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食客點評(1 / 1)

饞貓兒:

貓兒好腥,平生最愛是魚蟹,說起吃海鮮來,那好,那股講究,那股不顧一切的勁頭,朋友個個甘拜下風,沒一個不服的,沒想到上年去了一趟天津,了不得,咱成了小巫見大巫,小貓兒見大貓兒了,愣讓天津人給比下去啦。

老輩子天津人傳下一句話:當當吃海貨,不算不會過。至今沿習不衰。

天下美食九萬九千九百九,天津人最好的是海貨。瞧人家,不說海鮮,說“海貨”!顯見得一個大商埠,大碼頭,形容起吃來,也好賽進貨出貨,這吞江吐海的氣勢就沒法比。

啥叫“當當”?就是沒錢了,日子過不下去了,把家裏但凡值個仨瓜倆棗的東西,拿到當鋪裏去典了,現在叫“抵押”。典了,抵押了,換回那一點點活命的錢,幹什麼呢?照咱們的活法兒,得趕快買點棒子麵兒,蒸幾個窩窩頭,墊墊一家好幾口大人小孩子的空肚皮吧,人家天津人不,“當當”來的錢愣敢買海貨吃了!有了上頓不管下頓,這破釜沉舟的氣勢誰敢比?

把海鮮叫做海貨,沒錢啦,山窮水盡啦,敢當當了去吃,這還都不算厲害,最厲害的是天津的社會輿論,也就是市井人心。說這“不叫不會過”——不以為劣,反以為優;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可太了不得啦!您想啊,俗話說了,唾沫星子壓死人,尤其在老輩子,一個街筒子裏住著,要是叫街坊鄰居說出個“不”字來,這一家子人家還怎麼抬頭做人?說你不會過日子,在老輩子,那就是最大的貶斥呀,擔一個敗家子兒的醜名,在那年代,好賽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可在天津人眼裏,吃海貨就沒事,不既不擔罵名,還理直氣壯。不光一家子理直氣壯,家家理直氣壯。您說厲害不厲害?這上上下下團結一致的氣勢也不能比。

所以我就給天津人比下去啦。別說我才是個貓兒,就算是個老虎,也得乖乖地甘拜下風。

現如今在天津,賣海貨的館子到處都是,不管大街小巷,那叫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上到五星級酒店,下到上不得台麵的“狗食”小館,都忙著蒸螃蟹烤大蝦,不管您走到哪兒,隻要心裏一動,有點想吃海貨的意思了,您瞧好吧,不出百步之內,就一準有個海貨館等著你呢,就一準有不少螃蟹、大蝦、海魚、海螺、海蟶子笑著朝您招手呢。遍地都是海貨館,已經成了天津的一大風景啦。

風景也招人。您要細打量,在天津海貨館裏有滋有味地大嚼著海貨的,有不少可是外地人,河北啦,山西啦,北京啦,以北京人為最多。“五一”節放大假,北京人都愛往天津跑。這幾天天津的海貨館門口,停的淨是北京的車。有豪華的,也有天津出的夏利,讓北京人又給開回來了。或一家三口,或呼朋喚友好幾十位,玩美了,轉美了,然後就都往海貨館裏紮。再加上天津坐地戶,這幾天家家海貨館人滿為患。“五一”正是吃渤海梭子蟹的好時候,螃蟹個個頂蓋黃,可也貴,一斤得一百多塊。有那市麵見駕少、又心地厚道的飯館老板,特意掛出一張水牌,上寫“螃蟹價高,敬請滇重”幾個大字,就這也擋不住食客吃螃蟹的心氣。螃蟹部是精心挑選了的,個個比魁梧大漢的手巴掌還大,蒸得鮮紅火亮,高高地碼在大號碟子上,一碟碟往外端,那速度好賽走在車間的流水線上似的,就這,都供不上溜兒!

天津人吃海貨,吃得吞江吐海,吃得破釜沉舟,吃得上上下下翼結一致,還把外地人都給招來啦,讓外地人跟著一塊兒吞江吐海,一塊兒破釜沉舟,一塊兒上上下下團結一致。您說,還有哪地界的人吃海貨能吃出這個境界來?

搜食掃描:

——涼魚

涼魚又叫魚魚、粉魚,綠豆澱粉製成,在我國北方地區很流行,是夏季首選納涼食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