拘緩,鼠瘺,女子帶下赤白。久服強骨節,殺邪鬼,延年。—除拘緩,鼠瘺,女子帶下赤白,對“症”藥。拘緩,攣縮或者鬆弛。要注意這句。刺蝟皮,味鹹苦平。主五痔陰蝕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陰腫痛引腰 背。—這更是對“症”藥。沒有這個藥,可以用槐子代替,加大牡蠣用量。和治療痔瘡相似。虛的,可以加用大量黃芪。18. 治婦人陰脫,皂莢散方。皂莢散皂莢(半兩) 半夏 大黃 細辛(各十八銖) 蛇床子(三十銖)上五味治下篩,用薄絹囊盛,大如指,納陰中,日二易,即瘥。(千金方)這也是陰道給藥。都是辛熱通散藥,祛寒,大黃去血瘀。寒邪血瘀去了,自然就收引上去了。輕的,也可以用溫經湯治療。在於活用合方。19. 治陰下挺出,蜀椒烏頭散方。蜀椒烏頭散蜀椒(《廣濟方》不用) 烏頭 白及(各半兩)上三味為末,以方寸匕綿裹,納陰中入三寸,腹中熱易之,日一度,明旦乃複著,七日愈。(千金方)白及,苦涼。主治癰腫疽,傷陰,死肌,胃中邪氣,賊風鬼擊,痱緩不收。烏頭、蜀椒,這都是祛寒的熱藥。看看人家的方子。白及,治療賊風鬼擊,痱緩不收。別以為是針對中風癱瘓的,對局部的癱瘓不收,也有效。學習藥症,要懂得變通啊。婦人生死證1. 診婦人漏血,下赤白,日下血數升,脈急疾者,死;遲者,生。(脈經)婦女崩中漏血,顏色赤白相間,一日漏下數升。這個是很重了,一升相當於現代200毫升。失血過多!會虛弱的很。脈也要虛弱遲澀的厲害,這叫脈證相應。如果脈象急數而硬,這是病情在進展,要脫陽了。這叫脈證不符。就像人一樣,表裏不一了,人格分裂。這樣重的病,見到這樣的脈,難以救治。要是脈證符合,是可以救治的。可以用溫經湯一類的方劑。2. 診婦人漏下赤白不止,脈小虛滑者,生;大緊實數者,死。(脈經)這也是和上條差不多。崩中漏下不止,也是很重的,不然怎麼會止不住?如果脈象細小而沉,略帶實滑,就是太陰脈,可以救治。要是洪大有力而急數,也是不治之症。3. 診婦人新生乳子,脈沉小滑者,生,實大堅弦急者,死。(脈經)新產婦,見到脈象沉小細滑,正常,是氣血不足的表現。見到革脈,粗大強硬,弦數的,就要注意了,這個脈,會有生命危險,是死證。4. 診婦人疝、瘕、積、聚,脈弦急者,生;虛弱小者,死。(脈經)婦人疝、瘕、積、聚,是有形的實邪,脈弦急的可治。虛弱細小無力,是正氣虛衰,無力抗邪,是不治之症。5. 診婦人新生乳子,因得熱病,其脈懸小,四肢溫者,生;寒清者,死。(脈經)婦女新產,得了外感熱病,比如傷寒發熱、溫病發熱等。脈象浮而細小微弱,四肢溫暖的,可以治療。四肢厥逆了,是死證,難救。產後氣血虧虛,得了外感病發熱,手足溫暖,這是病在三陽,沒入裏,真陽沒傷,可以治療。要是四肢厥逆,這是病邪入了三陰,裏麵加上產後血虛,無力抵抗,這是很難治療的,不治。6. 診婦人生產,因中風、傷寒、熱病,喘鳴而肩息,脈實大浮緩者,生;小急者,死。(脈經)婦女生產時候,因為中風、傷寒、溫病等外感,出現氣喘嚴重,張口抬肩而喘息,脈浮大而有力,脈率緩而不急,這是脈證相應,可以治療。脈象細小緊急,急數異常,這也是要脫陰陽了,脈證不符了,不可救了。7. 診婦人生產之後,寸口脈炎疾不調者,死;沉微附骨不絕者,生。(脈經)產後體虛,沉微無力,要重按才能得到脈象,這個沒問題,太虛了,可以補過來。要是脈象炎疾不調,炎,是浮盛,疾,是急數異常。不調,是有代脈,就是脈率不穩,有間歇等。這也是一種危險和死亡的征兆。8. 金瘡在陰處,出血不絕,陰脈不能至陽者,死;接陽而複出者,生。(脈經)不慎跌仆,從高墜下,被金屬利器傷及陰部,造成大出血,如果尺脈短,不能出關部,寸部無脈,這叫陰不能達陽,陽氣絕了,是個死證,難救。如果尺脈出關到達寸部,也就是三部都有脈,不過是寸脈微弱而已,這個還有希望,救治過程中,寸脈逐漸增強有力了,就保住生命了。見到上述所言的死證,就要小心對待,要謹慎,要通知家屬,有個心理準備。不要一個人主治,要送到醫院。書上說的死證,其實也是很嚴謹,沒幾個能救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