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3 / 3)

這就是“趣味思考法”—不要正麵揭示或回答問題,而是用愉悅的、迂回的方式揭示或回答問題。著名足球教練羅克尼,也是個善於進行趣味思考的人。有一次球賽,羅克尼的諾特丹足球隊在上半場輸給威斯康辛隊7分。可是他在休息室中一直與隊員們開玩笑,直到要上場進行下半場比賽時,他才大喊:“聽著!”隊員們驚慌失措地望著他,以為他要把每一個人都大罵一通。但是羅克尼接下去說:“好吧。小姐們,走吧。”沒有責備,沒有放馬後炮,也沒有指手畫腳強調下半場怎樣踢球。羅克尼的樂觀、豁達,克服了隊員們心理上的障礙,幫助他們忘掉艱難的處境。他的隊在下半場創造了奇跡,踢出了一連串漂亮的、近乎幽默的球。後來羅克尼對采訪他的人說:“不是我贏了。而是我的趣味思考法贏了,因為我知道我們精神上贏了,那麼球也蠃了。”

幽默作家班奇利,在一章文章中謙虛地談到他花了15年時間才發現自己沒有寫作的才能。結果一位讀者來信對他說:“你現在改行還來得及。”班奇利回信說:“親愛的,來不及了。我已無法放棄寫作了,因為我太有名了。”這封信後來被刊登在報紙上,人們為之笑了很長時間。事實是班奇利的幽默作品聞名遐邇,但他沒有指責那位缺乏幽默感的讀者,他以令人愉悅的、迂回的方式回答了問題,既保護了讀者可愛的自尊心,也保護了自己的榮譽。

有一位紳士正在餐館裏進餐,忽然發現菜湯裏有一隻蒼蠅。他揚手招來侍者,冷冷地諷刺道:“請問,這東西在我的湯裏幹什麼?”侍者彎下腰,仔細看了半天,回答道:“先生,它是在仰泳!”餐館裏的顧客被逗得捧腹大笑。在這種情況下,無論侍者怎樣解釋、道歉,都隻能受到尖銳的批評,甚至會引起顧客的憤怒。但是,幽默幫了他的忙,把他從困境中解救出來,使氣氛得以緩和。

又有一次,一位顧客走進一家有名的飯店,點了一隻油氽龍蝦。他發現萊盤中的龍蝦少了一隻蝦螯。他詢問侍者,侍者把老板找來。

老板抱歉地說:“對不起,龍蝦是一種殘忍的動物。您的龍蝦可能是在和它的同類打架時被咬掉了一隻螯。”

顧客巧妙地回答:“那麼請調換一下,把那隻打勝的給我。”

老板和顧客雙方都用幽默的表達方式,委婉地指出雙方存在的分歧。這種方式不取笑、不批評他人,沒有傷及他人的自尊,既保護了餐館的聲譽,也維護了顧客的利益。

這些都是幽默的神奇力量。由此我們也可以得出:在生活中當我們遇到急迫而又棘手的問題時,也要懂得隨機應變,使用恰到好處的幽默言語為自己和他人擺脫困境,帶來快樂。

通過談心進行有效溝通

要通過談心進行有效的溝通,就必須要把握一定的原則。

——戴爾 卡耐基

談心是人們在日常工作與生活中常用的一種說話形式。一般來說是兩個或稍多一些的人在非正式的場合進行的。談心有利於交流思想增進了解,加強團結,促進工作。許多問題如人和人之間的思想隔閡、工作中的矛盾、個別人的思想工作,都可以通過談心活動來解決。但是,要注意的是談心與聊天不同,聊天的話題廣泛,隨聊隨換,而談心則是指對一定的心理、思想的分歧而進行的。因此,要通過談心進行有效的溝通,就必須要把握一定的原則。

首先談心要有明確目的,更要有所準備。因為,明確目的是談心後要達到的結果。比如兩人之間有看法,互不服氣,以至於影響到工作上的合作。談心之前要明確,目的是讓對方更多地了解自己,摒棄前嫌,攜手共進。

有所準備是指在談心前精心構設交談用語、談話內容及談話進程,怎樣開始,說些什麼,何時結束,都進行充分準備,以免談起來淩亂分散,甚至言不及意,影響表達效果。

有所準備還包括預設談話中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的處理方法。有了這些準備,談心活動就不會演變成爭吵或僵持,就能根據對方的反映調節交談方式,確保交談目的的實現。

而且,談心還要懂得在切入正題之前先進行鋪墊。我們知道,談心開始時見麵的話語是最難構設的。這時,可以讓表情來代替,一個真誠自然的微笑,表明你與對方談心的態度是誠實的。首先在情感上就給對方以很大影響,然後再來上一兩句寒暄話,進一步表明你的友好態度和誠意。這樣的“開場白”有利於氣氛的緩和,有利於談話的繼續進行。

開場白過後,應很快地切入主題,譬如消除某個誤會,說明某種情況等。因為這時雙方的關係隻是表麵的禮節性的和緩,若過多地拉扯其他的內容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同時也會暴露你的弱點,直接切入正題,讓雙方就一個問題展開對話,進行溝通,盡快消除分歧,澄清誤會,說明情況,以便達成共識。

其次,談心的語言要誠懇,感情要真摯。談心是要向交談對象闡明自己的某種觀點或見解,而不是加劇矛盾。因此要以誠懇之心來遣詞造句,選用中性的,不帶有強烈刺激性的詞語,減少對方的反感和受刺激的心理效應,讓這樣的話語傳達出你希望釋解前嫌的誠意。

