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人力不會成為大明發展的瓶頸,因為大明有著太多太多的人口,那麼交通絕對是這個時代影響經濟發展、商品流通的關鍵因素,尤其是大明的幅員是如此的遼闊,使得李彥迫切地想要解決交通的問題,那麼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雖然知道這並不容易,李彥還是讓精作坊抽調了一部分力量,以深入研究蒸汽機,以及蒸汽機車和輪船。
火車與輪船想要造出來還需更多的時間,就算是造出來,要投入使用,達到實用的程度,也要經曆一個發展的過程。
不過李彥已經盡力在現有的條件下去發展交通,為了修造金州城,數萬勞工在工地上辛勤勞作,也包括從附近山地上采集石塊。
有計劃的開采打通了山間的道路,開路與采石被集合起來,首先打通的就是金州到大孤山水泥廠、大孤山碼頭這一條線。
丘陵上麵修路雖然不容易,但平緩的山地在數萬勞工大軍的奮戰下,倒是算不上什麼障礙,何況這條線本來就有道路,隻是窄了些,而且也不是很長。
現在拉出來的這條路隻能算是路坯,李彥的計劃是能修築一條水泥道路,能夠並排通行兩輛四輪馬車還要有富餘。
這個計劃在水泥供應量日漸增加的情況下,部分路段已經開始試著修造,畢竟這也是第一次用水泥來修路到底行不行,或者說應該怎樣弄,大家的心裏都沒底,先試驗,再總結,然後再改進,這是華夏工場一脈所堅持的工作方式。
實際上金州的水泥廠產量逐步擴大以後,最大的影響並非是金州能夠得到充足的水泥供應,而是灤州的水泥不用再通過海船送往金州。
灤州水泥廠初建時是為了滿足車船廠、煤鐵廠的建造,後來是支持金州攻略的需要,做了較大的擴建,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
水泥在建築上表現出來極大的優勢,但是對普通百姓來說,修造木結構,或者低矮的單層磚瓦房來說,尚且用不上這種價格高昂的“泥灰”,更不用說大多數人家住的還是泥坯房。
水泥的用途,更多還是體現在大型的建築上。
金州水泥廠的投產,使得水泥的供給不必繼續局限在內部,金州在向山東的商人展示、推銷水泥,灤州的水泥同樣需要尋找銷路。
水泥的特性在於使用方便簡單,黏結牢固,最大的優點卻在於不怕水。
使用了水泥建造的車船廠、煤鐵廠等於是水泥用途的一種展示,除了高大寬敞,整齊劃一的廠房,煤廠那塊平整結實,不怕雨水的廣場,讓很多人嘖嘖稱奇。
而在天津車輛廠也有這樣的一片廣場,而且連接車輛廠與官道的道路也正準備修成水泥路,聰明一點的人已經能夠想到,像修廣場一樣修成的道路,會是怎樣的模樣。
華夏車輛廠生產的兩輪、四輪馬車,甚至三輪腳踏車,在天津與北京都已經有不少人使用,雖然絕對數量不多,但影響力很大。
不過很多人買了四輪馬車以後,用得並不多,就是因為道路太差,而很多買車的人在水泥廣場上試車的時候,充分體會到那種平穩、快速的感覺,已經有不少人在議論,要是京畿的道路都修成那個樣子,乘坐四輪馬車出行,便是再舒服不過了。
至於天津造船廠,則用水泥修造船塢和碼頭,這充分展示了水泥在水中也能凝固的特性,更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水泥廠也專門編寫了有關水泥特性與用途的小冊子,建房、築路、造橋、修堤等等,凡涉及到土木的地方,都可以使用水泥。
零星有些大戶人家修造房屋的時候,也會買些水泥使用,但畢竟要在民房上廣泛使用,還需要一個逐漸推廣認知的過程,而且水泥的風格與磚石的風格截然不同,在審美觀念沒有轉變之前,水泥還隻能作為黏結材料,不會被用在建築物的表麵。
快速擴大水泥銷售的方法,最好是介入一些大型的工程,譬如皇陵工程,皇極殿工程,不過這些地方因為風格與傳統的問題,也不可能大規模使用。
此外就是像金州那樣築城、築路,用水泥造橋,修築堤壩也很方便,隻不過大明現在幾乎是傾全國之財力在遼東,幾乎不會去考慮造橋修路,水利失修的情況也很嚴重。
原本,李彥並沒有指望這方麵有什麼突破,沒想到京畿的官商勾結起來,竟然說動了朝廷出錢,計劃修造一條從北京到通州的水泥路。
李彥開始很想不明白,雖然通州到北京的這條路並不算長,但水泥的價格也不便宜,這條路的花費也要個十幾萬兩銀子,不知道朝廷怎麼會舍得的。
後來看到邸報才知道,這條路的預算高達五十萬兩銀子,水泥作為主要材料,水泥廠的報價也不過是十萬兩,這其中的水分就可想而知了。
至於負責督建這條路的,更是李彥整日牽掛的老熟人,日漸得寵的大太監頭子魏忠賢。
按照明朝的財政體係,田賦與鹽稅為兩大主要收入,田賦歸屬戶部,鹽稅則入內庫,雖然遼東戰事緊張,靡費甚多,不得不加征遼餉,但那主要是由戶部、工、兵各部籌銀,與內庫無關,所以經常有官員要求皇上發內庫的銀子犒軍。
萬曆的時候,皇帝一毛不拔,到了泰昌、天啟年,先後拿出了幾百萬兩的銀子犒軍,與此同時,修陵寢、修宮殿,甚至皇族的婚禮,都是幾十萬、上百萬兩地下撥。
由此可見,大明的內庫還是有些銀子的,要不然也不能夠拿出銀子修建京城到通州的水泥路。
這樣的情況在地方上也有不少,有些商人倒賣水泥出去,與地方上的官吏勾結,修路修橋,倒是做了不少好事,這其中的貓膩當然也不會少。(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