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準備就緒的坐姿
如果客戶在聽完你的陳述後作出準備就緒的坐姿,而且交談氣氛又相當融洽,那麼這時你可以大膽地詢問對方的想法。多數情況下,你能得到肯定的回答。
舉例來說,你向目標客戶推銷商品的時候,如果客戶在撫摸下巴的動作之後,緊接著作了一個準備就緒的坐姿,那麼客戶給予肯定回答的幾率會超過一半。相反,如果銷售員給予購買意見之後,客戶先是撫摸下巴,繼而雙臂交叉的話,生意很可能就談不成。
(4)起跑者的姿勢
這種姿勢傳達出一種結束會談的願望,表達這種願望的肢體語言包括身體前傾,雙手分別放在兩個膝蓋上,或者身體前傾的同時兩隻手抓住椅子的側麵,就像在賽跑中等待起跑的運動員一樣。
和客戶交談的過程中,如果你的客戶作出了這種動作,那麼你最好重新引導他們對你所推銷的產品發生興趣,或者嚐試轉換話題方向,或者幹脆結束會談。
客戶怎麼坐就像客戶的手怎麼放一樣,往往蘊含著很大的玄機。因此,在你麵前的客戶怎麼坐,你都要能識別其中的含義。
4、透過手部動作掌握客戶心理
有時銷售員對客戶所說的話往往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客戶的話是真是假。但是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盡管客戶說了謊,但是嘴上卻說得好好的,讓銷售員信以為真。但是無論客戶怎樣說謊,客戶的手勢卻是不能隱藏這些說謊信息的。
(1)遮住嘴巴
說謊話的時候,人們往往會不自覺地用自己的手遮住自己的嘴巴,客戶也不例外。銷售員遇到這種情況時,應該停止交談並且詢問客戶,“您有什麼問題嗎?”或者“我發現您不太讚同我的觀點,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吧。”這樣就可以讓客戶提出自己的異議,銷售員也有機會解釋自己的立場並回答客戶的問題。
(2)觸摸鼻子
研究發現,當人們撒謊的時候,一種名為兒茶酚胺的化學物質就會被釋放出來,從而引起鼻腔內部的細胞腫脹,引發鼻腔的神經末梢傳送出刺癢的感覺,於是人們隻能頻繁地用手摩擦鼻子以舒緩發癢的症狀。這種現象被命名為“皮諾基奧效應”。所以,你要是與客戶交談的時候發現客戶觸摸自己的鼻子,那很有可能是客戶在撒謊。
(3)揉擦眼睛
實驗表明,大腦通過摩擦眼睛的手勢企圖阻止眼睛目睹欺騙、懷疑和令人不愉快的事情,或者是避免麵對那個正在遭受欺騙的人。如果客戶表麵上看起來對你的話很感興趣,但是卻時不時用手揉擦自己的眼睛,那麼就意味著他們對你的談話“感興趣”也是在說謊。
(4)抓撓耳朵
當你和客戶談妥之後,你拿出訂單,要客戶在上麵簽字時,客戶卻用手抓了抓自己的耳朵,這一個細微的動作暗示客戶對你的產品不是真正的感興趣,也許他隻是嘴上說說你的產品有如何的好。
(5)抓撓脖子
客戶與你交談的過程中,如果時不時地用手指抓撓脖子,那是客戶疑惑和不確定的表現,等於他在說“我不太確定是否認同你的意見”。當口頭語言和這個手勢不一致時,矛盾會格外明顯。比如,客戶說“我非常喜歡貴公司的產品”,但同時卻在抓撓脖子,那麼,我們可以斷定,他實際上並不喜歡。
(6)拉拽衣領
心理學有一種現象,就是撒謊會使敏感的麵部與頸部神經組織產生刺癢的感覺,於是人們不得不通過摩擦或者抓撓的動作消除這種不適。這種現象不僅能解釋為什麼人們在疑惑的時候會抓撓脖子,還能解釋為什麼撒謊者在擔心謊言被識破時,就會頻頻拉拽衣領。
這是因為撒謊者一旦感覺到聽者對他所說的話產生了懷疑,那麼他們的血壓就會增強,增強的血壓會使其脖子不斷冒汗,因此他們不得不去拉拽自己的衣服。當客戶和你交談時,如果出現這樣的動作,可以肯定地說,客戶是在說謊。
(7)手指放在嘴唇之間
大部分用手接觸嘴唇的動作都與撒謊和欺騙有關,但是將手指放在嘴唇之間的手勢卻隻是內心需要安全感的一種外在表現。所以,如果客戶做出這個手勢,你不妨給予他承諾和保證,這將是非常積極的回應。