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汜水關前(1 / 2)

楊嘯在徐州行德政,聲名遠撥,徐州之外的百姓、商人、匠人紛紛遷來,更吸引來幾位高人:涿郡人簡雍字憲和,北海人孫乾字公祐,東郡東阿人程昱字仲德紛紛來投,楊嘯大喜,尤其是程昱,他的到來緩解了計謀僅出自郭嘉的窘境。

楊嘯為了鼓勵商人的積極性,和諸位文官一起製定了各種行業規章和納稅製度,打擊不法商販,規範市場秩序。並且有意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例如商人按納稅額的多少不論戶籍是否在徐州,都分為三個檔次,分封為紅袍、藍袍和黑袍商人,取得封號的商人見官不用行跪拜禮,可以免服規定的勞役等。管理商人和匠人的官員在招募時除了原本的文章考試,還要考校商人管理製度、稅收製度或基本的手藝知識,但是楊嘯也知道重士輕商的世風不是自己出幾個榜文就可以改的過來的,而且自己手裏的文官都是士人,離了他們自己可是寸步難行,因此原本規定的一些士族特權,楊嘯短期內並沒有想改變的意思。

這一日楊嘯正在和糜竺、糜芳這兩位紅袍商人商討徐州的商業情況,征求二人的建議怎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商人到徐州經商,門事官忽然稟報說收到陳留曹操的討賊檄文,邀請楊嘯起兵共討董卓,楊嘯早就聽說目前的洛陽已經亂成了一團糟,怎奈自己羽翼未豐,隻能埋頭在自己根據地忙著搞發展,如今諸侯並起,大戲終於進入了正文。幾乎同時,楊嘯又收到了北海太守管寧轉來的曹操檄文,原來管寧也收到了曹操的邀請,楊嘯看著兩份一模一樣的檄文,心中既擔憂又興奮,擔憂的是自己經過這幾年的經營能不能和天下群雄抗衡,興奮的是自己就要投入到轟轟烈烈的混亂之中,準備了這麼久不就是為了這些嗎?楊嘯立即招來手下的文武商討對策,程昱率先說道:“董卓亂政,漢室天下已危如累卵,人神公憤,恨不能生啖此賊,主公宜順天應人,與諸公憤討此賊,匡扶漢室,黎民幸甚,社稷幸甚!”王修卻說道:“如今漢室已名存實亡,名為漢室實則各路諸侯各自為政。今董卓亂政,非一時失察所致,乃王室不振久矣,主公宜隔岸觀火,竭力經營徐州、北海,待群雄勢弱,主公再揮軍各地,代聖上討賊,取周鼎以安天下!”楊嘯心中也很是矛盾,漢室的消亡是明擺著的事,自己當然不會逆天而行,而且也沒那個興趣。王修的話雖有道理,但是此次董卓必敗,若自己揮軍討伐,必可威名遠撥,時下人心仍然思漢,自己如果置漢室於不顧,必然遭到天下人指責。思量良久,方才說道:“叔治言之有理,但我身為大漢官員,若置董賊於罔視,於心何安,又如何向天下誌士交待?自當奮力討賊!我意已絕,月後興兵一萬,奉孝、子龍、公明、興霸隨我討賊,餘等協力守徐州,叔治再修書於幼安,令他與子義安守北海,不必興兵。”眾人見楊嘯已經做了決定,立刻分頭去準備。

手下眾人在這幾日一刻未閑,忙著做出征的準備,楊嘯心中也是直打鼓,自己的能力足以和曹操、劉備等梟雄抗衡嗎?郭嘉、趙雲等人雖跟隨我的時間也不短了,但是對自己的忠心能夠抵擋住曹操和劉備等人個人魅力的誘惑嗎?心事重重。

待一切準備停當,楊嘯帶了郭嘉等人挑了一個良辰吉日,浩浩蕩蕩地往陳留進發,與各路諸侯公討董卓。再說曹操,這幾日忙碌著招呼從各地趕來的諸侯們,聽說徐州楊嘯響應自己的號召共討董卓,心中大喜,楊嘯在徐州這幾年名聲不錯,而且小小年紀就從北海謀了陶謙的徐州,北海管寧名為一郡太守,實則事事都和徐州互通聲氣,實力不容小看,當下親自至陳留城外迎接楊嘯。楊嘯聽說曹操親自出城迎接,也不敢怠慢,早早就下了馬遠遠候著曹操,曹操人還有十幾步的距離就哈哈大笑,急趨幾步邊走邊說道:“楊大人親自率兵前來,何愁董賊不除?”楊嘯也急走幾步迎上前去拉住曹操的手說道:“董賊所為實與禽獸無異,天下人恨不能食其肉,敲其骨,今有曹大人奉詔討賊,自當以曹大人馬首是瞻。”曹操複又大笑,挽了楊嘯的手共同上馬,並轡入城。楊嘯命徐晃領兵在城外駐紮,自己帶了郭嘉、趙雲、甘寧和二百軍士入城。楊嘯偷偷打量曹操,心中也不禁為他的風采折服,曹操豪放而不粗獷,親熱中透出威嚴,真英雄也!曹操見楊嘯年紀雖輕,但舉手投足氣度不凡,尤其一雙眼睛隱隱透出王霸之氣,心中也不禁暗暗稱奇。陳留城中此時已頗為熱鬧,已有河內郡太守王匡、冀州刺史韓馥、東郡太守喬瑁、南陽太守袁術、濟北相鮑信等五路諸侯各領兵馬趕來。待十六路諸侯到齊,曹操宰牛殺馬,大會諸侯,邀請袁紹坐上首,袁紹略一謙讓也就坐了,眾人頻頻把盞,酒過三洵,南陽太守袁術忽然問楊嘯道:“楊大人年輕有為,徐州又是富庶之地,緣何隻帶一萬兵馬前來啊?吾南陽雖兵微將寡,仍起兵三萬,猛將十數員前來討賊,楊大人討賊之心似乎不堅啊!”汝南緊鄰徐州,袁術又在汝南屯有重兵,楊嘯自然知他有覬覦徐州之心,微微一笑答道:“兵貴精,而不貴多,吾等今日起忠義之師,以有道伐無道,徐州有一萬兵士足矣!”袁術哈哈一笑說道:“楊大人領的原來是精兵!不過近日聽說徐州以納稅錢糧的多寡來分封商人,以什麼紅、藍、黑袍區分等級,我南陽商人亦有受封者,豈不知商人重利輕譽,多為奸詐小人,楊大人此為豈非兒戲?”楊嘯正色答道:“袁大人此言差矣,無商則貨物無通,況商人所納之稅還會用之於民,有何不可?商人重利當可正麵引導,立以規矩,豈可因小弊而失大利乎?南陽無商人否?南陽商人未納稅否?”袁術聽完臉上變色,說道:“楊大人原來也重利,祖上可是經商?”說完哈哈大笑。楊嘯麵不改色,正待反唇相譏,曹操早已看出不對,立刻起身為眾人把盞,說道:“楊大人治理徐州,百姓安居樂業,成效自是無須多言;袁大人以仁政署理政事,袁家四世三公,世人景仰。我等此次討賊,共為汗室,在座的各位大人皆為我朝棟梁,來,諸公滿飲此杯!”眾人聽完齊聲稱是,共同舉杯滿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