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懂得休息的人,才懂得工作。工作再忙,也別忘了忙裏偷閑。一個人如果拖著疲憊的身體工作,就像疲勞駕駛一樣。丟失的不是時間,而是自己的生命。工作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生存,更為重要的是為了給個人的生活賦予意義,賦予光彩。人生最重要的意義莫過於保持愉快平和的心理狀態。
喬治先生的秘書在接待一位來訪的大客戶時說:“很抱歉,我們經理剛去夏威夷度假了,要不您等四天再來吧!”
“什麼!四天?他扔下這麼大的生意攤子,竟然去度假四天?”客戶的眼睛如同兩隻銅鈴,仿佛質問的對象是自己的下屬。
“是的,經理走之前,交代得很清楚,在這四天中不要用公事打擾他。”秘書畢恭畢敬地回答。
“那麼,我給他打電話可以嗎?”客戶緊接著問,“我不談公事。”
秘書猶豫著答應了。
“你工作一個小時可以掙五十美元,你一下子就休息四天,一天八個小時,一個月就少掙一千六百美元,一年你就少掙十二個一千六百美元,老兄,這值得嗎?”客戶接通了喬治先生的電話,開始叫起來。
喬治先生懶洋洋地在電話裏回答:“我一個月多工作四天,一天八個小時,我能多掙一千六百美元,可是我的壽命將減少四年,四年的損失就是四十八個一千六百美元,到底哪種損失更大呢?老兄,選份好心情,休養生息後再工作,可以勝過一切努力。”
在忙碌之餘別忘了給心靈洗一個澡,選擇一份好心情,去對待工作,便可以事半功倍。一位卓越的實業家每天承擔著巨大的工作量,沒有人能夠分擔他的一點點工作。他每天都得提一個沉重的手提包回家,包裏裝的是必須處理的急件。緊張勞累的工作,使他疲憊不堪。於是,他不得不去醫院診療。醫生給他開了處方:每天散步兩小時;每星期空出半到墓地走一趟。
這位實業家對此迷惑不解:“為什麼每星期要騰出半天到墓地走一趟呢?”“因為……”醫生不慌不忙地回答,“去瞧一瞧那些與世長辭的人的墓碑。你可以仔細思考一下,他們生前也與你一樣,認為全世界的事都得扛在自己的肩上,如今他們全都長眠於黃土之中。也許將來有一天你也會加入他們的行列,然而整個地球的活動還是永恒不斷地進行著。”
打開心門,讓心可以在大自然中飛翔,可以每天呼吸到清新的空氣,可以在忙碌的時候,喝一杯清茶,可以在睡前聽一個笑話……幸福的意義不在於我們有金山銀山,而在於我們能否過得快樂。有人過:“智者懂得休息,愚者堪稱工作狂。”確實,如果一個人不懂得休息,那又怎樣去工作呢?
德國哲學家康德,就是一個懂得休息的人。他幼年時身體虛弱,右肩高,個子也矮,看起來像個發育不良的人。但是他清楚地意識到,如果身體不好則將一事無成。為了鍛煉身體,他在哥尼斯堡大學教學期間,每晚十點上床,清晨五點起床,每日講課,與師生談話,吃飯散步的時間都有嚴格的規定,連續30年準確無誤。海涅曾戲謔地說:“我已經不相信城裏大教堂的自鳴鍾能勝過它的市民康德了。”
人的身體不是一台機器,可以不停地運作。即使機器也需要保養,需要休息,才能正常運轉。我們應該有一個科學的作息製度讓自己在忙碌中得到快樂。快樂工作,健康生活,這樣我們才能有力氣拿起彩筆去描繪自己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