在整個談心過程中,對個性極強、難以理喻的談心對象,要把握其特點,除了使用能闡明觀點的話語外,更要以情動人,多使用具有情感交流作用的詞語來製造氣氛,溝通心靈,理順情緒。如有兩位老先生,許多年前因工作造成分歧,相互不理睬。其中一位上門化解多次,但對方態度強硬,拒不接受。這次去了,說了這樣的話:“我今年60歲了,你比我大,該是62歲了吧?咱們都是過了大半輩子的人了,還有多少年好活呢?我真不希望咱們到另一個世界還是對頭。”從老年人易動情的話入手,使對方產生情感共鳴,終於消除了隔閡。

最後,談心還要注意語氣、聲調和節奏。談心時,如果語氣、聲調和節奏運用不當,也會影響到說話水平以及最終結果。談心時,語氣要和緩、委婉,不能聲色俱厲,咄咄逼人。和緩、委婉的語氣能衝淡對方的敵對心理,能給對方一種信任感、誠實感,不至於造成雙方心理上的壓抑,不至於激化矛盾。語氣往往體現在說話的表述方式上,追問、反問、否定往往使語氣顯得生硬、激烈,易引起對方反感;而回顧、商榷、引導、模糊等往往能製造平淡和諧的談話氣氛,有利於減輕壓力,闡明事實、表明觀點。

聲調在談心的效果上也有重要作用。當一個人心存怒氣時,說話的聲調無疑會上揚,形成一種尖刻的沒有耐心的調子。這種調子有很強的傳染性,會使對方馬上也像受傳染一樣針鋒相對,厲聲對厲聲,尖刻對尖刻,隻會使事態擴穴,矛盾加深。

語言的節奏有舒有急,有快有慢。使用快節奏講話往往會使你顯得心急,情緒不穩,易激動發火,這不利於交談對方的思考和應對,顯得沒有誠意;節奏太遲太緩,顯得缺乏生氣,沒有信心,影響談話效果;節奏適度,方顯自然、自信、有力,易於從心理上影響對方,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

說話一定要把握好時機

你必須生動活潑的把事實編造成一種喜劇的形態,也就是以喜劇的手法來處理你的人生,使你的周圍洋溢著歡欣鼓舞的氣氛。

——戴爾 卡耐基

語言能力是一個現代人必備的素質之一。通過出色的語言表達,可以使相互熟識的人情更濃、愛更深;可以使陌生的人產生好感、結交友誼;可以使有分歧的人相互理解,使矛盾化為烏有;可以使互相仇恨的人化幹戈為玉帛,友好相處。

我們知道說話不僅僅是一門學問,還是一個人贏得事業成功的長變常新的資本。好的口才不僅可以給你帶來運氣和財氣,還能讓你贏得錦繡的前程。但是,能說話簡單,會說話卻不易。能恰到好處地把握說話的時機也是最重要但又最難的事情。

有人曾這樣說:人生的成敗,往往取決於一個人口才的好壞。好口才如戰鼓催征,雄兵開發;如江水直下,一瀉千裏;如綿綿細雨,沁人心脾。

縱觀古今中外,王侯將相,政壇領袖,甚至於平民百姓、凡夫俗子,能說會道的人比比皆是。“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之師”的毛遂,舌戰群儒的諸葛亮,侃侃而談的丘吉爾,幽默風趣的羅斯福……這些人都憑借著非凡的口才馳騁於各自的領域,他們的事跡成為人們世代傳頌的佳話。

因此,一個聰明之人,一個成功之人,無一不是一個會說話之人,而說話也是一門大學問,並非每一個人都能掌握說話的要領。說話的時機就是說話當中一個最重要的環節,若能恰當利用,你的人際關係將會得到很大的改善,用得不當,便會招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桑迪是美國鼎鼎有名的大亨,資產超過10億美元。有一年,他準備在中國某大城市投資建廠,因此,中國某位領導的精明能幹和通曉市場行情的本領令他頗為欣賞。而就在雙方準備簽約的時候,忽聽這位領導又頗為自豪地侃侃而談道:“我們企業擁有2000多名職工,去年共創利稅700多萬元,實力是絕對的雄厚!”

這一下桑迪立刻呆滯了,他暗暗地掐指一算:700萬元人民幣折成美元才90餘萬,一個2000多人的企業一年才賺這麼點兒錢;以後這個企業肯定會讓桑迪非常失望,離自己預定的利潤差距太大了。於是,桑迪決定立即終止合作談判。

處在這個不斷變化的時代,我們不僅要學會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且更應該懂得怎樣說話,怎麼說好話,這個故事就可以作為前車之鑒:眼看馬上就要到手的投資就這樣飛了,原因僅僅是因為一句話,況且還是因為一句好話。

試想如果那位領導當時能保持一下安靜,那麼這事也不至於搞得這麼糟糕了吧?因此隻能說明這個領導說話還沒注意說話時機,甚至說他在商場摸爬滾打幾年還沒有學會怎樣說話,還不知道在什麼場合說什麼樣的話,最終也因為這個問題而失去了一筆很大的投資,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

由此可見,在平時的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一定要注重自己的言談,在說話時要懂得把握好表達的時機,做到合理、合情、合時,隻有這樣才能給我們的生活與事業贏得更好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