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04-0
當初高旭之所以選擇在尤溪作為高氏工坊的礦場基地,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且不說尤溪在明代有深厚的冶鐵基礎,有大批技藝精湛的鐵匠,還有豐富的礦產資源。除了煤、鐵之外,還有做耐火磚、坩堝這些高溫耐火材料必備的瓷土、粘土,燒製水泥所需的石灰石,還有大量的鉛礦,這也是火槍鉛彈所必須的。
除了礦產資源之外,也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高達七成的森林覆蓋率提供大量的木材資源,還有儲量極大的可以造紙的毛竹。最重要的,還有水力資源。尤溪水係河床落差大,水流急,為高氏礦場的水力鼓風機、水力鑽床之類的水力機械提供了充足的動能。
在尤溪的這幾個月裏,高旭除了給陳永華、馬三炮給予一些來自後世基礎性的理論支持之外,也精心規劃了高氏礦場的藍圖。基本上,高旭是按工業區的格局來規劃的。依托著尤溪河,高氏礦場有三座日產二千斤的練鐵高爐,每個高爐都將鋪設鐵軌到采礦場,直接用礦車把鐵礦石運到高爐,大大節約了人力畜力,也提高了生產效率。
高氏礦場除了高爐煉鋼之外,還要籌辦軍器局,機械廠,水泥廠,造紙廠,形成一個初級工業區的規模。為了確保新技術的不被泄露,高旭在尤溪基地上駐紮了耿雲一個營的兵力進行安保工作。此外,又統一建造工人宿舍,便於人力管理。
為了鼓勵新技術的發明,高旭又推行專利法。對於每一個技術發明,都給於豐厚的物質獎勵,以及相應的工程勳章。把那些技術骨幹譽為工程師,對於一直被世人視作為賤業的工匠製度是一個巨大的衝擊。高級工程師不僅在礦區獲得單獨的別院,還有專門的仆役,豐厚的薪金,尊貴的社會地位。
為了迎接畢老拐的到來,高旭舉行了豐盛的晚宴。在宴會,老拐一個勁地瞧著高旭,時不時的長歎一聲。高旭見老拐如此作態,忍不住笑道:“畢老為何歎息?”
老拐有點灰心喪氣地道:“老朽一輩與鐵料打交道,為了煉鋼,除非是不停的打鍛,或者是不停的灌鑄,才能得到一塊鋼料。就算得到團鋼,也難以澆鑄。那知大少爺弄出一個坩堝,一個上去簡簡單單的蓄熱室,竟然能煉出一堝堝的鋼水來。這鋼水不同於團鋼塊鋼啊,立馬能澆鑄成各種鋼製品。我們那些水力機械的零件現在可以全部換成鋼製的了,效率肯定遠勝鐵製的。……老朽想不通啊,大少爺明明是個門外漢,怎能想到這些好法?”
高旭嗬嗬地笑道:“這不過是旁觀者清而已。”
老拐聽罷,翻著白眼瞧了高旭,又歎道:“人比人,真是氣死人,比起大少爺來,老朽這輩算是活在狗身上去了。”
高旭見老拐如此自怨自艾,不由說道:“畢老,你可別妄自菲薄。我雖然能想到一些新點,但具體都需要你幫我去實行,要不然全是空樓閣罷了。今年旭衛鎮為什麼能在吳淞、福州兩戰取得赫赫之功,其有半數的功勞是高氏工坊的火器之利。沒有火槍火炮,論騎射我們現在是絕對拚不過滿清的。”
說起那些新點,一直在高旭身邊的陳永華深有感觸,不由說道:“是啊,大少爺所提倡的‘逆向思維’,的確讓在下有很多的啟發。比如說,既然有高爐煉鐵,為什麼不能有低爐煉鋼?既然把煤炭與鐵礦石放在一起煉雜質太多,為什麼不分開煉?……”
老拐聽了頓時瞪著眼睛打斷陳永華的話,疑問道:“何謂低爐煉鋼?煤炭與鐵礦石不放在一起,那怎麼煉鐵?你當是煉鐵是燒瓷器啊,這也能分開煉?”
身為技術狂人,老拐沒有搞懂其的玄機是吃下飯的,這晚宴立即成為技術研討會。
陳永華在高旭的示意下,從隨身的手提包小心翼翼地抽出幾張圖紙,交給老拐解釋道:“這是大少爺設計的低爐煉鋼法。這種新式的煉鋼爐,把煤與鐵隔開,分立一室,用隔牆把放置煤炭的燃燒室與放置鐵礦石的爐床分開……”
老拐望著圖紙疑問道:“煤鐵分開,那如何煉冶?”
陳永華早已得到高旭的提點,又解釋道:“燃燒室產生的高溫,通過爐頂反射到爐床。所以,這種新式煉爐,大少爺也稱之為反射爐。反射爐再加上蓄熱室,就可以通過爐溫來控製鋼的性能。組成低爐煉鋼。對了,大少爺也把低爐稱之為平爐。”
老拐聽罷,隻是將信將疑著,瞪著高旭道:“你說這個法能成?”
高旭笑笑道:“畢老,成不成,用實踐去求證。我隻是提供一個大致的思路,算是紙上談兵,從設計到應用,都需要你來主持大家去摸索實現。”
老拐又死死盯著高旭道:“你還有什麼新點,給老朽全部道來,你要是不倒騰個幹淨,就別想著溜回崇明了。”
高旭望著老拐的急色,不由苦笑一下,說起來,他最多隻能在思想上給老拐這些能工巧匠有所啟迪,作為一個引導者的角色。高旭想了想道:“我們現在已經能煉出鋼水來了,可以
把水力機械全部更新換代成鋼製品。有了鋼,可以研發水力軋鋼機,鋼的硬度比鐵強,一些鐵製品可以直接用鋼刀軋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