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省遠郊涼州市八十裏外,有一座“當地名山”,曰:“殘山”。此山雖說林木青翠,風景秀麗,更略有溪水點綴,但名聲也隻流傳周邊百裏,且山中一無道觀,二無寺廟,山中荊棘叢生,一不留神就能被鋒利的倒刺掛出條條血痕,因此倒也沒有什麼人前去遊覽。
“殘山”整座山峰像是一座從中折斷的長劍一般,有一種怪異的殘缺感,曾經的山名,早已隨著歲月的流逝而無從得知,當地老一輩的長者可能由更為久遠的祖輩聽聞過此山以前的種種傳聞,無非是以前的“殘山”如何了得,如何人氣鼎盛,但具體的也說不出個所以來,因此大家也隻是聽聽、笑笑便罷,倒也無人當真,哪個地方都有些故意營造出來的傳說跟神話,大多當不得真。
而且“殘山”方圓百裏了無人煙,滋生了不少野蛇跟筷子長短的紅頭蜈蚣,那要是被咬了一口,指不定就能鬧出人命,就連當地打獵的老農都不願意去山中討食,所以家中但凡有幼齡的小輩兒,肯定是千叮嚀萬囑咐的不準私自去“殘山”瞎玩,所以這麼多年來,倒也沒什麼大事出現。
殘山後背山腰處,有一個清幽而又隱蔽的山穀,山穀無名,寥寥數間就地取材的石木小屋坐落其中,整個山穀地勢平坦,四周群山環抱,綠樹成蔭,山泉流淌,除了下山不便外,倒是一個修身養性的好去處。
此時在這個數千坪的穀中央,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正在其中騰挪進退,湊近一看原來是世俗中的太極拳,乍一看去倒也看不出什麼,但若有懂行的前輩在此,必定會大吃一驚。此子拳法圓潤暗合道法自然之氣象,拳法看則緩實則疾如風雷,並且這套太極拳跟世俗流傳的各氏太極均不相同,七七四十九連環之下,正好符合一個周天循環,靜可修身養性,動可染血殺敵,揮手間猶如謫仙起舞,萬法自然,一種莫名的意境在周身浮現。
“呼……”李書生長長的吐出了一扣濁氣,一趟道家太極拳打完,渾身微微見汗,但精氣神倒是愈加的飽滿,隨手拍了拍一身潔白長衫上不可見的灰塵,幾個起落縱身躍到穀邊的山泉邊,洗了洗臉,轉身望向身後的木屋大聲嚷嚷道:“方老頭,我餓了,能不能先吃了飯在練字啊!”陽光斜照在李書生的臉上,劍眉星目、嘴角斜翹,好一派翩翩帥書生的好皮囊。
炊煙升起的木屋,屋門半敞,透過破舊的木窗,隱約可見一個身穿青色道袍的老頭在裏麵正做著飯菜。“老老實實寫一幅字,然後去祭拜祖先,再來吃飯!”屋內做飯的老頭,頭也不回的就把李書生的要求給駁回了,雖然看上去年約六七十,但中氣倒也十足,說明身板相當硬朗,而且一身道裝必然出身道門,道家自古養生有術,能夠生活深山自然有一身技藝傍身,估計再活個二十年也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