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熊繡一行在章府住了三天後,明確了當前榆林的狀況,也商量好了各自的勢力範圍,熊繡一行也就帶著跟來的香冬小姐要回綏德巡撫行轅衙門,不想香冬小姐在章府玩瘋了,不想走了。章子俊對著熊繡一個勁地遞眼色,扮怪臉後,才回過神來,衝著章子俊哈哈大笑起來。
熊繡說道“小女瘋狀,這些年來風餐露宿在外奔波,一直沒一個安定之所,欠女太多,小女也到了婚嫁年紀,下官正有此意,想攀個親家不知敬一老弟如何?”
章子俊連忙回道“正有此意,邊關苦寒之地,一切可以從簡,差人商定六禮後定個時日待時迎娶即可。就這樣兩隻老狐狸在打哈哈聲中,就成了親家。
香冬小姐真的是依依不舍啊,對於像明朝這樣的時代,在章府內是多麼地好玩,內心有多麼地不樂意,也隻能空想想了,距平安鎮越來越遠時,這幾日裏跟章順的相處,全部翻湧了出來,這就是初戀的感覺。
一回到綏德住下後,就催促著父親快快行六禮,讓熊繡大罵,這女兒被寵壞了,沒一點矜持不知廉恥,可是不知此時的香冬小姐早就把終身托付給了那個人,一套六禮下來起碼還要一年,這一年對章順跟香冬小姐來說,猶如一生之漫長。
起先是雙方鴻雁傳書,後來不過癮了,香冬小姐就偷跑到平安鎮去了。熊繡氣的病倒了,躺在床上拍著床沿道“人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可吾小女還沒出嫁呢,就忘了老父啊,跑到夫家丟老夫的臉,好歹熊家也是大門大戶,書香傳家,也是老夫管教不嚴,家門不幸啊。”
像香冬小姐這樣未過門成親就往夫家跑的,在明朝還真沒有,也算是獨一份了,在古人看來香冬小姐有傷風化,傷風敗俗,粗鄙不堪,不是賢良女,可是在章子俊看來也不算什麼,主要是香冬小姐年齡還小,做事隨性而已,想想這樣的年紀,正是喜歡玩樂,無憂無慮才是,用不上把世俗道德強按上去,要是生在那個年代,正是初中讀書的年齡,而目前卻要嫁為人妻。
熊繡沒得法子,隻能指派一個丫鬟及一個傭婦一起去章府,這樣做也是外人對這樣荒唐事的看法,堵人口舌,要不然臉麵全丟光了。
就這樣章順的婚事也算定了下來,直到弘治七年時年二十八歲的章順受命,被指派著來到了京城,幫助承宣布政使司左參議袁潔興辦《大明時報》,父親章子俊交代要用報紙的力量為章家唱讚歌,大力宣揚科技帶給大明的好處,不要跟儒學去爭鬥,因為儒學跟科學不是誰優誰劣,你死我活,而是相互依存,因為儒學思想強調個人的自我完善和社會的和諧統一。培養自己內心的善良和道德修養,主張人際關係的和諧與團結。而科學是推動天下不斷的前進和發展。擴充視野、增長知識、改進生活的一種工具,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把道家及法家的一切被罷黜了,因為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僅適合建國初期的休養生息,恢複發展。法家的“嚴刑峻法”則適合戰亂時期,例如春秋戰國這種社會混亂時期,秦朝奉行法治,才得以贏天下;而相較前兩個而言,儒家思想的“仁義禮”則適合國家政治穩定時期,即已經過了恢複發展時期的邁入正軌時期。這就很符合漢武帝繼位以後的時期,開始國家的發展階段。
關於科學跟儒學之爭,在平安鎮科技學堂早有定論,沒什麼可爭的,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學科,現在有人拿科學跟儒學去爭鬥,是為了個人的目的,看著平安鎮的發展富裕,內心不平衡想從中撈好處。片麵誇大二者的相斥性,否認二者的相容性,進而認為儒學與現代化科學不相容。
隨行的還有三位科技學堂新聞專業剛畢業的學生及三位印刷排版技術人員,帶了大量的紙及油墨,一台手搖式圓盤印刷機器,三套大小不一的鉛錫活字及印版,裝船後往京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